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飞行回来后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②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③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④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提高,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 人数 | 百分比 |
卡通漫画 | 112 | 56% |
时文杂志 | 32 | 16% |
武侠小说 | 30 | 15% |
文学名著 | 26 | 13% |
A: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B:读好书,。
篇名 | 内容 | 主题 |
《①》 | 叙述了父亲经“名医”再三救治,却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 揭示了庸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 |
《五猖会》 | 叙述了② | 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赓续绵延,代代流传。端午节
①;中秋节,②;重阳节,赏菊花,登高处,寄寓着感恩敬老的传统美德。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见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
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元年③正月日食④ ,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⑥”?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食:同“蚀”,侵蚀。④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⑤诏:皇帝的命令。⑥初:刚刚。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 )⑵俄而雪骤( )⑶未若柳絮因风起( )
⑴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琬 年 七 岁 在 旁 曰 何 不 言 日 食 之 余 如 月 之 初
塞北之春
刘富田
①当北京的樱花在和风中漫天飞舞、姹紫嫣红之时,塞北站立的那几株枯杨仍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②是的,此时主宰塞北大地的是西北狂风。它从上年的穷冬一直肆意到第二年的季春。于是田野中不时有打着卷的狂风叫嚣,农人们捆着的玉米秸刮得满野乱跑,吃草的小羊蜷缩着奔到塄①下,任凭牧羊人狂风骤雨般落下的皮鞭的抽打和歇斯底里的叫喊。
③也正因为如此,在我的情感世界中,我从不喜欢春天,要不蜗居在斗室中翻翻书,要不去球室中打打乒乓球,而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④今年三月下旬的一天,远道而来的一个朋友探望我,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便催我与他一块儿到田野中踏青,我说塞北的春天有什么转头呢,满野的枯黄与萧疏,寻思了半天,离上班时间还有两个钟头,便领他去最近的一处郊野散步。
⑤因为是早上,风清气和,天空晴朗得很,近处林中树梢上的鸟雀不住地啁啾② , 此情此景吸引我和友人不由驻足于林中的小径中。杨树的枝干虽光秃,但它的皮已泛青;种在路旁的一溜杏树竟已吐出花蕾,只是羞怯地没有舒展开;柳树的树梢更是焦急,过早地吐出一抹浅绿色。我不禁想起明代袁宏道《满井游记》中的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诚然,古之人领受到了赏玩的妙趣。
⑥我不觉动了容,欣然品尝于眼前所邂逅的春色,感觉到塞北之春的毅美是迥然不同于帝都樱花之娇美的。
⑦友人已然在一处避风的阳坡处停下,不一会儿便欣喜地叫嚷:“过来,快过来!”他不停地用树枝拨着被北风旋来的树叶、农作物的茎秆,拨开来,干涸的土地上面居然铺上了一层用草尖织就的绿毯,密密麻麻,嫩绿如茵,好一派生机勃勃的世界!
⑧这一抹的黄绿的确比不上南国田野中的苍翠浓郁,但我想,它们也正是因为出身环境的恶劣才多了几分让人敬慕的颜色。
⑨塞北的原野是长不出娇柔、青翠欲滴的植被的,它们一出生,使注定与狂恶的西风、几近干涸的水源争锋,不是狂风枯死了它们,就是它们用顽强执着的毅力蓄养住了狂风,而当它们稍站稳了脚跟,便铺天漫地繁衍开来,为人间织就一幅如梦如幻的胜景,从来不畏惧风雨的肆虐与洗礼。
⑩由此我也不禁想到晋北地区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他们朴实得像这初春的小草一般,从没有和别人争吵自己为整个华夏做过多少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是革命老区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时期他们是宝贵能源的输出者。他们所牺牲的一切,就是换来国家的欣欣向荣。而如今,别的地方富裕了,他们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但他们从来没有叫过屈,就如这塞北高原上密密麻麻、破土而出的小草,从不抱怨,也从不放弃生命的绽绿。
⑪这样想着,我的心中不知何时抛弃了对塞北春天的厌恶,内心反而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之意。
⑫是的,我为塞北之春的毅美而自豪,我更为它的朴实不屈而骄傲!
