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思想政治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 1. 小明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探索历程绘制成一个年代尺。下列对其标注的重大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人民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 B . 中国共产党诞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 .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D . 党的十八大召开意味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 (2023·西城一模)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

    ◆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开启新征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   )

    ①不变的是党一脉相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②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始终坚守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④共同致力于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把握经济工作规律,精准施策。这体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 )
    A . 科学执政 B . 民主执政 C . 依法执政 D . 依宪执政
  • 4.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修订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多部党内法规。这些举措有利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依法执政,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②实现民主执政,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④保持先进性,从根本上消除党内违法乱纪行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版画《豆选》描绘了1948年革命根据地某村的选举场景。《豆选》( )

    ①刻画了党员干部对民主选举的积极、广泛的参与

    ②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民主选举权利高度重视的态度

    ③集中展现了革命根据地党员选举干部的真实场景

    ④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发展人民民主进行的符合国情的探索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城乡居民社保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助残等福利事业,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我国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
    A . 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 .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 .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以享有更多的权力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7.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下列属于协商民主实践的是( )

    ①中共中央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领导干部

    ②2021年北京市新一届区、乡镇人大代表产生

    ③全国人大就《立法法》修订草案公开征集意见

    ④北京市政协就提案办理情况与承办单位进行座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作为代表选举的“第一道关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提名工作备受关注。这是因为( )

    ①要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②行使好选举权是珍惜公民权利的表现

    ③党代会凝聚着全党意志,承载着人民期望

    ④党代表应是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体现先进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复工复产等工作,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奏响一曲同心同向、凝心聚力的政党“大合唱”。这曲“大合唱”( )

    ①要有指挥,这个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

    ②体现了我国各政党通力合作,合作执政

    ③通过民主协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各民主党派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以高中生为主体,其核心是通过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与议事规则,以了解和体会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某校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下列备选情境中,合适的是( )

    ①建立专门信箱,征集社会各界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和建议

    ②通过实地调研,制止并处罚违反“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的行为

    ③模拟政协会议,就京津冀交通圈开展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提案”进行讨论

    ④列席人大会议,就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行使质询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3·东城一模) 某市人大常委会在“人大代表履职通”小程序上设立“民意码上聚”模块,市民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人大代表“云工作室”留言。人大常委会通过“议题征集—码上留言—码上议事—码上公开”的方式,汇集民意民智,解决诉求。该市人大常委会(   )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②赋予市民民主权利,既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

    ③推动人大代表有效履职,体现我国制度优势

    ④创新民意表达形式,保障公民行使国家权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____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
    A .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B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 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D . 56个民族多元一体
  • 13. 近年来,我国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顺应这一形势,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众到东中部地区来就业创业,推动东中部地区的企业和群众到边疆民族地区兴业发展。互嵌式发展( )

    ①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创新举措

    ②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③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平等团结,走向共同繁荣

    ④有助于充分保障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某班同学在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相关内容时,展开讨论。下列同学表达的观点正确的有( )

    ①小明说:“我国保护在国内进行的一切宗教活动。”

    ②小刚说:“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

    ③小可说:“任何宗教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不得妨碍国家教育。”

    ④小敏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国优秀文化浸润宗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0高一下·黑山月考) 学校拟带领学生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开展社会调查。下列最适宜做为调查对象的是( )

    ①居民委员会                        ②业主委员会

    ③村民委员会                        ④街道办事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某村要制定村规民约,村民们畅所欲言,你认为哪些意见可以采纳( )

    ①孙大婶:垃圾必须分类,对“标兵户”进行奖励

    ②张大妈:我看村规民约这事让村委会主任定就行了

    ③小王:我觉得应该规定村里重要事项要定期张榜公布

    ④李大伯:我想把“牲畜毁坏他人庄稼被打死不赔偿”写进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律”字,左边是表示行动的字符,右边是手持笔的形状。其本义是普遍遵循、效法的东西。如,法律。《说文解字》中记载:“律,均布也。”所谓均布,是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即天下应该一致遵循的格式、准则。上述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

    A .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 法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社会规范 D . 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 18. 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法律名言

    解释或寓意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地位高低之分

    法外求平,无平矣

    遵守法律,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法律的内容是不变的,法律的形式要经常变化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天下或某个地方能不能太平,取决于制定法律的人的修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是( )
    A . 我国通过立法来保护见义勇为的行为 B . 社区居民拨打“12345”积极维权 C . 中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 国家立法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
  • 20.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法治建设要抓前端,治未病,这就需要( )

