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25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王旭东在《先秦史研究》中写道:“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得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化,并最终迅速地'炸毁'了血缘纽带。奴隶制国家采取以契约性的互补关系为纽带的古典民主政治制度,作为综合多种利益与整合政治秩序的制度手段。"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 商品经济导致西方奴隶制国家产生 B . 商品经济导致西方越过血缘政治 C . 地理环境产生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 D . 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性文明的形成
  • 2.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5000年文明启示录》中指出,一些人高高在上,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供给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随着这些人数量渐增,技艺日精,一个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社会由此形成。材料表明( )
    A . 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联系 B . 社会分工推动了文明起源 C . 武力扩张促进文明的发展 D . 帝国统治扩大文明的范围
  • 3.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下图世界七大古文明示意图。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文明( )

    A . 大致兴起于同一历史时期 B . 区域涵盖世界各大洲 C . 发展程度受制于地理因素 D . 独立发展且自成体系
  • 4. (2024高二上·昆明期末)  考古发掘表明,位于西亚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遗址原是一处猎人村,到公元前7000—6000年间发展成为一村镇遗址,其中有圆形竖穴居室、用雕琢规整石块垒的城墙和望楼等。最能解释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
    A . 地理因素决定文明发展 B . 农业革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C . 人口增加推动村镇建设 D . 西亚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起源地
  • 5.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

    A . 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 . 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 . 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 . 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 6. (2024高一下·吉林期末)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A . 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 . 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 . 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 . 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 7.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阅读下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区域

    名称

    发展历程

    主要成就

    中美洲

    玛雅文明

    公元前4世纪前后兴起,3-15世纪兴盛,15世纪中期衰落。

    城市建筑宏伟,陶器制作精美,数学和天文历法先进。

    阿兹特克

    文明

    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达到鼎盛。

    农业经济发达,都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南美洲

    印加文明

    12-13世纪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到鼎盛。

    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道路系统发达。

    A . 美洲文明具有多源共生的特点 B . 中南美洲产生了世界最早的文明 C . 美洲文明都有完善的国家治理 D . 自然环境决定美洲文明的独特性
  • 8.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如表是11-15世纪欧洲兴起的大学数量及地域分布。推动这一时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                                                                                                                                                                    

    国家地区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苏格兰

    西班牙

    葡萄牙

    德意志

    匈牙利

    大学数量

    20

    18

    2

    3

    13

    1

    16

    3

    A . 全球航路开辟 B . 城市经济的发展 C . 宗教改革的扩展 D . 近代科学的兴起
  • 9.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材料内容描述

    材料出处

    仰析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晶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量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 . ①对揭示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动机极具价,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 B . 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 C . ③与教材观点冲突,需通过其他史料进行辨析,一步求证历史的真相 D . 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近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
  • 10.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1556-1665年是西班牙政治、神学、法律、经济、地理、古典文学等各种著作频出的时代;英国诗人哈勒姆评论说:“菲利普二世治下的西班牙,在学术上远超出伊丽莎白统治下的英国。”这表明当时( )
    A . 启蒙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B . 西班牙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 . 海外扩张开阔了学者研究视野 D . 西欧浪漫主义流派开始盛行
  • 11. (2023高三上·沙坪开学考)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许多思想家都受到中国的影响,如:达·芬奇所画的《蒙娜丽莎》的背景被认为是中国的山水画;薄伽丘的《十日谈》里也有关于契丹的故事;近代欧洲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也在书中多处描绘中国,是最早提出中国“三大发明”传入并推动欧洲发展的西方人。这可以用来佐证( )
    A . 古代中西方交流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 B . 中国“三大发明”奠定欧洲近代文明的基础 C . 培根促进了东西方早期文明的对接 D . 中国文化刺激西方探索东方的欲望
  • 12.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契合,其秘密即在于这种纤细入微的情调,以淡色的瓷器,色彩飘逸的闪光丝绸的美化的表现形式,在温文尔雅的十八世纪欧洲社会面前,揭露了一个他们乐观地早已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由此可见,当时(   )
    A . 欧洲社会生活水平低下 B . 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C . 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D . 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 13. (2024高三下·汕头月考)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写就的一系列侦探小说的合集。小说中福尔摩斯思维缜密、逻辑清晰、观察敏锐,甚至利用化学原理来验证犯罪行为。这一形象得到了同时期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 )
    A . 小说逐渐成为文学主要形式 B . 城市化进程导致犯罪率提高 C . 工业革命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D . 科学理性观念获得民众认同
  • 14. (2024高一下·石林期中)  《中国孤儿》是1775年伏尔泰所著的剧本。在《中国孤儿》中,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表达了对中国帝王的崇敬之情,中国帝王被赋予开明家长的角色;我看到他的文化,教育了整个人类;他的君王的权力建筑在以德临民,为了驯服四邻,制定了优良礼法,治国不需要征诛,治人只凭着风化。伏尔泰意在( )
    A . 极力推崇中国文化 B . 宣扬中国君主专制 C . 打击法国割据势力 D . 讽刺法国专制王权
  • 15. (2023高二上·郓城开学考)  《独立宣言》中写道:“人人生而平等。……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人权宣言》中写道:“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否则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这两个文件都( )
    A . 促使封建专制束缚被打破 B . 体现出启蒙运动弘扬的理性精神 C . 利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 . 奠定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 16.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 . 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 . 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 . 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 . 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二、非选择题
  • 17.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帝国前期,意大利和行省的手工业也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西部,罗马和高卢商人沿莱茵河、多瑙河到达北海和波罗的海,在不列颠和斯堪的纳维亚进行贸易。东部的希腊和埃及商人则驶出红海,经阿拉伯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贸易,以金银换取东方的香料、宝石、精致的工艺品和纺织品。在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利用季节风远航印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7世纪初,在穆罕默德的带领下,阿拉伯帝国建立并形成了阿拉伯民族,有统一的宗教和语言。阿拉伯人在吸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中创造出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阿拉伯手工艺人调配的香水世界闻名,他们打出的刀、剑也非常锋利。此外,在叙利亚、埃及和北非各地也还有许多有名的手工业城镇。

