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徐杨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2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基础知识综合。(7分)
  • 1. (2023七上·淮安开学考)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①____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读书以立德,立德以立身。曾国藩说的“读书即是立德”,更是直截了当②____指出读书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手段。读书可以让你与很多优秀人物不而遇,可以让你不再在困顿里忧心忡忡,引领你冲破迷茫的bǎo____垒,走向达观。

    1. (1) 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语句。

      读书即是立德。

    2. (2) 给加点字注音:忧心忡忡 
    3. (3) 根据拼音写汉字:bǎo垒 
    4. (4) 在①﹣②画线处填写正确的“的”或“地”。
    5. (5) 画直线的“期”的意思是(     )
      A . 日期 B . 一段时间 C . 量词 D . 约定时日
二、句子默写。
  • 2. (2023七上·淮安开学考)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 (1) “”,我们能从杜甫的《望岳》中读出文人的勇攀高峰之德。
    2. (2) “”,我们能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读出君子洁身自好之德。
    3. (3) “”,我们能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读出诗人的无私奉献之德。
三、名著阅读。
  • 3. (2023七上·淮安开学考) 通常人物在小说文本中的第一次正式出现被称为“人物出场”,《水浒传》中的“人物出场”设计精心,小新选用了图表法加以整理,请你一起参与。                                                                                                                             

    出场设计

    作用

    举例

    塑造人物

    a.描外貌:如第十四回“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这是①(人名)的出场。

    b.展性格:如第十八回“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这是②人名)的出场。

    a.情节1:牛二出场被杨志杀死,使得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

    b.情节2:“踢杀羊”张保出场,才有了石秀与杨雄相识并结拜为兄弟。

    调控节奏

    如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④】(补全回目),其中林冲所打人物的出场使得小说的节奏即刻变得紧张起来。

四、古诗阅读。(5分)
  • 4. (2023七上·淮安开学考) 阅读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①九日:重阳节,有在鬓发插菊花的习俗。②秋香:菊花。③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 (1) 诗歌第三句中“湿”“满”两字表现了菊花 的特点。
    2. (2) 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歌第一句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手法,委婉训斥王孙公子“菊和蓬蒿不分”。 B . 诗歌第二句是说菊到了重阳节,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与蓬蒿有了本质的区别。 C . "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出了秋天早晨的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 D . 全诗以菊花喻人,赋予菊花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洁品质。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13分)
  • 5. (2023七上·淮安开学考) 阅读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诸 将 亡 者 以 十 数 公 无 所 追 。

    2.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之 

      信度何等已言上 

      王必欲长汉中 

      能郁郁久居此乎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4. (4) 试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分析汉高祖刘邦在文中表现了作为领导者的哪些优秀品质。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
  • 6. (2023七上·淮安开学考) 阅读

    材料一: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再提出问题。但有一部分人例外,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所以说,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指出:“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刷题讲究机械化、熟练,甚至是‘条件反射’,只要拿到题,马上就能搜索到‘印’在脑海里的解题套路”刷题和创新显然不能同向而行。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6日第005版《教育周刊》)

    材料二:

    图: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占比

    材料三:孩子天然就对宇宙空间具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好事。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播下科学的种子。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播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

    (摘编自《南方日报》2023年4月17日第A12版《深周刊·对话》

    1. (1)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天文梦想和好奇心渐渐变淡,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刷题,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 B . 在知道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后,17.2%的中学生和10.7%的小学生都表示没有兴趣,说明中小学生已经对科学研究失去了好奇心。 C . 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所以科普工作应提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D . 有好奇心是好事,但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创新,不要依赖解题套路,用科学知识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2. (2) 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应如何用科学点亮好奇心。
七、小说阅读。(15分)
  • 7. (2023七上·淮安开学考) 阅读

    “利胚”师傅老葛

    明前茶

    ①“小时候,家中还没有洗衣机,洗了粗重的床单被罩,母亲都喊孩子们去帮忙绞拧。但她不许我沾手,因为,我要学利胚。”

    ②三十年前,老葛还是小葛的时候,就深受管束,父母不让他掰手腕玩,不让他帮家里割稻子、扬谷子、捣年糕,不让他做任何有可能扭到手腕,或导致手部震颤的活计,原因就是“你师父说的,孩子的手腕要是不小心吃到力,利胚这一行就不能做了”。