【注释】①塄(lénɡ):田地边上的坡儿。②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
场景 | 狂风猛烈 | 邂逅春色 | 草密如毯 | 联想人民 |
“我”的心理 | 不喜欢 | ① | ② | ③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氤氲豆角香
王一如
我一直以为,外婆这辈子过得太苦,几乎不曾享受过什么好的东西。
以前,每当我独坐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想到这一点时,抬头总会看见外婆忙碌的身影。她小心地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豆角藤蔓里,佝着背,捯弄着什么,像是在对土地虔诚地祷告。在外婆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人最原始的模样:辛勤、质朴、坚韧、善良,与土地融为了一体。我也看到了土地最温顺的一面:裸露在外的黝黑皮囊,似隐隐泛着油光,亲昵地吻着外婆微微陷进泥土里的布鞋,像个讨喜的孩子。
农作物、土地和老屋,几乎构成了外婆生活的全部。这便更加印证了我对外婆的看法——除了这些土到根里的东西,外婆确实是再无其他了。只是当我看到外婆仰起头露出的比太阳还灿烂的笑脸时,又不由得怀疑起来——外婆好像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宝贵的东西。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外婆对书籍的渴望,一早就被时代和艰难的生活变作泡影。外婆早早地学会下厨做饭、挑水洗衣,操持家务,大一些又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后来便随父母在外打工赚钱,最后嫁人、生子……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外婆一出生,命运便被长辈固定在了一条路上,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那时,外婆嫁给了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待有些余钱,外婆便在屋后开垦了一片地,买了些豆角种子,清明前后种下去。豆角好活,产量又高。几场春雨之后,那些沉睡的豆角种子在潮湿的泥土中被暖阳一晒,便探出了嫩芽。正是这些生命力顽强的豆角,这些油油的绿意,给外婆带来了无尽的勇气和希望,似将她的生活都点亮了。即使在更艰苦的岁月里,有了豆角的陪伴,外婆也不曾退缩。
外婆感慨豆角生命力顽强,我看外婆又何尝不是呢?当外婆笑着跟我讲这些故事时,我忽地从中悟到这样两个词:坚强不屈,苦中作乐。这是一种尽管“天欲雪”,也能笑问“能饮一杯无”的心境。
外婆种豆角的习惯,保持至今。她把豆角当成自己的孩子,还未收获时,便时不时到地里看看。每当这时,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几分欣慰和期待。她有时翻翻几片叶,有时端详几朵花,有时松松脚下的土,有时勾起几片草屑。当她做完这一切时,便喜欢用手把衣角搓来搓去,这时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佝着背,微笑着,“啧啧”地赞叹着:“今年又是个好收成。”风一吹,豆角叶儿沙沙作响,伴着外婆的笑,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一幅画。
成熟的豆角,外婆把它们摘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趁新鲜炖着吃,另一部分晒干,囤起来。温火,三勺油,一勺盐,几味调料,少顷,醉人的香便在厨房里漫开了。小时候耐不住,每每此时,我便跑到外婆身边,扯扯她的衣角,迫不及待地讨一口吃,身旁的母亲“噗”地笑出声,把我拉过来,食指轻点一下我的额头:“这都等不及呀?”
待豆角上桌,外婆永远是吃得最少的一个,她把母亲夹给她的又统统给了我。我夹起一根小咬一口,泛着油花的香便在口腔中弥漫,那是源于土地,源于自然,源于爱的最纯粹质朴的香,回味悠长。仿佛自己此刻正站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肆意、随性、自由。这是我尝过的,最接近故乡的味道。
我抬起头,看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上的豆角花开得正旺,而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暖的夕阳,融为一体。
【注】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也可指气味(多指香气)弥漫。
裸露在外的黝黑皮囊,似隐隐泛着油光,亲昵地吻着外婆微微陷进泥土里的布鞋,像个讨喜的孩子。
题目一:
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点点滴滴,本是平常,却于某一瞬间、某一经历,让你突然感悟到原来这些平常也可贵,值得珍惜。
请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题目二:
父母辛勤的付出,让我们铭记于心;祖辈悉心的关爱,让我们无以为报;朋友真诚的相助,让我们感慨不已;老师精辟的指点,让我们心生感激……我们身边的人的一言一行,总是在不经意间在我们的心海荡起一层层涟漪,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启迪着我们的心灵。
请以“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