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24课 人民解...

历史考试

更新时间:2023-09-21 浏览次数: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九上·福田开学考) 以下资料摘录自《榆林党史与方志》记录的毛泽东在某年的一段行程,该行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3月18日,离开了延安

    3月25日,在高家岭村签发了青化砭战役战报

    7月1日,在小河旮旯沟召开纪念七一大会

    8月3日,在曹家庄村开会统一意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都不过黄河

    9月23日,到达神泉堡村,发表《中国土地法大纲》等重要文件

    A . 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B . 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 C . 国民党发起对解放区重点进攻 D .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 2. (2023·莱芜) “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陈毅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是( )
    A . 辽沈战役的胜利 B . 淮海战役的胜利 C . 平津战役的胜利 D . 渡江战役的胜利
  • 3. (2023·长春) 1947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农村中全部土地、山林等,以乡或村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
    A . 均田免赋 B . 减租减息 C . 耕者有其田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 (2023·益阳) 以下是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①处应该填写( )                                                                                                            

    争取和平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胜利

    重庆谈判

    转战陕北

    跃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A . 孟良崮战役 B . 展开运动战 C . 三大战役 D . 北平和平解放
  • 5. (2023八下·新抚期末) 在这里,中国大门被打开;在这里;在这里,结束了中国的近代史。这座见证中国近代进程的城市是( ) 
    A . 北京 B . 西安 C . 南京 D . 上海
  • 6. (2023·张家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京解放 B . 挺进大别山 C . 百团大战 D . 淞沪会战
  • 7. (2023·株洲) 下图所示战役的作用是( )

     

    A . 解放东北全境 B .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C . 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8. (2023·吉林模拟) 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 .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 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过程
  • 9. (2023·新疆)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这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 )
    A . 国民党统治陷于孤立的状态 B . 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C . 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D . 解放战争即将进入夺取全国胜利阶段
  • 10. (2023·绥化)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上甘岭战役
二、填空题
  • 11. (2022八下·泾阳月考)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地点),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9年1月, 战役胜利结束,该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 12. 南京解放:

    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结束了国民党在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三、材料分析题
  • 13. (2023·河北)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材料二: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谢大军完成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9月,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南下,完成了豫皖苏的战略展开。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反攻,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问,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
    2. (2) 据材料二,指出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哪些作用。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完成的历史任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