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观象授时”语出《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华夏先民观天象的目的是“授时”。观象授时是人类祖先感受和认识时间的重要手段。观象授时就是观测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来确定日、月、年。远古时代观象授时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我国神话传说中关于羲和的传说就有很多。《尚书·尧典》载,羲和专管“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是负责观象授时、制定历法的官。《尚书·舜典》还说道:“浚哲文明,温恭允塞。”天文学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大致处于同一时期。
《易·乾》也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龙是上古时观象授时的重要星象。龙本源于中国传统二十八宿天文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构成的形象,而“见龙在田”所描述的则是龙星伏没之后,留于龙角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重新升起的天象,民谚习称其为“龙抬头”,原始历法以其为一年中新的农事周期开始的标志。 唐孔颖达对“文明”的解释是:“天下有文章而光明。”文章即礼乐教化,这里意在强调文德的彰显,文德的产生和观象授时关系密切,上古文献对此还有清晰表述。
长期的观象实践使人们懂得,先民虽和时间从无约定,但其每每如期而至。 如果龙抬头可以作为立春节气的标准天象,那么人们发现,如果人们在某年的立春观测到“见龙在田”,那么百年甚至几百年后,仍然可以在同一时节观测到同一天象。假如先民通过立表测影决定时间,那么这种对应关系将更为固定和持久。一年中正午最短的表影当在夏至。人们发现,如果他们在某天正午测到了夏至,那么经过三百六十五天就一定还可以测得夏至,十年如此,百年不变,千年如一,从无爽差。于是人们通过这种对时间的长期观测逐渐形成了“信”的思想。先民以为“至信如时”(战国《恶信之道》)。“天则不言而信”(《礼记·乐记》),可见时间最能体现“信”的德行。
(撤编自陆航《春节历法与观象授时》)
材料二:
天文学的知识在古代是最先进的知识,只为极少数的人所掌握。而人们一旦掌握了天文学的知识,就可以通过观象授时这样一种形式来实现对整个氏族的统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观象授时直接的作用就是会决定农业的生产,观象授时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会决定整个氏族的命运,因此对于农业经济来说,作为历法准则的天文学知识具有首要的意义,谁能把历法授予人民,他就有可能成为人民的领袖。因此在远古社会了解天象的人被认为是了解天意的人,或者被认为是可以与天沟通的人。当然这种沟通并不是某一个人可以和天去对话,而是他可以把天象运动的规律告诉人民,把时间告诉人民。
因此,他如果把时间准确地告诉人民了,那么就必然会赢得整个氏族对他的尊敬,对他的敬仰,这就是王权的基础,这就是最早的王权的基础。 孔子编订“六经”,“六经”《尚书》中有一篇《尧典》,《尧典》开篇就叙述帝尧命令羲和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歌授人时”。古代帝王对观象授时的工作非常重视,因为这是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统治地位的问题。谁掌握了天文学,谁就获得了统治的资格。所以《论语》上说:帝尧禅位给舜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什么意思?就是天时和历法必须由你亲自来掌握,你要好好地把握住你手中的这个圭表。“中”就是圭表。古人决定时间,是靠立表测影来实现的,他们了解时间是靠立表测影来了解的。
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立中的记载,就是立表测影,这些都可以看出天文学和王权的一种关系。所以说最早的天文学,实际是一种政治天文学,而天文学实际最早也就是一种政治统治术,它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它是被统治者所利用的,因此,中国天文学官营的性质,就是早期天文学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我们还可以看一个铜钺。这个铜钺是夏代晚期的。青铜钺是王的一个权杖,是王权的象征。这个铜钺上绘了一个图像,是用绿松石画的两个同心圆。 两个同心圆之间还有用十字组成的这种绿松石的图像,外圈一共有十二个,内圈有六个。这是历法的一些内容,在王权的仪仗上,绘刻这些内容,它就明确地显示了天文学和王权的这样的一种联系。
(摘编自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
一日三秋
刘震云
老景二十岁起,便跟着人贩卖古董。赚了钱,老景便在汤阴县城古衙边买了一块地,盖起一座院落。院落三进三出。院落盖起,老景想在门头悬一块门匾。他看清朝和民国留下来的大宅,门头上都悬一块匾;匾上镂空雕字,要么是“荣华富贵”,要么是“吉祥如意”等。门匾在外边风吹日晒,雨淋雪打,需要一块好木头,要么是楠木,要么是檀木,要么是枣木。老景从塔铺的木匠老范那里买了一块两百多年的大枣树的树心。安阳林州,有专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工钱比普通木匠贵三倍;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手艺数一数二的,是一个叫老晋的人。老晋用手指叩了叩树心,又把树心翻来覆去查看半天,点点头:
“不错,是块好木头。”
“当得起门头?”
“当得起是当得起,关键是,想雕个啥?”
“‘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
“到底想雕啥?”
