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 学...

更新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5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九上·红塔期末)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 . 汽油 B . 柴油 C . 氢气 D . 煤油
  • 2. 为增强安全意识,我们应学会识别某些图标,下列为“禁止带火种”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4九上·丰南月考) 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B . 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 C . 开发利用氢能等新能源 D . 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
  • 4. 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具有可燃性 B . 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 . 是可再生能源 D . “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 5.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 .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C . 用水浇灭燃烧的木材——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防止中毒
  •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只有燃烧才能产生热量 B . 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 C .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D .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 7. 下列安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B . 煤矿巷道内严禁烟火,并及时做好瓦斯气体的检测监控 C .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 .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 8. 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竹筒要盖上竹筒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B . 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本身就发生氧化反应 C . 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可燃物温度升高,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D . 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 9. 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

     

    A . 图①证明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时点燃易爆炸 B . 图②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C . 图③捏放软塑料瓶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 . 图④验证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
  • 10.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一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B . 该实验验证了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C . 图二烧杯中通入氧气后白磷没有燃烧 D . 图一薄铜片的作用是阻止空气进入烧杯
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 11. 【关注生活现象】 

      由2008年的“北京举办奥运会”到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的转变,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巨变,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走的愈加坚定。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冬奥会到残奥会,主火炬会持续燃烧一个月,使火炬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而熄灭主火炬时运用的方法是。 
    2. (2) 冬奥会主火炬采用的燃料是氢气,与传统的燃料天然气相比,其优点是(写1条) ,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再写出一种新能源:。 
    3. (3) “冰丝带”场馆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若碳排放量过多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制冰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4. (4) 冬奥会滑冰服上增加了一种会发热的布料——石墨烯(碳元素组成),石墨烯的物质类别是,燃烧石墨烯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 【关注生产实际】 

     氢能还在风口上,氨能又来了。由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解水产生氢气,同时部分电能用于分离空气产生氮气,氢气与氮气合成绿氨。氨被广泛认为是未来国际航运的理想零碳燃料,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 

    1. (1) 合成塔中的反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是。上述流程发生的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的是(填字母)。 

       A.用空气生产氮气 B.用水制氢气 

       C.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D.氢气与氮气循环使用 

    2.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H2 

       

       N2 

       

       NH3 

       

       沸点/℃(1.01×105Pa) 

       

       -252 

       

       -195.8 

       

       -33.35 

        在1.01×105Pa时,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NH3)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范围。 

    3. (3) 绿氨在纯氧中安静燃烧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两种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4. (4) 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 

     当煤粉、面粉和铝粉等可燃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可能会引发燃烧,短时间内火焰迅速传播,释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气压引起爆炸。燃烧时气压和气压上升速率越大,爆炸威力也越大。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得出:粉尘爆炸除与粉尘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会受到粉尘浓度、初始压力、初始温度、氧气含量和容器形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粉尘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粉尘发生第一次爆炸时,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压力减小,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破坏力更大。粉尘爆炸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如:通风除尘、向密闭容器或管道中充入氮气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粉尘爆炸”所需的条件是____(填字母)。 
      A . 悬浮的粉尘浓度 B . 氧气 C . 引起粉尘爆炸的温度
    2. (2) 引发第二次爆炸的粉尘来源是。 
    3. (3) 淀粉厂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N2 , 这种做法可预防粉尘爆炸的原因是。 
    4. (4) 试写出铝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 (5) 除文中列举的预防措施外,请你再举一条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 
四、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 14.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与图中其他已知的物质均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 (1) 分析1: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分析2:乙的化学式为。 
    3. (3) 分析3:丙的用途为(写1种),它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 15.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飞船安全返回,飞船精准返回主要靠制动,制动推进剂的质量要精确计算。携带未使用的推进剂,须在落地前完全排放掉。飞船携带的推进剂是联氨(N2H4)和四氧化二氮(N2O4),制动时的反应原理是2N2H4+N2O4  3N2+4H2O。 
    1. (1) 联氨有毒,但仍选联氨作推进剂的原因是。 
    2. (2) 若飞船返回时携带92 kg四氧化二氮,则落地前需要联氨至少为多少?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 16. 【基础实验】 

     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里制备、收集和验证气体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氢气具有可燃性,若要验证氢气燃烧的产物,最好用(从 C、D、E 中选择)装置收集氢气。 
    4. (4) 若用装置 F 收集纯净的氢气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用水将 F 中气体压出,通入如图2的硬质玻璃管中,则水应从(填“a” 或“b”)端注入。 

       

    5. (5) 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17. 【科学探究】 

     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性学习。 

    1. (1) 【任务一】认识燃烧。 

       酒精、煤(含硫)等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二者燃烧共有的是____(填字母)。 

      A . 放热 B .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 (2)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曾作为家用燃料广泛使用,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 ℃热水中(如左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4. (4) 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5. (5) 可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的现象为。 
    6. (6) 【任务三】调控燃烧。 

       将木炭制成空心管状,可使其燃烧更加充分,原因是。 

    7. (7) 煤炉火越扇越旺的原因是。 
    8. (8) 【任务四】利用燃烧。 

       某物质A由两种元素组成,现将A在氧气中燃烧,得到产物为CO2、SiO2 , 则A中一定存在的元素为(填元素符号)。 

    9. (9) 小明同学提出利用物质的燃烧产物进行物质的鉴别,已知有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由CH4、CO、CO2、H2这四种气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将该气体充分燃烧测出最终物质为水和二氧化碳,那么这一瓶气体的可能组合为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