    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在审判中以事实为根据

    ②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坚持严格、公正执法

    ③进行前瞻性立法,从源头预防纠纷的发生

    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1. (2023·石景山一模) 备案审查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19200 多件,累计推动、督促制定机关修改、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2万余件。对此,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B . 我国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C . 我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与法治统一 D .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 22. (2023·延庆一模) 2022年10月27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在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的基础上更好地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出更高要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审议权

    ②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③立良法促善治以提升治理效能

    ④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北京市民李先生最近接到一条违法停车的警示短信。极少收到罚单的李先生登录“交管12123”查询发现,这次受到的处罚仅是“警告”。原来是因为近期北京市全面推广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这一制度( )

    ①体现了行政处罚与教育结合

    ②适用于初次犯罪等特殊情形

    ③是政府廉洁诚信的重要体现

    ④体现政府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行政执法外出巡查时规范出示执法证件,文明使用执法用语,全程记录执法行为,这是贯彻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全过程记录制度工作的有关事项要求,这有利于( )

    ①加强宏观调控,提高执法效率

    ②监督执法行为,促进文明执法

    ③健全执法制度,促进民主决策

    ④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各方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取得积极成效。关于北京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和成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组织多层次法治教育培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政水平 B . 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构建执法严明的政府 C . 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区协商——提高司法公信力 D . 对现行的规章和行政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 26. 所谓权力清单,就好比政府对外发布的“菜单”。政府有多少权力,菜单上写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超出其范围的“权力”一律不得行使。权力清单的对外发布,最能体现出法治政府是( )
    A . 职能科学的政府 B . 人民满意的政府 C . 执法严明的政府 D . 权责法定的政府
  • 27.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对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行( )

    ①将代替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模式

    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可靠法治保障

    ③表明要用法治方式来解决家庭教育中的一切问题

    ④表明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8.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关于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自2016年至2022年3月份,先后发布4批共39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上述行为( )

    ①彰显了人民法院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②体现了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表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司法的根本

    ④充分发挥了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9. (2023高一下·石景山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告诉我们( )
    A . 要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B . 要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C . 司法活动必须要坚持公平正义 D . 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
  • 30. 高山峡谷、田间地头、海岛渔村……有这么一群法官,他们走出法院大楼,背着国徽去开庭(下图)。对此,下列评论恰当的是( )

    ①肩背国徽,映照法治的公平正义

    ②脚量万里,彰显司法的为民情怀

    ③一串足印,诠释行政的廉洁高效

    ④一路汗水,展现立法的立足国情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道和周边滨水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资源,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既十分必要又富有挑战。滨水空间的提升改造千头万绪,并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

    周边某社区拟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讨论此事。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完成下表。

    ♦协商议题:家门口滨水空间的提升改造

    ♦协商主体: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

    ♦协商规则:

    确定多方协商主体的规则:合法性、①等

    议事协商遵循的讨论规则:有序参与、②等

    上述两类规则设计的依据:③

  • 33. (2022高三上·江苏月考) 一码共治,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街道辖区内商务楼宇多、老旧小区多、城市环境秩序管理难度和接诉即办的工作量……解决上述问题,左家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行了全区整体部署,以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率先探索实行“一码共治”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

    为解决“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社会秩序)问题,街道利用“一码共治”平台,通过为辖区商户建立二维码“身份证”,实现了辖区商户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商户扫码自检、市民扫码上报问题、街道工作人员扫码巡查,将“门前三包”等内容进行整合,提高治理效能。

    如果商户、社区居民、志愿者遇到困难和问题,也可扫码上报和反映,由街道工作人员按照接诉即办工作要求、流程,及时跟进处理,并在平台上同步处置情况,及时向诉求人反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一码共治”机制是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千百年来,不少中国人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青天情结”。正是这种情结让有些老百姓信“访”不信“法”,遇事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上访、找政府、找领导。

    2013年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按照意见,各地实行了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事项中分离出去,导入司法渠道,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处理。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涉法涉诉类信访量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选择司法渠道解决问题。

    由信“访”不信“法”到遇事找法,这一转变说明了什么。

三、综合题16分。
  • 3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共37条,部分主要修改内容节选如下:

    完善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立法应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修正草案第一条)

    ♦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修正草案第二条)

    ♦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修正草案第三条)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立法程序和工作机制

    ♦常委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可以适时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征求代表的意见(修正草案第九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加强立法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发布立法信息,介绍情况,回应关切(修正草案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修正草案第二十一条)

    材料二: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法法作为“管法的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

    材料三:随着网络犯罪形势的变化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的不适应之处也日益暴露出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网络犯罪防治法》列入预备审议项目,由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

    1. (1) 结合修订内容,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本次立法法修订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2. (2) 结合材料,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立法法修订的重大意义。
    3. (3) 如果你有机会参与调研座谈会,应如何提出高质量的立法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