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

更新时间:2023-10-08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8分)
  • 1. (2023八下·北林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huò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路时,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娇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1.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所给的拼音写出汉字,改正文中的一个错别字。

      ;挥huò;正确的字是

    2. (2) 文中方框处应该填写的标点是
    3. (3) 文中括号处应填的词语为( )(填选项)
      A . 虽然 B . 不管 C . 尽管 D . 即使
  • 2. (2023八下·北林期末)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022年5月4日凌晨,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挺进。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 , 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 , 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

    A . 瞬息万变 B . 络绎不绝 C . 胸有成竹 D . 人迹罕至
  • 3. (2023八下·北林期末) 班级有位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家国情怀”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夏完淳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 B . 人总有一死,只要留得-颗赤诚的爱国衷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彩,就死得其所。 C .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D .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动力。
  • 4. (2023八下·北林期末) 下列语法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该句的谓语是”是”。 B . ”岁月如歌”“无言之美”“合作共赢”“曹刿论战”这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 .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发展科学”中的两个”科学”词性不同,依次是形容词、名词。 D . ”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就都是虚无飘渺的”。该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 5. (2023八下·北林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汗青”指代史册,”南冠” 指代俘虏,”烽烟” 指代战争,”社稷” 指代国家。 B . 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剧情繁简,戏剧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郭开贞的《屈原》是一部多幕剧。 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编年体史书。 D .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 6. (2023八下·北林期末) 古诗词默写填空

    古诗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风光图”。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了①的边塞雪景。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②”,秋容如拭”。

    古诗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有声曲”。苏轼出游遇雨,在《定风波》中展示出”莫听穿林打叶声,③“的洒脱气度。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句是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中发出了⑤“”的铮铮誓言。辛弃疾心系国事,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了却君王天下事,⑥“的雄心壮志。

  • 7. (2023八下·北林期末) 赏析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和《山坡羊骊山怀古》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①对两首散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曲开头化动为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这是兵家必争之地。

    B乙曲前三句回顾历史,”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对古今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感慨。

    C甲曲中”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两首散曲结尾分别用”兴”与”亡”、”赢”与”输”的对比深化全曲的主题。

    ②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1. (1)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儒林外史》中科举制成为作者吴敬梓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该作品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B . 小说《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 .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以第三人称讲述了一位贫穷孤女挣扎奋斗的故事。 D . 夏洛蒂·勃朗特与其两个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同时驰名文坛,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2. (2) 班级开展《儒林外史》与《简·爱》的阅读交流会,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请在①处填出可笑之人,在②处填出可敬之处。

      我笑①平生奸猾,竟为多一根灯芯不肯咽气,贪婪吝啬,令人鄙夷。

      我敬简·爱,②

二、口语交际(5分)
  • 9. (2023八下·北林期末) 某校九年级(1)班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我看汉语魅力”的辩论赛。下面是辩论赛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请你协助班委会一起解决。
    1. (1) 作为一次常规的辩论赛,下列环节及顺序安排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论——自由辩论——攻辩——总结陈词 B . 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
    2. (2) 下面是正方与反方交锋,你认为正方确立的观点是:

      正方:       。同样一组词语,按不同顺序组合,就能表示多种意思。目前在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高涨,汉语必将成为全球的强势语言。

      反方:汉语的魅力在消退。①汉语中有些同音字、同义词混淆难辨,造成听读障碍,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②目前,许多幼儿园开设识字课,增加了幼儿学习的负担,不利于幼儿快乐成长。③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英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汉语的魅力之光逐渐暗淡了。

    3. (3) 反方辩词中第句不能证明反方观点,(只填序号)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37分)
  • 10. (2023八下·北林期末) 阅读《薯片的生意经》回答各题。

    ①关于薯片,你可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它们全吃光。不要奇怪,实际上为了让消费者吃下更多的薯片,从研发、制造到营销,食品公司可是花了”狠心思”。

    对于吃薯片停不下来的原因 , 德国埃尔朗根一纽伦堡大学的一项脑成像研究给出了答案——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享乐性贪食”:不为饥饿,而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进行过度摄食。

    ③之所以愉悦,是因为食用薯片后,大脑奖赏系统的关键结构伏隔核被强烈激活,并发出一种奖赏信号,诱导享乐性进食发生。另一方面,原本能够根据食物摄入量调节进食欲望的中枢饱腹感回路变得不再敏感,导致摄入的热量超过实际的能量需求。于是,当你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所有薯片吃光。

    ④至于营养,则不在食品巨头的考虑范围之内。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前CEO斯蒂芬桑格就曾说过:“不要和我谈营养,跟我谈味道。如果这种东西更美味,就别费心思去推销那些难吃的东西。”

    ⑤食品业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知道该怎么做时,请加糖。再没有比糖更让人上瘾的配料了。实验老鼠有两个选择:含糖饲料、含可卡因饲料。94%的老鼠选择了糖,而不是可卡因,即便是那些可卡因成瘾的老鼠,也很快投向了糖的怀抱。

    ⑥糖还有帮手——脂肪和盐,盐负责刺激你的味蕾,脂肪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它们会刺激你的大脑,生成内啡肽——一种快乐荷尔蒙,让人倍感愉悦。

