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正好,微风不燥。秋日的校园因携手新学年而显得与他日截然不同。静谧的校园此时已色彩斑斓,zhàn放出咄咄逼人的光彩。在这里,银杏金黄,如xiāng上金边;枫叶锦簇 , 似火一般烂漫;天空蔚蓝,如水晶般澄澈……真是美不shèng收。怀着对未来的企盼 , 同学们背起新书包,精神抖擞 , 笑着跑着,奔向教室。
zhàn放
xiāng上金边
美不shèng收
方法 |
诗句 |
我的收获 |
看标题 |
遥怜故园菊,①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 ,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标题常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
抓意象 |
③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这两句诗中的意象“雁”“月”均表达了⑤之情。 |
明手法 |
⑥ , 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借景抒情,抒发羁旅之思。 |
总结:依据阅读方法,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⑧ , ⑨ ”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我班将于11月8日下午两点在701教室举行“我心中的朋友”主题班会。诚邀您参加,届时请莅临指导,期待您提出拙见。 七年级一班 2022年11月2日 |
《范爱农》 《阿长与<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选择:
理由是: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孔君平疾笃 , 庾司空为会稽,省①之,相问讯甚至② , 为之流涕。庾既下床,孔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③相问!”庾闻回谢之请其话言。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省:探视,问候。②甚至:意思为“很周到”。③儿女子:指妇孺之辈。
文言词汇 | 方法 | 解释词义 |
太丘舍去 | 课内迁移:众皆弃去 | (1) |
孔君平疾笃 | 查字典:①厚重。②坚定,专一。③深,甚。④(病)重。 | (2) |
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助读资料卡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这是魏晋名士十分重视的优良品德。它既指坚持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相应礼节,也指实事求是地对待或处理问题。 |
春风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像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像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的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地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两地的春可都被风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同 | 异 | ||
① | 秋 | 济南的山 | ② |
青岛的海 | 绿,辽远 | ||
春风 | 济南 | 大而猛烈 | |
青岛 | ③ |
①一个像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像是摩登的少女。
②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
背景资料:本文写作于1935年。在此期间,国内革命失败,中国社会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此,作者对国家和社会有了深刻的思考。 |
母亲的海娜花
李兰花
①初夏五月,又到了农家院里花繁叶茂的时候,我想起了母亲的小花园。
②母亲闲暇之余总喜欢在庭院里种些花花草草,有月季、牡丹、大丽花、菊花等,而海娜花更是每年必种的花。海娜花的种类比较多,论花瓣有单瓣、双瓣、多瓣,论颜色有白色、粉色、大红、紫红。这些花草各有各的姿态,用五颜六色装点着庭院的一角,每到盛夏之际,便次第开放,浓浓淡淡,香气袭人,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惹得蜜蜂忙忙碌碌。
③海娜花又名凤仙花,在古诗词中,杨万里在《金凤花》中曾这样赞美海娜花:“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血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唐朝有位郑太太写的诗更明确:“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要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周密的《癸辛杂识续集》中记:“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敷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到退甲,方渐去之……”一棵并不起眼的花草,不经意间浸染了文人墨客雅致的诗文。
④我十多岁的时候,当海娜开出一朵一朵的花,母亲总是高兴地说:“今年的海娜花开得又多又大,比去年要好,等到了星期六,你们摘一些来,在指甲上包海娜吧。”于是,我和姐姐就等待着星期六的到来。
⑤等到星期六吃过晚饭,我就兴冲冲地去摘海娜花。从肥硕的海娜秆上摘下大把的花朵,再拔几株娇小的海娜杆,洗干净放在碗里,放上少许明矾一起捣成泥,母亲说,加上明矾是为了固色。临睡前,母亲小心翼翼地用小勺子挑起花泥涂在我和姐姐的每个手指甲上,再用新鲜的桑树叶把指甲包起来,用细线缠绕捆扎结实。这样,花的汁液会慢慢渗透进指甲里。整个一晚上,我是在海娜花和桑树叶的清香里酣然入睡。待第二天早上解开,白色的指甲就变成了亮晶晶的红指甲,煞是好看,此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个时候,农村女孩子们就用这种方法装饰着她们的美甲,这种方法既简单又耐用,不容易掉色,还不花钱。
⑥结婚以后,由于工作繁忙,我自己没有种海娜花,海娜花盛开的季节,就去母亲那里摘一大把回来,给自己的指甲美容。那时候,母亲在春天里种着这种花,到秋末,又把花的种子收集起来,年复一年地做着这些事。这小小的花,在我心里远比风姿绰约的名花还要充满吸引力,它是我年少时的回忆,是家乡的味道,是母亲的颜色。
⑦岁月流逝,老家的房屋拆了又盖,母亲辛勤经营的花园被房屋所占用,而我,亦没有了用海娜花做美甲的那种浓厚兴趣。日渐苍老的母亲,依然在花盆里栽种着海娜,不为浸染指甲,而是作为观赏花卉。偶尔心血来潮,我也会用海娜花染一次指甲,用海娜花染的指甲,仿佛是盖上的一枚红印章、按下的一个红手印,那是一种对人生无法割舍的留恋和情怀,是一种仪式,这使我感觉到母亲的慈爱时刻萦绕在身边……
⑧母亲的海娜花,是我记忆里永不凋谢的花,它是连接我和故乡的红色纽带,是亲情的召唤,是爱的约定。
(摘自《青海日报》2019年6月28日)
母亲小心翼翼地用小勺子挑起花泥涂在我和姐姐的每个手指甲上,再用新鲜的桑树叶把指甲包起来,用细线缠绕捆扎结实。
母亲的海娜花,是我记忆里永不凋谢的花,它是连接我和故乡的红色纽带,是亲情的召唤,是爱的约定。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