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3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7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知识
  • 1. (2024·成都模拟)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ǒu) 推(sǎng) 五脏六(fǔ) B . (jú) 辱(wǔ) 畏罪逃(qián) C . 强(jué) 怯(nuò) 摩肩接(zhǒng) D . 悔(chàn) 鲜(yú) 伤痕累(lěi)
  • 2. (2024·成都模拟)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胜利的寓言家在叫喊。 B .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就不能说他有教养。 C . 那座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一块黑底金字的成年老匾泛着辉光。 D . 掌柜对他说:“你又偷了东西了!”他这回却不分辨,单说:“不要取笑!”
  • 3. (2024·成都模拟)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阳春三月,锦城公园的樱花如期开放,不少喜出望外的成都市民呼朋引伴来此踏青。进入园中,明丽的花草配上潺潺的小溪,相得益彰。一抬头,遥见蓝天、白云映衬着远山黛青的影子,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A . 喜出望外 B . 呼朋引伴 C . 相得益彰 D . 心旷神怡
  • 4. (2024·成都模拟)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心灵手巧的盆景师,把植物、山石、工艺品等加工整合,创作出构思精巧的微型景观。 B . 校园艺术节成功举办的原因,是学校有序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及家长支持配合的结果。 C . 走进图书馆,当我们触目那些或发黄或崭新的书籍时,会将眼睛和心灵都映照得明亮。 D . 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播出就激起全球热议与赞扬。
二、文言文阅读
  • 5. (2024·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动,改式车。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应曰:“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军士吏甲 被:同“披”,穿着 B . 吾欲人军 劳:慰劳 C . 式车 容:表情 D . 为佣耕 若:如果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天子至 焉置土石 B . 天子动 士卒多用者 C . 佣者笑应曰 伯乐不常有 D . 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悉以咨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A . 陈涉年轻时,曾经雇佣了别人一起耕地,(一次)他停止耕作田埂上的地。 B . 陈涉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地,(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 C . 陈涉年轻时,经历了雇佣别人一起耕地,(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 D . 陈涉年轻时,经历同别人一道受雇佣拼地,(一次)他停止耕作田埂上的地。
    4.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段选文皆长于记人。甲文重点勾勒出治军严明的“真将军”周亚夫,乙文形象刻画了不甘现状、少有大志的陈涉。 B . 两段选文均以对话展开内容。甲文在天子至营前后的对话中交代了劳军经过,乙文以陈涉与佣者的交流表现了人物鲜明个性。 C . 两段选文写法巧妙。甲文以霸上及棘门军戒备松弛对比凸显细柳军守备森严,乙文用佣者目光短浅鲜明地衬托出陈涉志向远大。 D . 两段选文语言简练。甲文只用“被”“锐”等字就展现出细柳军严阵以待之势,乙文仅以“笑”字就写出佣者对陈涉的宽解安慰。
三、默写
  • 6. (2024·成都模拟)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2)  请在韩愈的《晚春》与谭嗣同的《潼关》中任选一首,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四、现代文阅读
  • 7. (2024·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是烟花爆竹的故乡,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周礼·春官》所载“爆祭”,即燃烧篝火以敬神驱邪,被认为是爆竹原初的文化功能。

    ②唐宋时,过年放爆竹之俗已颇为普遍。北宋王安石有著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也表明爆竹此时已具有辞旧迎新的文化功能。

    ③大约在北宋末年,使用火药的“爆仗”被发明出来。随后出现了烟花。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就描述了烟花燃放时的瑰丽景色。

    ④明清两代,烟花爆竹更为时兴。举凡婚丧嫁娶、庙会庆典等场景,都少不了烟花爆竹。

    ⑤直到现在,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国人仍旧与其难舍难分,不忍放弃。

    (摘自《民俗中国》等,有删改)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诗中所呈现的过年放爆竹这一习俗,现今已受到严重挑战。

    ②与古代乡村相比,现代都市的生活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都市建筑林立、人口密集,这使燃放烟花爆竹所导致的火灾、人身伤害等事故,时有发生。

    ③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金属氧化物粉尘,影响整个生态环境。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所产生的脉冲声波,对人听力的伤害远大于工业噪音。种种问题,使得燃放烟花爆竹已成现代社会一大公害。

    ④此外,个人随心所欲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很可能侵扰他人的健康权与安宁权。

    ⑤综上,在现代文明社会,烟花爆竹已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对这一传统习俗的延续与否,我们理当做出明智选择。

    (摘自《新视野》,有删改)

