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9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 1. (2023七上·郑州开学考) 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把办教育跟种庄稼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____;____,____,____,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成为合格的栋梁之才。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①相同的是工作对象都是有生命的,都是自己成长,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

    ②办教育还得给受教育者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

    ③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长的需要就成

    ④不同的是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①④③② D . ③④②①
  • 2. (2023七上·郑州开学考) 下面四种教育思想,与上一题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一致的一项是( )
    A . 有教无类 B . 立志为先 C . 因材施教 D . 琢玉成器
  • 3. (2023七上·郑州开学考) 下面对“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明读书不要专心看一本,既看看这本又看看那本,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 B . 说明读书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书,要博览群书,取百家之长,才能具有多方面的知识。 C . 说明读书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书,不要专心看一本,既看看这本又看看那本,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 D . 说明读书之前要先购买大量的书籍,有所储备,才能有收获。
  • 4. (2023七上·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七岁入私塾,在“人之初,性本善……”的琅琅书声中,我开始观察、认识世界。管仲的治国四纲让我树立了中国人传统而朴素的价值观。丰富的文化滋养了我渴盼求知的心灵,从到;从_到__;从_到__,我沉醉其中,如饥似渴……

    1. (1) 文段中提及的“管仲的治国四纲”指的是( )
      A . 忠、孝、智、勇 B . 孝、悌、廉、谨 C . 仁、义、孝、德 D . 礼、义、廉、耻
    2. (2) 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依次填在文段横线上的正确的一项 ( )
      A . 《诗经》《楚辞》《论语》《孟子》 李杜 苏辛 B . 《孟子》《论语》    《楚辞》《诗经》    李杜 苏辛 C . 《孟子》《论语》《诗经》    《楚辞》 李杜 苏辛 D . 《论语》《孟子》《诗经》《楚辞》 苏辛 李杜
    3. (3) 《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一回中,孙悟空为了借出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可谓费尽心思。第一次借扇,

      他变作①;第二次借扇,他变作 ②;第三次借扇,他请来了③帮忙。

    4. (4) 以下事件不能体现孙悟空机智过人的特点的是( )
      A . 三打白骨精 B . 大战红孩儿 C . 斗金角大王 D . 盗取紫金铃
二、阅读与理解(共29分)
  • 5. (2023七上·郑州开学考) 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中上演了一场天文大戏,“超级蓝色血月”惊艳登场。一时间,“月亮”成为刷屏的热点话题。其实,几千年来人们对月亮的认知早已弥漫成一片皎洁的月光,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情结。

    【品月亮文化】

    “月亮”古诗词填空。

    数千年来,明月成就了无数的诗人,无数的诗人也成就了明月。月见证春秋,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①__”,是李煜的“②?往事知多少”。月是《山居秋暝》里的美景,“③,清泉石上流”;月是《枫桥夜泊》里的愁绪,“④,江枫渔火对愁眠”;月是《月夜忆舍弟》里的思念,“露从今夜白,⑤”;月是《水调歌头》里的哲理,“人有悲欢离合,  ⑥”。

  • 6. (2023七上·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月下戏 

      ②人之曰    

      令月中无物

      ④不    

    2. (2) 从故事中可见徐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依据。
  • 7. (2023七上·郑州开学考) 【自然奥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月亮--地球的妻子 姐妹,还是女儿?

    ①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②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③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千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④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⑤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⑥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 (1) 本文对“月球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作出解释。

      ①“俘获说”(地球的妻子): 

      ②“同源说”(地球的姐妹):

      ③“分裂说”(地球的女儿):

    2. (2) 对最后一段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呼应开头 B . 总结全文 C . 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人类揭开月球起源之谜的信心与决心 D . 运用反问,表达了人类想要弄清月球“身份”的强烈愿望
  • 8. (2023七上·郑州开学考) 【人与自然】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月如邮戳天地远

    ①我是在一个乡下的夜晚偶然间发现那轮孤独的月亮的。深suì悠远的夜空中,月亮犹如美人清冷的眼睛,波澜不惊地打量着恬静的大地和进入梦乡的人们。月亮是一个真正的慈善家,她把一碗水端平,让每一个人不分强弱贫富都享受她的光芒,让每一株草木不分高低美丑都沐浴她的清辉。

    ②我打开窗户,躺在阳台的藤椅上。窗外桑田里的虫吟蛙鸣,无所谓曲调高低平仄,也不在意韵律是否和谐,那是坦率炽热的表白,是酣畅淋漓的生命之歌。此时,这些生灵再也不用戒备白天坚硬的农具,湿润的大地是它们柔软的床,桑田是它们交际的舞台,月亮是映照它们舞姿的铜镜。

    ③月亮作为一种诗意的载体,古往今来,承载了人们许多的相思和牵挂。明月千里寄相思。相思是一个大信封月亮就是一枚醒目得让人热泪盈眶的邮戳。这个相思的信封最容易在夜晚饱满,以月封缄,在思念的潮水中起航,抵达那些期待温情灌溉的心田。

    ④我浮想联 p i ā n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涌出一个问题: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下,月亮一直是存在的,为什么只有在宁静的时候,在乡下的大地上我们才能真切地看见月亮?为什么身居城市的我们很少看见月亮?它是被城市坚硬锋利的楼群校角切碎了,还是被工厂上空枪口一样黑洞洞的烟囱击毙了?

    ⑤我们在城市里行色匆匆,习惯于抱怨自己拥有的物质财富不多,但永远不会抱怨自己拥有的月光太少。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一块需要月光临照的土地,需要在心房里留一个小小角落,供月亮犹如湖蝶一样自由飞翔出入,让心底对光的向往沿着月光引领的滕蔓,开出小小的花朵。

    ⑥月亮高举银杯,让大地在夜晚沉醉。此刻,沐浴着月光的我是幸福的。或许白天为了生活而忙碌的人们,被迫戴上了形形色色的面具,而夜晚让他摒弃了面具,回归了自我。皎洁的月亮停泊在夜空,在天地间辐射出一种恬淡和达观,不关心货币和赞美,她只关心粮食蔬菜和虫吟蛙鸣。她的美丽水远只映照那些心清如水的胸腔。

    1.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③深 suì 悠远

      ④浮想联 piān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

      相思是一个大信封,月亮就是一枚醒目得让人热泪盈眶的邮戳。

    3. (3)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通过描写田野里坦率炽热、酣畅淋漓的虫吟蛙鸣,表现出乡间月夜的宁静祥和与勃勃生机。 B . 对“为什么身居城市的我们很少看见月亮”这一问题,④⑤两段分别从城市环境和城里人的生活态度两个方面给出了答案。 C . 文章第⑤段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人们应该在心田里留一方净土,让月光照进来,让心中对美的向往被月光唤醒。 D . 本文借月抒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月亮的喜爱赞美之情,并通过城乡月夜的对比呼吁人们远离城市、回归乡村。
三、写作(2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