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个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如表近代中国农村棉纺织业用机纱与土纱的占比情况(单位:%)。( )
    A .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受阻 B . 西方商品在华倾销遭到了遏止
    C . 中国传统经济生命力顽强 D . 中国政府对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 3.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如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
    B . ②的变化根本原因是只学西方科学技术,不学西方政治制度
    C . ③的趋势表明我国没有完成所有制的转变
    D . 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 4.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中国无产阶级从1914年的100多万增加到五四运动前夕的200万人以上。产生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B . 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C . 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D .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5.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发布公告,宣称“永久建立共和政体”。1911年11月9日,军政府公布《鄂州约法》,规定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财产、人身等自由,有应任官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权利。由此可知,《鄂州约法》(  )
    A . 反映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的精神 B . 得到了当地广大民众的拥护
    C . 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实现 D . 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 6.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并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  )
    A . 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
    B . 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 . 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 . 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
  • 7.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如表是抗战防御阶段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办报情况,这反映了(  )                                                                                                                                                                              

    报刊名称

    创办时间

    地点

    备注

    《群众》

    1937年12月

    汉口

    宣传共产党抗战方针政策,报道战绩

    《新华日报》

    1938年1月

    武汉

    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报道两党抗战事迹

    《战时青年》

    1938年1月

    武汉

    报道国内外形势、救亡运动等

    A . 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 . 中共主导抗日舆论阵地宣传
    C . 中共意在增强民众抗战意识 D . 国共两党抗战路线趋于一致
  • 8.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A . 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B . 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
    C .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 9.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    )
    A .  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 B . 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C . 说明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城市 D . 适应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
  • 10.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方面作出的一大创造性贡献。这说明政治协商制度(    )
    A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 . 为各国政党建设提供了借鉴 C . 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参政热情 D . 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期
  • 11.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如表是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体现了当时的财政收支变化情况。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 
    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                                                                                                                                                                                                                                                               

    年份

    总收入(亿元)

    总支出(亿元)

    收支差额(亿元)

    1959

    487.12

    543.17

    -56.05

    1960

    572.29

    643.68

    -71.39

    1961

    356.06

    356.09

    -0.03

    1962

    313.55

    294.88

    18.67

    1963

    342.25

    332.05

    10.20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苏联加大了对华援助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 . 八字方针的有效实行
  • 12.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1970年1月8日,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会见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表示 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同日,美国国务院在宣布该消息时,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这些现象表明(  )
    A .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 .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C . 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D .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3.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时,某学者提出了近代中国经历从“沉沦”到“谷底”再到“上升”的基本规律,并以此为据对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进行归纳。

    阶段

    特征

    1842年到1901年

    近代中国历史不断“沉沦”的时期

    1901年到1920年

    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

    1921到1927年

    近代历史明显出现了“上升”趋势

    十年内战时期

    “上升”与“沉沦”的交织,“沉沦”因素略占优势

    抗战时期

    主要是“上升”因素起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

    是“上升”与“沉沦”相交织,“上升”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摘编自张海鹏《唯物史观与民国历史人物评价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任选一个阶段,并运用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阶段及特征,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4.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 15.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的新式邮电始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国家才逐步独立办理邮件及电信传递业务,但仍比较落后。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交通部下设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统一邮权。1931年后,邮政总局局长、副局长均由中国人担任。此后,在全国邮政系统中虽然还保留着大批洋员,但不掌握大权。交通部在内地及边远省区增设邮局。至1937年,全国邮政局所共增加3.1015万所,全国邮路共增加12.6755万公里。 
    1934年10月开办“平快”邮件业务,凡邮件于普通资费外,加付平常快递资费,邮局即按格外迅速手续办理。1935年5月,将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 
    ——摘编自李新总主编《中华民国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影响。
  • 16. (2022高三上·西宁期中)  材料:胡兆富, 1926年出生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1943年参加泰宁抗日游击队,由于上过几年学,经过培训学习后他成为一名卫生员,长期在一线救治伤员。胡兆富先后参加过鲁南战役、开封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经历的大小战役战斗共有46次。在战场上,每当有战友牺牲或者受伤,胡兆富都不顾枪林弹雨、毫不犹豫地冲上去。1948年的开封战斗中,他先后胸部、脑部负伤,仍坚持救出11名伤员。情急危难之时,他也经常扛枪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先后荣获特等功2次、一等功7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5次、四等功2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1958年,转业到金华兰溪兰江冶炼厂的职工医院工作;1963年奉调到血吸虫病的重灾区常山开展医务工作。离开战场到地方,60多年过去了,胡兆富从未向外人炫耀过他的军功章。1985年胡兆富离休,当时家里一点存款都没有,医院想高薪返聘他,可胡兆富只象征性地收了1元钱的年薪。“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我不想通过这种方式赚外快。” 
    ——摘编自曾杨希《芳华虽逝英雄不老》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兆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兆富的先进事迹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