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nbsp;、选择题 1(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都以精美的玉器著称

    ③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④是中华文明多源性的重要例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西汉建立伊始,各项制度与政策基本沿袭秦朝,但也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下列选项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A .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B .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 C . 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D .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 3. (2024高二下·台州月考) 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有这样一段评论:“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 ”下列能体现“宋其三变”的是( )

    ① 门第观念淡化 ②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③ 贱民阶层消失 ④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3高一上·嘉兴期中) 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多样,管理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地区的机构为( )
    A . 中书省 B . 宣政院 C . 直隶省 D . 河南江北行省
  • 5.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地名的变化是历史变迁的缩影。下列地区形势图属于清朝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据此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 )
    A . 进行现代化尝试 B . 保障国家安全 C . 改变封建统治 D . 培养新式人才
  • 7.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反对单纯防御的消极作战方针,采取独立自主的积极作战方针;武装人民,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建立全国各地军区,动员全民族参战,以便从雇佣兵役制转变为义务兵役制。”上述方针政策制定于( )
    A . 瓦窑堡会议 B . 洛川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西柏坡会议
  • 8.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历史的声音或雄浑高亢,或悲壮凄美,令人深思,催人奋进。下表中历史的声音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观于昏昧之清朝,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

    A . ④①②③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④③②
  • 9.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北京东交民巷见证近代中国百年沧桑。下列有关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列强将东交民巷地区划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清廷给予驻兵特权。

    民国八年某日,北京学生于天安门集会示威后,在东交民巷向列强使馆提交了抗议书。

    民国十七年,各国大使馆迁往南京,这一带仍驻有各国公使馆。

    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在北京市内帝国主义兵营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

    A . ①出自1860年的《北京条约》 B . 导火线是“中日民四条约”签订 C . ③是国民政府与列强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结果 D . ④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 10.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九大内容的有( )

    ①提出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宪法

    ③在之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④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1. (2024高一下·铁力月考) 作为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目前已知最早的文明。下列项中,属于苏美尔人率先取得的文明成就有( )

    ①发明60进制 
    ②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③创立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④发明数字符号“0”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后,在苏萨举行一场波斯式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迎娶波斯大流士三世的大女儿,还让他的军官和幕僚们迎娶波斯显贵的女儿,加起来足足有80对。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 . 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B . 缓和同被征服国家的矛盾 C . 推动古希腊文化的传播 D . 扩大波斯帝国的统治基础
  • 13.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中期,班田制(仿唐朝均田制)难以为继,国家不再按人身而按土地征税、摊派徭役,并登记土地实际占有者的名字,土地所有者称为“名主”,名主在向国家纳税和承担徭役同时,在乡村中享有特权地位,后来很多名主逐渐发展成享有“不输不入”特权的“大名”,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干涉庄园事务。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日本( )
    A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 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 C . 天皇统治井然有序 D . 大化改新以失败告终
  • 14. (2024高一下·余姚月考) 南美洲有多种类型的混血人种,如卡博克洛人(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穆拉托人(白人与黑人混血)等。 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

    ①新航路开辟 ②玉米、甘薯的传入③黑奴贸易 ④欧洲人在美洲建立殖民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们面临着困境,他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为解决这一困境他们制定的宪法实行( )
    A . 联邦制 B . 两党制 C . 共和制 D . 三权分立
  • 16.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1979—1991年英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率从5.4%下降到3%;1981— 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共削 减了486亿美元政府开支,其中主要是社会福利开支。这些举措( )
    A . 是国家对经济干预加强的表现 B . 是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斗争的结果 C . 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 力图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7.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中国的历史》丛书的每一卷均包含“标题”和“副标题”,其副标题往往蕴含了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下列序号与其对应的副标题正确的是( )                     

    卷目

    标题

    副标题

    第一卷

    神话时代、夏王朝

    从神话到历史

    第二卷

    殷周、春秋战国

    第三卷

    秦汉帝国

    秦始皇的遗产

    第五卷

    魏晋南北朝

    第六卷

    隋唐时代

    第八卷

    辽、西夏、金、元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第九卷

    明清时代

    A . ①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②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③绚烂的世界帝国④海与帝国 B . ①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②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③海与帝国④绚烂的世界帝国 C . ①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②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③绚烂的世界帝国④海与帝国 D . ①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②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③海与帝国④绚烂的世界帝国
  • 18. (2024高二下·台州月考) 梁启超曾撰文指出:“古者国有大事,谋及庶人。汉世亦有议郎、议大夫、博士、议曹……以下士而议国政,所以通下情,固邦本。后世恐民之讪己也,蔑其制,废其官。”这反映了梁启超( )
    A . 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修补 B . 托古改制的宣传策略 C . 恢复古制的坚强的决心 D . 民主共和的时代新声
  • 19.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下图所示史料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采取的重要措施(部分),据此推断这些措施集中实施于( )                                 

