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③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
④《授时历》的编定
第一个时期 | 第二个时期 | 第三个时期 | ||||
年份 | 1393 | 1630 | 1680 | 1776 | 1820 | 1851 |
人口数 (千人) | 74652 | 222047 | 184993 | 311645 | 383287 | 437323 |
年平均增长率% | 4.6 | 5.5 | 4.4 |
籍贯 | 人数 | 籍贯 | 人数 | 籍贯 | 人数 |
浙江 | 27 | 江苏 | 22 | 江西 | 22 |
河北 | 17 | 山东 | 13 | 湖南、湖北 | 12 |
福建 | 11 | 河南 | 10 | 四川 | 10 |
安徽 | 5 | 广东 | 5 | 山西 | 5 |
广西 | 2 | 陕西 | 2 | 云南 | 1 |
年份 | 人口 (百万) | 粮食产量 (千顿) | 粮食种植面积 (百万公顷) | 粮食单产 (千克/公顷) |
1400 | 72 | 20520 | 19.8 | 1036 |
1650 | 123 | 35055 | 32.0 | 1095 |
1750 | 260 | 74100 | 48.0 | 1544 |
1820 | 381 | 108585 | 59.0 | 1840 |
年代 | 棉纱(千担) | 价值(千海关两) | 棉布(千匹) | 价值(千海关两) |
1870 年代 | 70 | 1877 | 14439 | 24877 |
1880 年代 | 152 | 3648 | 13561 | 19735 |
1890 年代 | 1081 | 19392 | 16561 | 25629 |
1900 年代 | 1488 | 30187 | 15964 | 45419 |
1910 年代 | 2282 | 62831 | 17013 | 67852 |
时期 | 领导阶级 |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 重大斗争 |
19 世纪中期 | 农民阶级 | 平均主义 | 太平天国运动 |
19 世纪末 | 资产阶级 | 兴民权. 君主立宪 | 维新变法运动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农民阶级 | 扶清灭洋 | 义和团运动 |
20 世纪初 | 资产阶级 | 三民主义 | 辛亥革命 |
观点 | 出处 |
辛亥革命开创的政治. 经济生活新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产生发育的社会条件。 | 郑艳凤《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初步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列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 吴建红《不同视角下辛亥革命史 教育价值刍议》 |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培养了干部,教育和锻炼了群众。 | 卢淦明、李俊宏《浅析辛亥革命 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贡献》 |
材料
时间 | 重大事件 |
1840— 1844 年 |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1856— 1860 年 | 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1871 年 | 俄国出兵占领中国伊犁地区 |
1883— 1885 年 | 中法战争爆发,《越南条款》签订,清政府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
1894— 1895 年 |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
1895— 1898 年 | 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
1900— 1901 年 | 英. 美等国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 |
材料: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在这众多的矛 盾中,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单一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转化成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 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两大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民族危机和社会主要矛盾激化的必 然产物。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 因, 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 任务和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
结合,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近代中国的深重灾难和贫穷落后。 因 此, 中国革命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 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但它决不能容忍外来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 族又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底蕴,曾经创造过灿烂的东方文明的民族。鸦片战 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入的加深,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国家状况越来越糟。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 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 中国社会各阶级. 各阶层为了民族的 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 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 振兴中 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举例说明 1840-1912 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 (要求:选择三个阶级各举一例即可)
材料一: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 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 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 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这一时期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 绸之路,远漂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 中说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 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 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 人。 ”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 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 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