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时间 |
赋税总额 |
农业税 |
商业税 |
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
约3559万贯 |
2321万贯 |
1238万贯 |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 |
约5698万贯 |
2762万贯 |
2936万贯 |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 |
约7070万贯 |
2162万贯 |
4911万贯 |
——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材料二:宋代商业已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联系生产与消费、支撑城乡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清晰展示出商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演进态势,揭示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的时代特色。
——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属于国家工业化战略1.0版本。这一版本总体上参照苏联工业化模式,由国家发动工业化,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辅之集体企业以及后来的农村社队企业,实行重工业优先战略,以追赶超越发达工业化国家(如英国)为目标,力图跨越式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国家工业化直接带动了全国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为中国工业化长远发展、经济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摘编自胡鞍钢《中国工业化道路70年:从落后者到引领者》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的工业改革,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发展范式的启发,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的工业改革主要是从中国经济的域观特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实行了分域推进的“渐进改革”“梯度推进”“试点推广”的改革路径。中国工业沿着世界工业化的产业核心技术路线极速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但也产生许多问题,甚至付出不小的代价。因此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工业现代化的根本方向。
——摘编自金碚《中国经济 70年发展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