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沫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10-16 浏览次数:28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1928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不再提倡实行总暴动的“总策略”,转而使用“准备工农总暴动”的提法,把争取群众的工作,建立城市、乡村的群众组织,以及巩固并健全党的组织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这一决定( )
    A . 适应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B . 促进了革命中心向农村的转移 C . 抛弃了苏俄城市中心革命论 D . 表明中共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 2.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钱乘旦先生提出了“反现代化”的理论假设。他认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价值取向,扭转现代化的方向,达到抵制现代化、回归传统社会的目的。下列符合“反现代化”理论假设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义和团运动
  • 3.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宋代文官凭着“差遣”担任指定的工作,大多数官员都带着其他官职的人员出任,而那些官员的本来职务,却是由另外一些被“差遣”的官员担任的。在各路及其所辖的州县,都有直接由中央管辖的单位派驻。宋朝这一做法( )
    A . 加剧了冗官问题 B . 解决了地方割据 C . 减轻了财政负担 D . 增强了治理能力
  • 4.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孟子则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则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为宗旨。这反映出当时( )
    A . 士人阶层参政意识强烈 B . 政府推崇思想自由理念 C . 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D . 思想发展促进政治统一
  • 5.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京报》是明清时期刊载上谕、大臣奏章的新闻文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特下谕旨:为英人递送《京报》之人,即系汉奸无疑。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恭亲王奕诉派人将《京报》交由联军派发。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深入 C . 西方列强掌握了中国的舆论导向 D . 清廷放松了对大众传媒控制
  • 6.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唐朝前期在西域部分地区推行均田制,实行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不过,中央政府并不从西域各地拿走赋税,反而对后者进行足够的财政补贴。同时,唐政府还通过“互市”等制度,用以稳定西域贸易。唐朝的这些做法( )
    A . 增强了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 B . 体现了边疆与内地治理的一体化 C . 奠定了羁縻府州制度的基础 D . 为两税法改革的推行提供了借鉴
  • 7. (2024高一下·滦南开学考)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这两次分地都( )
    A .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B . 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 C .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D .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8.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从1999年实施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到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显示出我国( )
    A . 已经独步世界航空业领域 B . 国际空间合作能力不断加强 C . 自主创新和制造实力增强 D .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 9.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罗马在建城时只是个农业小城邦,随着罗马的扩张,公元前2世纪中期击败西地中海商业霸权迦太基后,罗马逐渐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罗马城邦也成长为奴隶制工商业繁荣的大帝国。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同家成长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B . 整个地中海世界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C . 十二铜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D . 罗马城邦共和制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 10.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130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记录中,有部分农奴被控告未完成对庄园主的运草任务,农奴坚称未违反庄园义务。法庭查阅有关劳役惯例确认:农奴有义务将牧草垛起,但无义务将草装车。农民和农奴在庄园法庭觉得权利未能维护,可越级向上一级法庭申诉。英国格兰斯塔福德郡就有三个佃农与其领主进行了长达35年之久的争论。这些现象( )
    A . 说明封建主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 . 反映出西欧庄园经济的日益衰落 C . 为西欧近代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D . 表明西欧封建庄园内部等级森严
  • 11.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18世纪,西方学者使用“文明等级论”来审视世界。一些法国学者通过历史分析与语义辨析,将“文明”视为欧洲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认为其他地区的民众皆无缘于此。这一理论( )
    A . 客观分析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 B . 反映了欧洲文明的转型 C . 否认了其他地区文明发展成就 D . 适应了殖民扩张的需要
  • 12.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这些现象表明( )
    A . 美洲地区的族群混合现象得以形成 B . 美洲地区原有社会体系走向解体 C . 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D . 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 13.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多次再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写了七篇序言。每篇序言,都结合当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对原有思想作了修正和补充。这说明( )
    A . 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 . 暴力斗争理论已过时 C .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 D .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 14. (2024高一下·滦南月考) 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材料可用于说明( )
    A . 资本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扩张 B . 列强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D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 15.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罗斯福在其提交雅尔塔会议的文件中说:“否决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殊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斯大林也指出:“新的国际组织为捍卫和平而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反希特勒德国的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致和协调动作。”这说明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 )
    A . 不利于联合国发挥作用 B . 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C . 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 D . 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 16.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的“缩小”使得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相互接触,从没有如此接近。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要求树立一种新的全球共识,接受多元化,努力适应单一的全球社会中一律平等的多元文化。该学者强调( )
    A . 世界和平与繁荣造就文明多元化 B .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明的多元化 C . 全球化要与文明多样化协调统一 D . 政治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并存
二、非选择题(52分)
  • 17. (2023高二上·沙湾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为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重点在于推荐的察举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较之于察举制,科举制打破了与“德”“名”相关联的门第背景的限制,是一个重大历史进步;但它完全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显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

    ——改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它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展权。

    我们西方所有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归功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改编自“(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议院辩论记录”及艾伦·坎贝尔(前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谈话录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的思想。他曾说:“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孙中山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奠定了我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他的文官考试思想和他下令规划、公布的考试法规,不少重要内容后来为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所沿用。

    ——摘编自《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光明日报》)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与察举制相比的“重大历史进步”之处,扼要说明科举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的主要表现,并指出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特点。
    2. (2) 材料二认为西方文官制度应“归功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方文官制度采纳的中国古代科举制中若干重要理念,并结合19世纪中期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当时英国举行“文官制度改革议院辩论”的重要背景。
    3. (3) 依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提出“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思想的缘由,并简析这一思想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 18. (2023高一下·南通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传教士东来,中国首次正式接触“西学”。随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得以打开。西方传教士们带来的部分西方近代科技使徐光启、李之藻等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浓厚兴趣,他们认为:“秘义巧术,乃得之乎数万里外来宾之使。”徐光启与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一起将西方数学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译成汉文,翻开了中西数学交流的第一页。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等也由传教士相继引入中国,中国一度出现了学习“西学”的热潮,并取得一定成绩。

    ——摘编自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论述》

    材料二

    随着海上新航路的开通,输往欧洲的中国商品大大增加。中国商品所体现的高超的制作技巧和优雅的艺术品位,令欧洲人为之震惊。欧洲人对中国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中国人的信仰就成了欧洲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报道都指出,中国人虽然不信基督教,却因尊奉儒家规范而养成了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习俗,这就意味着,上帝的启示绝不是道德的唯一源泉。在传教士所提供的素材中,欧洲思想家们还看到了他们所追求的开明专制主义。伏尔泰以钦美的口吻写道,在中国“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他们把中国的政治体制视为欧洲国家应该追随的榜样。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学东渐的历史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东学西传的主要内容。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 19. (2024高三上·齐齐哈尔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几个世纪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展,也在变动着。15—16C的地理大发现,使意大利港口远离世界商路,失去了独占东方贸易和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世界航路中心转移到葡萄牙和西班牙,西班牙甚至成为欧洲最大的殖民帝国。随着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衰落,17C荷兰成了欧洲经济中心。英国17C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C中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此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就伴随着这些殖民帝国的沉浮兴衰,从地中海沿岸转向大西洋。再从大西洋西岸转移到大西洋东岸。有人预言“地中海是过去主宰性的海洋,大西洋是逢时当令的海洋,太平洋则是未来的海洋”。这一预言今天正逐渐成为现实。

    ——摘自魏燕慎《亚太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力量崛起,中心转移”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展开论述。(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