    1. (1)  烟花爆竹习俗延续与否,为何难以选择?请联系两文,概括作答。
    2. (2)  两文都出现了王安石的《元日》诗,其作用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3. (3) 将两文编为一组,需要一个共同的标题。下面哪个选项既生动又能体现这组文章的编辑意图?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无路可走的烟花爆竹

      B.烟花爆竹——巧艺夺天工

      C.烟花爆竹:让我欢喜让我忧

五、作文
  • 8. (2024·成都模拟) 作文

    词典对“又”有这样几种解释:①表示重复或继续,如“春风吹又生”;②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如“柳暗花明又一村”;③表示转折,如“欲言又止”。

    请以“又到春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诗歌鉴赏
  • 9. (2024·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有去年痕。

    1. (1) 首句“月黄昏”三字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 (2)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字填入末句方框中,并结合全诗简述理由。

      A.应

      B.犹

七、文言文阅读
  • 10. (2024·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百龄传

    秦松龄

    ①百龄名文年,生而颖慧,好读书。十一岁时,见人弈,则知进击退守之法。与人弈,辄胜,由是,无有不奇百龄者

    ②时叶阁学台山先生,善弈,过锡山,求可与敌者。诸乡先生以百龄应召,至则尚童子也,叶公奇之。及与弈,叶公辄负。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百龄怫然曰:“弈固小技,然枉道媚人,吾耻焉。况叶公贤者也,岂以此童子耶?”

    ③不几年,学成。京师公卿闻其名,以书邀,遂至京师。国手林符卿,见百龄年少,意轻之。一日,诸公卿会饮,林君谓百龄曰:“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角技。今愿毕其所长,博诸先生欢。”百龄固谢不敢,林君益骄,益强之,遂对弈。凡三战,林君三。百龄遂名噪京师。

    ④适居停主某锦衣 , 以事系狱。或谓百龄曰:“君为锦衣客,须谨避,不然,祸将及。”百龄毅然曰:“锦衣遇我厚,今有难而去之,不义。且吾与之交,未尝干以私,祸必不。”时同客锦衣者悉被系,百龄竟免。

    ⑤噫,若百龄者,仅谓之弈人乎哉!

    (节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注释]①阳:通“佯”,假装。②居停主:出租房屋的人。③锦衣:锦衣卫官员。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求可与者 敌:匹敌 B . 以此童子耶 罪:怪罪 C . 林君三 北:败北 D . 祸必不 及:赶上
    2.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与人弈,辄胜,由是,无有不奇百龄者。

      ⑵百龄固谢不敢,林君益骄,益强之,遂对弈。

    3. (3)  文末作者感叹,“若百龄者,仅谓之弈人乎哉!”此话有何言外之意?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八、现代文阅读(共22分)
  • 11. (2024·成都模拟) 名著阅读
    1. (1) 如果将《朝花夕拾》中鲁迅笔下的人物进行分类,属于“理性的批判”一类的,下面哪个人物能人选?请作出判断并简说理由。

      A.阿长 B.杨二嫂 C.衍太太

    2. (2)  同为父教子,《傅雷家书》中的傅雷与《五猖会》中的父亲在教子方式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12. (2024·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巴扬寺的浮雕

    ①去柬埔寨旅行,我常在吴哥的建筑里徘徊流连。

    ②吴哥王朝留下的建筑雕刻,大多是古代帝王贵族所有的神庙皇宫。我和游客们一样着迷于华美雄峻的建筑和精细繁复的雕刻,满眼看去都是伟大的艺术,突然想到:平凡百姓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衣食住行究竟和这伟大的艺术有什么关系?我心里疑惑着,不得其解。

    ③每日围绕在我身边的小贩、乞讨者、儿童,他们黧黑瘦削,衣衫褴褛,卑微乞求着一点施舍。忽然觉得自己在艺术上的陶醉这样奢侈,也这样虚妄。

    ④“艺术源自于生活”,也许是一句轻松又冠冕堂皇的话。真正要深究艺术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或许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

    ⑤埃及的金字塔是帝王的墓葬,四千年以前陪葬品的精致,令人叹为观止。图坦卡蒙只是十八岁去世的年轻国王,墓葬中出土的金银饰品,手工捶揲的精美,宝石镶嵌技术的繁复,色彩搭配的准确和谐,造型的丰富创意,今日的美术工艺也只有自叹弗如。

    我们今日欣赏的埃及艺术,其实是极少部分人的生活内容。而长达一千年的时代,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在时间里淹没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他们制作出技术惊人的金银器皿,但是一生无缘享用,他们生活里可能只有土木制作的器物,草和树皮编制的物件,这些物品随时间腐朽风化,留下来的是属于别人的不朽的金银珠宝和巨大的石造建筑。

    ⑦用社会史的角度去看艺术,艺术的不朽或许只是一小部分的精英拥有的特权。追问下去:希腊的雕像与谁有关?宋代的山水画是哪些人在欣赏?