老景:“门头上的字,都是一个意思,你看着办吧。”
雕一块门匾,需要八到十天的工夫,老晋便在老景家的新院子里住了下来。老景新盖的院子,老景家还没搬进来,老晋一个人先住了进去。当然屋子还是空的,只是在前院一间偏房里,给老晋搭了个床铺。老晋住进来头一天上午,将“荣华富贵”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又将“吉祥如意”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将两幅字摊在院子里,衡量该雕哪一款。左右衡量,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不是两幅字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而是在计算二者的笔画;笔画稠的字雕刻起来麻烦,镂空之后,笔画与笔画间连接的木头薄,每下一刀,都要仔细思量;笔画少的,笔画和笔画之间,不用动的木头多,连接的木头厚实,雕刻起来省工省力。两者各四个字,其中都有稠字,笔画计算下来,两者数目差不多,花的工夫也差不多,所以犹豫。正犹豫间,一人踱步到院子来,背着手,打量老景家的院落;从前院踱到中院,又踱到后院,半天工夫,又回到前院。老晋一开始认为是老景的家人或亲戚,也没在意;后来看他打量院落的眼神,像是头一回进这院落,知道是一个生人,便说:
“客人看看就走吧,我也不是这里的主人,只是被人家雇来干活的,你待的时间长了,主人知道了,面皮上怕不大好看。”
那客人再打量一眼院落,问:“这院落的结构,是从安阳马家大院套来的吧?”
“我只是个木匠,不是砖瓦匠,看不透房子的盖法。”
“可是,结构跟马家大院像,一砖一瓦的盖法,差池又大了。白辜负了这些砖瓦和这个地段。”又说,“看似房子的盖法有差池,区别还在于房子主人胸中有无点墨啊。”
“听客人话的意思,你是个读书人?”
“读书谈不上,爱四处走走。”客人又说,“刚去古衙参观,看这边新起一座院落,大门开着,就进来看了看,老人家,打扰了。”
说完,便向院外走。这时看到地上放着两幅字,一幅是“荣华富贵”,一幅是“吉祥如意”,又停住脚步:
“这是要干吗?”
“我是一个木匠,主人要雕一个门匾,让我从中选一幅字。”
客人笑了:“不是我爱多说话,这两款字,和这房子盖得一样,都太俗。”
“我刚才犹豫,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两款字,我雕了一辈子,也雕烦了。”老晋又问,“客人,你是读书人,你有什么好主意?”
“我有主意,你替人家干活,你也做不了主呀。”
“主人跟我交代,门匾上雕什么,由我做主。”
客人笑了:“这就是胸无点墨,也有胸无点墨的好处。那我替你想一想。”
客人低头沉吟半天,仰起头说:“上午在火车上,我读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词,平日也见过,但放到这本书里,就非同一般,叫‘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这在人和人之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呀。”
“问题是,这话放到门头上合适吗?”
“这话放到门头上,当然意思就转了,说的就不是人和人的关系,而是人和地方的关系,在这里生活一天,胜过在别处生活三年,你说合适不合适?”
老晋拊着掌说:“这话有深意,而且不俗,我喜欢,我就雕这个。”
客人走后,老晋开始在枣木上雕刻“一日三秋”四个字。其实,老晋雕“一日三秋”四个字,并不是看中这四个字的深意和不俗,字意深不深俗不俗老晋并不计较,主要是“一日三秋”四个字,比“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四个字,笔画少一半还多,雕刻起来少费工夫。待雕好,请老景过来看。老景看后,愣在那里:
“你咋雕了个这,不是说好雕‘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吗?”
“那两款都太俗,这个不俗。”
接着,老晋将那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向老景解释一遍。
老景:“这个是不俗,得向人解释,‘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是俗了,但大家一看就明白。现在,等于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事先,你咋不告诉我呢?”
“你不是说,让我做主吗?”
老景哭笑不得:“我是说让你在‘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间做主,你咋做到外边了呢?”
“既然这样,你再找块板子,我重新雕就是了。”
“罢了罢了,一块门匾,怎么挂不是挂,别再把事情搞复杂了。”老景又说,“‘一日三秋’,说起来也不是坏词。”
老晋松了一口气:“可不。”
(选自刘震云《一日三秋》)
材料一:
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 , 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 , 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 , 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甕一。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夫[A]号[B]令[C]不[D]信[E]则[F]民[G]不[H]知[I]所[J]从[K]天[L]下[M]何[N]由[O]而[P]治[Q]乎[R]朕[S]过[T]深[U]矣
①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
②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红蕉
柳宗元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槭槭①无遗芳。
【注释】①槭槭:拟声词,形容叶片掉落的声音。
有我之境,是把读书当作人生的避风港。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①马不停蹄、一往无前是一种态度,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 a )。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②以守为攻、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不仅如此,以读书修身正己,能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坎。无我之境,是把读书( b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撤掉③火急火燎,摆脱内心浮躁,在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常长的楼梯,其意图就是为了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④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拯救灵魂的生活方式。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材料一:2023年4月,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人物,穷困潦倒依然不舍得脱下象征读书人的长衫。如今,很多大学生自我调侃是当代孔乙己,学历成为思想负担,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从而陷入困顿和苦闷中。
材料二:人生漫漫,你我从不被定义! ——路遥
阅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作为一个高三学生,请给大学四年后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学历与就业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