    在政权建设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把农村工作的重心放在构建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上面来。

    A . 解放战争时期 B .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C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20.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读中古后期西欧城市布鲁日(在今比利时)职业比例扇形图,据此可知当时布鲁日( )

    A . 受益于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 . 发展受阻于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C . 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 . 工商业是市民的基本谋生手段
  • 21.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旗手。下图为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绘画作品)。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是马丁•路德的言论的是( )

    A .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B .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C . 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 D . 我不想变成上帝,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 22.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某学者在某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材料如下:( )                                                                                                                                                

    序号

    内容

    (1)

    白居易在四川任职时作《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2)

    吐鲁番出土文献《唐于阗某寺支用簿》:“雇李□伍斗半面胡饼脚八十文。买果子二百卅五文,沽酒□。”

    (3)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了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的见闻:“(唐文宗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节,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

    (4)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直径19.5厘米的薄饼

    对该学者的研究有以下几种看法,合适的有( )

    ①其研究的主题可能是:从地域角度看胡饼在唐朝的流行

    ②能够证明唐朝食用胡饼的阶层较为广泛

    ③该学者治学严谨,致力于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史料互相印证

    ④诗文等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不能以诗文证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3题15分,第24题17分,第25题18分,共50分。)
  • 23.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人口变化与人口迁徙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春秋后期,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民族大迁移大融合时期,在北起辽东,南达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里,华夏族(注: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是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和一些少数民族通过长期战争,兼并和融合,迁移和交往,有了日益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交错混居通婚现象非常普遍,逐渐融合成一个稳固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

    ——摘编自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5个大型城市和63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上海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大型工商企业。七七事变后的短短数年中,全国城乡共有1425万人迁往西部后方,桂 林、贵阳、宜宾等城市人口也成倍增加。随着政治中心移往西南, ……各类内迁的民营、国营和军工企业约上千家,大量的企业家、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也随之内迁。这对于大后方的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内迁高校多采用联合办学的形式,其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而成的____已发展为5个学院26个系、350多名教师、3277多名学生的大学。它的教授可谓集一时之选。日后师生人才辈出。

    ——摘编自忻平《试论抗战时期内迁及其对后方社会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迁移、融合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影响。
    2. (2) 完成材料二划横线处的填空。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人口、工商企业、学校大规模内迁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内迁的影响。
  • 24.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自创立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当时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使工人阶级组织成为一个战斗的阶级,所以他们只好限于幻想未来的模范社会和谴责工人阶级的一切旨在稍稍改善他们的状况的企图,例如罢工、同盟和政治发动。既然我们不应该否弃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弃他们的祖先炼金术士一样,那我们就应该努力无论如何不再重犯他们的错误。

    ——马克思《政治冷淡主义》

    材料二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即一小撮富人对千百万劳动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应该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 (无产阶级专政)来代替。这就是“消灭作为国家的国家”。这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的“行动”。显然,以一种(无产阶级的)“特殊力量”来代替另一种(资产阶级的)“特殊力量”,这样一种更替是决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摘自黄宏《南方谈话回眸》

    1. (1) 指出材料一中的“他们”所对应的群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对其辩证评价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手段上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月革命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3. (3) 指出南方谈话的年份,并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的理由。
  • 25.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马克思曾概括: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细亚者,文明起源之地也;欧罗巴者,文明之发达地也。欧美之文明,实渊源于罗马;罗马之文明,渊源于希腊;希腊之文明,实渊源于亚细亚(含埃及)。近世欧洲文明之起源,为第十四世纪所行之罗盘针及火器之用法,并十五世纪前半期之印行术,而此三大发明,非欧人自为。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摘编自尚小明《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

    材料二 1750—1900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变化表

    ——摘编自拉里 • 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武器体系和战争形态表 

    大致时间

    科技革命

    新型武器

    战争形态

    16—17世纪

    近代物理学诞生

    火枪、火炮、鱼雷

    火枪炮战争

    18世纪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

    铁甲舰、潜艇、机枪

    半机械化战争

    19世纪

    电力和运输革命

    飞机、坦克、航空母舰

    机械化战争

    20世纪上半叶

    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

    导弹、原子弹

    核战争

    ——摘自何传启《科技革命改变国际战争的形态》

    1. (1) 列举古代希腊文明渊源于亚细亚(含埃及)的两个例证。不仅古代西方文明借鉴了东方文明 的成果,近世亦是如此,以“罗盘针”为例,简述其对欧洲近世文明的影响。
    2. (2) 阅读材料二,以1880年为界概括1750—1900年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其1880年之前的趋势形成的内在原因。
    3. (3) 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科技与人类社会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 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