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致远,擘画蓝图。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 里。每一朵 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 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 上去,想摘一朵。
①以“和平、健康、交流、一起走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在生机盎然的五月举行。②来自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 20 多个省市的徒步爱好者在这里充分感受绿色生态之美。③行走在如诗如画的滨海路,穿过槐花飘香的绿色山谷,远眺山水朦胧、影影绰绰,近处百花绚烂、葱茏草木、人头攒动。
【甲】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乙】己亥杂诗(其四)
此去东山又北山①,镜中强半②尚红颜。
白云出处③从无例④,独往人间竟独还。
【注释】①东山、北山:古人隐居之地。②强半:多半。③出处(chǔ):进退。④无例:无法控制。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可鼻①者,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馨;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可口②者,则莲与藕皆并列盘餐,互芬齿颊③。只有霜中败叶零落不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④裹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眼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⑥之中,此命为最。
(节选自李渔《芙蕖》,有改动)
【注释】①可鼻:适合用鼻子嗅闻。②可口:适合食用。③互芬齿颊:使牙齿和嘴边感到芬芳。④经年:全年。⑤芙蕖:荷花的别称。⑥四命: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
只 有 霜 中 败 叶 零 落 不 堪 似 成 弃 物 矣。
【材料一】广泛阅读是培养兴趣的好方法。一次偶然机会,我(数学家袁亚湘)借来华罗庚的《从杨辉三角谈起》《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在这两部经典数学科普读物里,大名鼎鼎的数学家用严谨又有趣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那种获得知识的快乐令我至今难忘。一个从小喜欢打算盘、喜欢琢磨数学问题的孩子,从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积极心理学已经证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更大程度地成就丰盛与幸福的人生。
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重视身心感受的阅读者比只注意内容逻辑的阅读者对知识具有更宽广的理解。这是因为,人类的情绪与体验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对于一个人的幸福与成功更加重要。读书能赋予我们更多追求与守护幸福的能力。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无论年轻读者还是老年读者,阅读都自带社交属性。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群体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书”适圈。随着商圈与实体书店结合的时代新浪潮的来临,“书卷气”逐渐融入了“烟火气”,26—35 岁的受访群体更偏爱商场书店,舒适的购物体验、多元化图书文创展示和面对面的书友交流易受到他们青睐。深受互联网影响,25 岁以下“网生代”对网红书店表现出最浓厚的兴趣,在高颜值的设计、高流量的人气影响下,纷纷约三五好友前来打卡拍照。文化沙龙等读书交流活动更受到 25 岁以上受访群体的喜爱,在快节奏生活中享受慢节奏阅读,让阅读少一份浮躁、多一份深度与纯粹。而在 60 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更多以“加入读书社或俱乐部”的传统形式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随着基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以书会友”等读书会活动的定期开展,让老年群体在读书活动中体会到了社交的乐趣。
(节选自《大连日报》)
【材料四】
(根据《大连日报》整理)
记者:你好!你和同学们最青睐的阅读或购书场所是哪里呢?
晓慧: ①。
记者:请问你们喜欢那里的理由是什么呢?
晓慧: ②。
记者:好的,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苦菜花开
①常年工作在外,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去年回家,大巴车刚到镇上,父亲就骑着摩托车来接我,老家离镇上还有 10 多里地。
②他说一定要带我看看山里最美的风景。我疑惑着。
③车子绕过几个急转弯向山顶驶去,周围草木越发繁茂,突然眼前一亮,整个村子尽收眼底,幽静古朴,恬淡安然,一缕青烟直入云霄。
④我们漫步村口,有许多淡黄色小花正在路边绽放,从枯萎的草丛里探出脑袋,我试探性地问父亲:“这是苦菜花吗?”他笑着说:“你还记得呀!”看着繁花盛开,往事浮现脑海。苦菜三分粮,越是贫瘠的土地,越能扎根,老一辈人都说全靠它,才勉强度过了灾荒年。我虽然未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关于苦菜的记忆早已深入脑海。
⑤印象里,立春过后,“苦菜芽”就早早地钻出地面,以欣欣然的姿态,扬起小小的花苞。我和小伙伴们就挎着篮子,拿着铲子,你追我赶地跑在田间地头、渠边溪畔,一边玩耍,一边剜采苦菜,乳白色的汁水从叶茎里流出,沾满衣袖、裤筒,我们就去河边清洗,顺便摘去苦菜的根茎,拣出枯叶。我们把苦菜交给母亲,她是做苦菜的高手。母亲焯水过后,放入冷水泡成淡黄色,苦味就淡了许多。锅里再添些油,倒入苦菜炒一炒,打个鸡蛋,撒点盐花,香味久久萦绕。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在内心升腾。
⑥但在高三那年,我吃过最苦的苦菜。接连几次考试失利,内心极度厌学。不久后,在外务工的父亲特地赶回家。本以为会少不了一顿打,接着一定是无休止的说教。谁知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将一包苦菜拿到厨房。清洗后连着根放进锅里煮,撒了少许盐,不一会就捞出两大碗。他说:“今天,我们就吃苦菜吧。”他夹起一大口苦菜塞进嘴里,我也沉默不语地吃了起来,直到苦菜见底,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他才慢慢地说:“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吃生活的苦?”
⑦那一刻,苦涩的味道仿佛流入血液,彻骨入髓。我暗暗告诉自己,遇到困难一定要坚持。后来,我考上大学,父亲笑着说:“苦,是不会白吃的。”
⑧“夏三月宜食苦,能益心和血通气也。”这是本草纲目关于苦菜的记载,除了做菜,苦菜还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有一年,不小心被马蜂蛰了腿,夜里红肿疼痛,母亲赶紧让父亲去挖苦菜、摘些薄荷叶。他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坡上,大口喘着粗气,不一会儿,半篮子苦菜就提了回来。捣碎以后敷在腿上,第二天就消肿了。
⑨工作以后,我得知苦菜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就买了苦菜茶,工作之余泡上一杯,顿感轻松不少。
⑩仔细想来,苦菜没有娇美的容颜,没有婀娜的身姿,没有优雅的气质,只是花落成絮,随风飞扬,落地生根,蔓延生长。它虽然味道苦涩,但也孕育出了甘甜滋味,正如诗经里写道:“谁谓荼(苦菜)苦,其甘如荠。”
⑪历经风雨挫折,方能成长豁达,才知道苦,原本是一种人生况味,苦尽甘来才是人生的真谛。
⑫离家前的那天,母亲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我偷偷挖了些苦菜,潜入厨房,焯水后加点盐、醋、葱花、蒜末,做了一盘凉拌苦菜。母亲果然惊喜道:“这个味道可是久违了呀。”父亲也跟着说:“想想以前的日子,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⑬一盘苦菜竟成了下饭菜,我才恍然大悟:苦菜的坚韧不仅激励了我,也激励了他们,成了家乡最深的情愫。
⑭原来,那淡淡盛开的苦菜花,才是父亲要带我看的最美的风景。
(文/熊聆邑,有改动)
⑴仔细想来,苦菜没有娇美的容颜,没有婀娜的身姿,没有优雅的气质,只是花落成絮,随风飞扬,落地生根,蔓延生长。(从修辞角度赏析)
⑵捣碎以后敷在腿上,第二天就消肿了。(分析加点词“就”的作用)
请以“我家孝亲故事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思路清晰,抓住细节,详略得当;③全文不少于 500 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