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 | 荆湖南路 | 荆湖北路 | 江南东路 | ||||||
主户 | 客户 | 客户比率 | 主户 | 客户 | 客户比率 | 主户 | 客户 | 客户比率 | |
宝元元年 | 456431 | 354626 | 0.437 | 350593 | 238709 | 0.405 | 902261 | 171499 | 0.160 |
元丰元年 | 475677 | 395537 | 0.454 | 280000 | 377533 | 0.574 | 926225 | 201086 | 0.178 |
时间 | 事件 |
民国初年 | 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达300个,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也多达35个 |
1915年 | 北京爆发了抵制“二十一条”的外交运动,80万人口的北京城,仅一次大规模的集会,人数就有30万;在天津,连续几次大规模的集会,每次都在10万人以上,而当时天津总人口也不过70万人 |
20世纪20年代 | 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最初几批党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
材料一
省份 | 引种年代 | 省份 | 引种年代 |
广西 河南 江苏 甘肃 云南 福建 浙江 广东 山东 陕西 | 嘉靖十年(一五三一) 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 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 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〇) 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 十六世纪中叶前后 万历元年(一五七三) 万历七年(一五七九) 隆庆、万历之际 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 | 直隶 湖北 山西 江西 辽宁 湖南 四川 台湾 贵州 安徽 | 天启二年(一六二二) 康熙八年(一六六九) 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 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 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 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 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 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 雍正年间 |
表1 明清时期各省引种玉米见于记载的年代
图2 玉米在中国传播的路线
——据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等
材料二
甲:查有包稻一种,闽中为番豆,种植不难,收获亦易,……夏间成熟,取以为米、为面、为酒,无所不可,谷壳喂猪。……某前在楚北曾令民广种,获利甚溥,某于到任之初,即行劝令试种,现已成熟,梗大实密,已有成效,现在饬令各县广行劝谕,劝民种植。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福建福宁知府李拔《请种包谷议》 | 乙:嘉庆六年(1801年)浙江一些地方官府提出“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苞芦、青、番薯诸物,以致流民日聚,棚厂满山相望。山顶沙石乘雨而下淤塞法沟,争端滋起,大为禾稼之害。且户口庞杂,莫可究讦,往往因有山绅士居民贪其租利,容匿不法,至是为严立规条:……禁种苞芦”。 ——摘编自《清史资料》第七辑 |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年 | 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
1910年 | 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
1923年 | 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
1937年 | 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
1938年 | 《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民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
1939年 | 《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
材料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