    ——摘编自禹田《图说世界五千年》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马帝国晚期与阿拉伯帝国信奉主要宗教,并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所起的重大作用。
  • 18.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殁西周以前的时代,他一生都在为重建西周时期的社会和政治而努力。他认为如果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和美德能够恢复,那么西周这样的理想社会就能重建。在孔子所设想的社会中,A与A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内部关系,比法律更为重要。如果社会中人人都对己坦率,与人仁爱,这就是一个好的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统治者,光有粮食和军队是不够的——成功的统治者必须还要树立某种道德楷模供臣民模仿。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理想国》一书包含了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看法。首先,他相信人类只有在城邦内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柏拉图相信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和激情。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在柏拉图的理想社会中有着对应的阶级:军人代表着激情的部分;人数最多的“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商人)代表着欲望的部分;而理性部分则更多地表现在“护卫者”(统治阶级)身上。如同在一个和谐的个体中那样,在一个和谐的城邦中,所有组成部分必须一起起作用,但理性部分必须控制其他两个部分。“护卫者”应由一个“哲学王”来领导,因为他们“具有知识”,接受过专门训练,经历过特殊社会生活。

     ——-摘鳊自(美)沃尔夫《夫人物和大问题:那些影响历史的人和事》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观念产生的背景。
  • 19.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教会认为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每当夜色降临,欧洲各地城市会实施宵禁。16.17世纪,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赌博、跳舞等晚间娱乐活动已是宫廷贵族日常生活。17世纪中后期,城市普通市民也开始享受夜晚生活,英国咖啡馆、餐厅、小酒馆可以通宵开放。18世纪是欧洲城市夜晚急剧变化的时期,一些城市夜晚也不再关闭域门,甚至连城墙都推倒了。进入19世纪,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遍布汽灯,灯火辉煌,是巴黎最大的购物场所。伦敦也出现了斯特兰德广场、莱斯特广场和皮卡迪利广场三大夜生活商贸中心。

    材料二 进入18世纪后期,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1816年英国棉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18小时,其间用餐时间只有40分钟。类似的状况引发了劳工群体的抵抗。在这一时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出现了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劳动方式,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

    材料三 人类在黑夜的很多活动其实都具有经济意义,无论是夜生活的兴起,还是夜间劳动,本质上都是夜间的经济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欧洲夜间生产劳动的主要特点。
  • 20. (2024高三上·新民开学考)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国别

    事例

    材料出处

    英国

    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

    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一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

    美国

    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

    王希《原则与妥协》

    法国

    法国大革命后的近百年,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及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王希《原则与妥协》

    中国

    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程度的震,推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彩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辛亥革命的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

    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选取上述材料中的两个典型事件,以“政治妥协"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