    ⑦食品公司会建立庞大的科研团队,帮助公司创造一个个最能激发消费者进食欲望的食物配方。乐事薯片的生产商菲多利公司在达拉斯有一个强大的研发中心,500 名化学家、心理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每年要花费3000万美元开发完善产品的口感、香味和松脆度,他们还有一个4万美元的咀嚼器,用来测试薯片的最佳崩裂点。

    ⑧消费者对薯片有诸多担心:让人发胖、对身体不好、油脂量高、吃不完难保存、对孩子有害。市场心理学的先驱欧内斯特迪希特曾经为薯片生产商菲多利公司撰写了一份报告,应对消费者对薯片又爱又怕的心理。他的建议是,提到薯片时,用烘焙代替油炸,听上去更健康。但是真的如此吗?烘焙薯片确实非油炸,但是并非没有用到油!我们看一下配料表就会清楚地看到”氢化植物油和精炼植物油”。而其中的氢化植物油就含有通常所说的对人体心脑血管有不利影响的反式脂肪酸,过多食用反式脂肪酸将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

    ⑨多年以来,食品行业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生产出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然后,又花大把的金钱和精力把它们推销出去。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1. (1) 文章以我们吃薯片所拥有的切身体会开头,有何作用?
    2. (2) 阅读②③段,概括说明”吃薯片停不下来”的两点原因”
    3. (3) 第⑦段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 (4) 文章第⑧段末尾的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过多食用反式脂肪酸将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

  • 11. (2023八下·北林期末) 阅读《绳子那头》,回答各题

    绳子那头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双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 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⑪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⑫”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 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⑬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⑭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

    1. (1)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2)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

      发出阵阵热气。

    3. (3) 第⑩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4. (4) 选出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文章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细节有三处,依次是:父亲买并给”我”涂防晒油;把毛巾围在”我”的腰上,缠了几圈绳子后系在暖气片上;让”我”吃雪糕。 B . 第⑨段写到”我”却很想哭,一方面写出了看到父亲的工作既危险又艰辛而心疼父亲,另一方面又为父亲自己身处险境,还安慰”我”和母亲而感动。 C . 第段②写到”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是因为雪糕是父亲担心我中暑买给我的,他自己却不舍得吃,这让我感受到了浓烈而又质朴的父爱。 D . 文章结尾直抒胸臆,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敬意。
  • 12. (2023八下·北林期末) 阅读《做一个终身读者》,回答各题。

    做一个终身读者

    ①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不是读者的作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作为作家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换言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惟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

    ②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作读者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③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你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蕴含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遗憾的是,当今功利至上的教育体制正在无情地扼杀人性中这种最宝贵的特质。在这种情形下,我只能向有见识的教师和家长反复呼吁,请你们尽最大可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能保护多少是多少,能抢救一个是一个。我还要提醒那些聪明的孩子,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后,你们要善于向现行教育争自由,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救。

    ④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现状,我要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 , 惟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⑤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⑥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我对你们的祝愿是,在你们的人生蓝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种理想,就是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请为第①自然段的画线句找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一下。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3. (3) 第④自然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

    4. (4)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呢?
  • 13. (2023八下·北林期末) 阅读《出师表》和《泰山行宫记》,回答各题。

    (甲)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赵国壁《泰山行宫记》节选

    余常年求学于外,鲜有归家,今幸归之,族中叔伯及村诸贤达之士闻余登进士,甚欣,家尊甚慰,日:吾儿宽厚孝善,且胸怀凌云,则必有宏图。余幼学时,家尊教余之兄弟甚严,常曰:父母同负育人之责。一日,尊因商旅大名府,遂书信遣人送至家中。余慈见信曰:子完①之教,责在尔躬。而汝切记,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②,约言之有四戒四宜。四戒:一戒宴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发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吾子子完之金科玉律,尔宜铭于心间。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也。

    [注释]①子完:本文作者赵国壁,字子完。②维何:是什么。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

      有归家

    2.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以上八则,为教吾子子完之金科玉律,尔宜铭于心间。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则汉室隆         父母同负育人 B .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余常年求学 C . 塞忠谏之路也      殊不知爱之不其道 D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崩殂       其维何
    4. (4) 甲文与乙文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劝诫和教导的?请概括。
四、写作表达(50分)
  • 14. (2023八下·北林期末)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

    文题一: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岸上有五只青蛙,它们眼前的池塘很美一一绿绿的荷叶, 粉红的荷花,飘香的莲子。这时,有四只青蛙准备跳进池塘美美地畅游一番。请问,岸上还有几只青蛙?一只。”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是一只吗?”老师问。”一只!”学生们再次肯定地回答。”可大家的答案是错的,”老师说,”岸上仍有五只青蛙。”还有五只青蛙?学生们想不通了。老师说,那四只青蛙只是准备跳进池塘,这只是它们的一个美好的想法,仅是心动而已,并没有付诸行动。没有行动,再心动、再美的想法也等于零。

    要求: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鲜明,思路清晰;除诗歌外、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如选文题二,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