    ③利胚,是制作薄胎瓷的重要一环。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好器型以后,碗还是混沌初开的模样,厚墩墩的,憨态可掬,碗口、碗腰、碗底处都有少许蓄泥,拿在手上有点坠手。而利胚就是把这胚体尽可能地削薄,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只一百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不到二十克。在利胚的过程中,器型的风骨开始呈现。清冷孤傲的气韵,并非上品,极品薄胎瓷看上去有一种很柔和的暖,“微微冒汗”。这种毫不孤冷的视觉效果,完全由利胚师傅所赋予的弧线来体现。

    ④利胚的第一步是磨刀,小葛上到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习磨刀。光这一步就学了两年。利胚用的刀,其实都是用细长的钢条再次淬火,经锻打锉磨而成。师父不会把他用熟了的刀给你,因为你使不惯。每个人的手形不一样,利胚的速度不一样,“咬刀”的 习惯也不一样。老葛跟我解释说,瓷器的造型和弧线千变万化,所以刀刃的弧度必须跟 随器型变化。胚体越修越薄,刀刃越要与泥胚的弧线咬合得天衣无缝,不然,“哧”的一声,你精修了两个钟头的胚体,一秒钟就被修废了。

    ⑤三十年光阴倏忽过去,小葛变成老葛,跟随他的利胚刀,从二三十把,变成一百多把,板刀、条刀、挽刀、底足刀、外形刀、蝴蝶刀,这些刀就像他的兵器一样,每天都要在手中掂量磨砺。老葛在他的工匠生涯中,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磨刀,一磨就是一下午。从他吃完午饭开始磨刀,家人就知道,无事不可扰乱他的心神。这三十年,老葛成长为顶尖的利胚师傅,靠的就是高度的自律:他从不喝酒, 因为酒精容易使手腕震颤;他不看情节粗暴的影视剧,怕自己沉溺分神;他也从不在白天工作,因为利胚时需要绝对的心神宁静。

    ⑥下午把刀磨好,前半夜老葛都在喝茶、读经,看他从西安碑林带回来的碑帖拓片。他并不练习书法,他只是看,捕捉那笔锋的走势,水墨的速度,连笔的弧度。他细细观瞧,直到酷暑天,身上也凉荫荫的没有一滴汗。这样,到了后半夜,他做利胚的心气就养成了——身体微倾,耳朵紧贴在钢条刀具的另一端,靠听走刀的声音判断胎体的厚薄。此时市声已消,灯火渐暗,猫走在瓦楞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刀条擦过泥胎卷起飞扬的细浪,瓷泥特有的涩味钻入鼻孔。老葛已经锻炼出这样的本能——无需盯着泥胎反复观瞧,只要耳听手摸,就能判断胎体的厚薄。听一下刀在泥胎上走的声音,如果是“噗”,说明胎体尚厚;如果是“嘶”,说明开始走薄了,越往后,声音变化越是在毫微之间。

    ⑦午夜,老葛的左手,一直小心翼翼地托举着泥胎,犹如正托举一个脆弱的婴儿。他在这四个小时中不喝水,不看手机,不上厕所,不交谈。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节奏和 旋律里,如此忘我,直到一气呵成。

    ⑧利胚成功的喜悦是怎样的?老葛说,形同十二岁那年的春天,在油菜花田里伸出手去,一只蝴蝶停在他的手背上。他失去了欢呼雀跃的本能,只是感受那痒酥酥的幸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 (1) 小金同学读了此文,想上网具体了解什么是“利胚”,却发现“百度百科”没有“利胚”这个词条。“百度百科”下有一功能,读者可以自己编辑输入相关词条的解释。请结合本文第③段,代小金对“利胚”作解释。(不超过40字)
    2. (2) 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此时市声已消,灯火渐暗,猫走在瓦楞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从描写的角度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3. (3) 这篇文章写技艺精妙的“利胚”师傅,为什么只用“小葛”和“老葛”来称呼?                                  

      小贴士

      小说中人物的称呼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它们或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或寄 寓了作者的态度,或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这些称呼有些是作家们妙手偶得的,有些是他们反复斟酌的,读小说时要用心体会称呼的作用。

    4. (4) 这篇文章中,小东读出了“幸福”,小阳读出了“坚持”,你读出了什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八、作文。(40分)
  • 8. (2023七上·淮安开学考) 阅读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题目:以微笑    ▲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