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二十二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11-13 浏览次数:2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
  • 1.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
    A . 提升战略威慑力量 B .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 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D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2. 漫画以精妙的艺术形式再现历史事实。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 洗雪了百年国耻 C . 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 . 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 3. 1962年国务院规定:全国城镇人口应当在一九六一年年末一亿二千多万人的基础上,再减少二千万人,同时要迅速进行清理,大关一批企业,至少应当关掉三分之二,减下来的人员,应当及时动员下乡,凡是适宜个体生产的,都应当退回到个体手工业或者家庭副业。这反映了( )
    A . 国家工业化进程被迫中断 B . 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 国民经济正处于调整阶段 D . 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4. 小云同学带着某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 . 振兴农村,发展乡村经济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D .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中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 )

    ①分田到户,农民得到土地使用权后的高兴心情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

    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6. 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
    A .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C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7.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共“十三大”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中共“十四大”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 中共“十五大”一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 中共“十九大”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8. (2023八下·庄河期末)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  )
    A .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全方位外交的方针
  • 9. 2022年是尼克松历史性访华的50周年。50年前的今天,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抵达中国。周恩来总理在迎接尼克松时对他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访华( )
    A . 促成了朝鲜战争停战 B . 促使中国重返联合国 C . 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确立了中美外交关系
  • 10. (2021·荆州) 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社论中的“结果”是指(  )
    A . 中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1. (2023八下·庄河期末)  2022年8月,美国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引发台海危机。对于台湾问题,我们提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 . 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 . 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 12. (2021八下·南山期末) 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是全国第一座保险试点城市,也是最早为海外加工动画的城市,在这里创办了国内首家通过报刊公开招股的公司……这座城市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 这反映了(    )
    A . 深圳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B . 深圳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 C . 国企改革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D .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 13. 对图中两次会议的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 都指出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B . 都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 . 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 都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14. 如表表格是九年级历史目录,归纳单元主题( )                                 

    单元主题:?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A . 走向近代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 工人运动的兴起 D . 殖民地的反抗
  • 15. 如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它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对“三角贸易”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

    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④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美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6. 《全球通史》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里的“根源”是指(  )
    A . 苏格兰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 . 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 . 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的独断专权 D . 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 17. (2021·黄石) 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政府后,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并于1804年颁布实施,名为《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下列有关《拿破仑法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而彻底废除 B . 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 . 为美国《1787年宪法》提供了蓝本 D . 为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作准备
  •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关于美国革命的评价,是因为它( )
    A . 脱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 . 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C . 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D . 战胜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 19. 历史学习中需要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下加以考察。通过绘制下面的时间轴,我们能了解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 . 英国与西班牙海战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法国大革命
  • 20.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 )
    A . 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B . 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C . 都摆脱了外来殖民统治的束缚 D . 革命后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21. 如表反映的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的某一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判断该事件应是( )                                 

    革命史观——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唯物史观——以英国为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其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全球史观——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生态史观——使人类面临废水、废气、废渣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A . 文艺复兴 B . 工业革命 C . 新航路开辟 D . 马克思主义
  • 22. 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烈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悄悄的变化。这一变化使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变得无足轻重了。这一变化使英国( )
    A . 参与了三角贸易 B . 成为日不落帝国 C . 进入蒸汽时代 D . 议会权力至上
  • 23. 下面是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导致英国180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A . “三角贸易”远程航行的燃料需求 B . 改良蒸汽机广泛使用后对煤炭需求剧增 C . 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D . 英国参加一战的战争资源需求
  • 24.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这句名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 )
    A . 宪章运动的开展 B .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 《共产党宣言》发表 D . 十月革命的胜利
  • 25. (2019·黄冈)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A . 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 . 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 . 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 . 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 2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自由梦】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40年)

    【工业强国梦】 

    材料二:“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民主政治梦】 

    材料三: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和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暂代宪法的过渡状态,这为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社会主义梦】 

    材料四: 

    【民生幸福梦】 

    材料五:1978年的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 

    ——改编自王庭科《邓小平的独立自主思想述论》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 
    2. (2)  为实现“工业化”这个最高利益党和政府制定的建设规划是什么?这个规划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一中“结束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暂代宪法的过渡状态”的文件是什么?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何意义? 
    5. (5)  材料五中的这次“全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指的是什么?
    6. (6)  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27. 世界近代史的一条主要线索是大国崛起,讲述了英、法、美、日、俄五个大国是如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从而迅速崛起的。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社会的曙光(14-17世纪): 

    材料一:《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它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的歌颂。恩格斯称其作者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北师大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材料二: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三:菲律宾马克坦岛纪念碑正反两面的文字(部分) 

                                            

    正面: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

    反面: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是在与马克坦酋长拉普拉普的交战中死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只……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7—18世纪)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 

    材料四: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五: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六: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为“新时代”到来奠定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新时代”“文化”“巨人”的作品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什么? 
    2. (2)  识读历史地图,将历史事件等置于特定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中,是“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如图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这一航行经过。(要求:描述完整的航行经过,包含关键的时间、地点) 
    3. (3)  表中纪念碑正反两面各是怎样评价麦哲伦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为代表的探寻新航路的看法。 
    4. (4)  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5. (5)  材料四法律文件是什么?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6. (6)  材料五文件的颁布有什么意义?材料六出自哪部文件?
    7. (7)  通过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颁布的法律文献,请你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