    ⑧巴扬寺是一个例外。

    ⑨在巴扬寺的四围,围绕长达1200米左右的浮雕饰带,是以高棉人在12世纪和占婆人的战争为主题。这数量庞大的浮雕风格特殊,和其他寺庙表现神佛的庄严崇高不同。巴扬寺的浮雕传达出庶民生活的活泼自由,雕法写实而又丰富,长达几十米的战争主题,层次如叙述诗一般,缓缓行进。树林是大衬景,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愉悦幸福。树姿态婉转,树茎树叶平面展开,鸟雀布置其间,形式像汉代的画像砖。但更多为写实细节:戴着头巾、留着络腮胡的占婆兵士,被高棉军人用长矛刺杀,倒毙在地。高棉军人孔武有力,身体骨骼肌肉的表现及动态的掌握都十分精准。这种以生活现实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来自对生活细节的认真观察,也一定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热情的关心与投入。

    ⑩庶民的生活借着战争的史诗被记录了下来,也许要仔细特写,才看得到浩大壮观的战争历史场景里,活跃着细小的不易被发现的人民存活的快乐:作坊里一名陶工正专心在辘轳上用手拉坯,制作陶器;有人趴在地上,手里抱着公鸡,两人面对面,吆喝着公鸡上场互斗;有人在市场木棚屋顶下卖鱼,有人牵着野猪互斗,有人腹中阵痛如绞、正要生产,有人悠闲地静静坐着下棋——战争归战争,庶民还是要努力生活。

    ⑪我走出吴哥城,在今日的暹粒市闲逛。大部分的柬埔寨人仍然居住在树叶草秆搭建的屋子里,草棚用两三公尺的木柱架高,有梯子可以上下,上层睡人,下层堆放货物。长年炎热,许多人就在户外树上拉一条简便吊床,睡在树间,自在摇晃,怎么翻身也掉不下来,令人羡慕。我看他们在制作一种棕糖,谈谈笑笑,不慌不忙,像在巴扬寺的石壁浮雕里,天灾人祸都没有使他们惊慌忧愁。这一刻,我觉得可以到寺庙叩拜,感谢神恩。

    1. (1) 作者在旅行中对艺术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请梳理并概括他的认识过程。
    2. (2) 请赏析加点词的妙处(两句任选其一)。

      ①满眼看去都是伟大的艺术,突然想到:平凡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②我们今日欣赏的埃及艺术,其实是极少部分人的生活内容。而长达一千年的时代,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在时间里淹没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3. (3) 文章的第②段和第⑪段写了现实中暹粒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分析作答。
    4. (4) 文章标题为“巴扬寺的浮雕”,却在其他内容上着墨不少,作者有何用意?
九、语言运用
  • 13. (2024·成都模拟) 春节是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印记。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 (1) 结合下面文段内容,用四字短语写出春节的四个特点。

      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又称新岁、岁旦、岁节……俗称过年。据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岁节祭祀的活动。延续至今,家家户户不仅有贴年红、吃年夜饭、守岁诸多过法,也有网购年货、集五福、云拜年、微信抢红包之类的新花样。老过法也好,新花样也罢,其中体现出的崇尚和谐、传承孝道、敬畏自然等文化内涵,滋养着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答:①

    2. (2) 如果要紧跟上面语段补写出下面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

      ①此种情怀是对故土亲情的深刻眷恋和认同,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即千万家。

      ②无论身处他乡还是异国,春节都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那份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和记忆。

      ③当亿万国人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时,万千小家的温馨就汇聚成了华夏大地的祥和。

      ④也可以说,春节就是家和国的记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是春节文化的核心。

    3. (3) 古今诗文中藏有许多春节记忆。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项,仿照示例,写出恰当的句子,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①B卷诗歌 高适《除夜作》

      ②陆游 《游山西村》

      ③鲁迅 《阿长与(山海经)》

      示例一:吴伯箫《灯笼》:除夕灯笼入孩童梦,家国情怀存志士心。

      示例二:《“一墩难求”的冰墩墩》:春节避逅冬奥会,盛事;萌酷巧扮吉祥物,爆款。

      选择

      选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