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专项复习:物态变...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2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4九上·德化期中)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后,人感到寒冷的可能原因是雪( ).
    A . 升华放热 B . 熔化吸热 C . 液化吸热 D . 凝华放热
  • 2. (2022八上·侯马期末) 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巧妙利用物理知识来保存食物,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给食物降温的是
    A .
    利用水和纱布等自制简易冰箱
    B .
    把鱼虾埋在冰粒中保鲜
    C .
    北方冬天在菜窑里放几桶水
    D .
    利用干冰给肉类食物保鲜
  • 3. (2023八上·朝阳期末) 图是某物质凝固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C . 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 D . 该物质在第8min时处于固态
  • 4.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白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图中的(  )
    A . B . C . D .
  • 5. (2023八上·泗阳期末) 下列物体是晶体的是(  )
    A . 海波 B . 塑料 C . 松香 D . 橡胶
  • 6. 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升华,后液化 B . 先汽化,后液化 C . 先汽化,后凝华 D . 先液化,后汽化
  • 7. (2023·深圳模拟) 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从c点到d点温度不变,是因为没有继续加热 B . 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 .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D . 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能测量沸水的温度
  • 8. (2023八上·龙华期末) 对图中四种情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简易冰箱”中的饭菜不容易变质是因为水蒸发时会放热 B . 图乙中,用纸锅烧水,水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高于纸的着火点 C . 图丙中,是我国钢铁铸造技术,将钢在高温下变成钢水,是熔化过程 D . 图丁中,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底
  • 9. (2023八上·江阴月考)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 . 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 . 将新采摘的辣椒放在阴凉处 C .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 . 用笤帚把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 10. (2022八上·吴川期末)  夏天,自来水管上有时会有一层均匀的水珠,这是因为( )
    A . 水管质量不好,水渗出来了 B . 有人在水管上洒了水 C . 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冷的自来水管液化成水珠 D . 自来水温度高,水分子的运动加快,从水管的微孔中扩散出来
  • 11. (2022八上·定远期中)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B确定其高度时,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B . 给水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一定升高 C . 由图乙知,当地气压可能低于标准大气压 D . 水沸腾后,移走酒精灯水的沸腾立即停止
  • 12. (2022八上·东莞期末) 核酸检测时,医生佩戴的护目镜表面常会出现水雾,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的是( ) 
    A .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B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C . 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 D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 13. 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属于( )
    A . 凝华,放热 B . 凝固,放热 C . 汽化,吸热 D . 液化,吸热
  • 14. (2023八上·期末)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下列关于冬奥会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 工作人员从户外刚进入餐厅时眼镜变模糊了,这是由水蒸气液化导致的 B . 场馆内用到的冰块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 . 滑雪场气温比较低是因为雪在形成时吸收热量 D . 清洗完的运动服,结冰后变干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二、填空题
  • 15. (2024八上·赫山期末)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其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这个过程需要热;书中还记录了古代劳动者煮海水制盐的方法,煮海水制盐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16. (2023八上·南宁月考) 如图所示,在冬季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此处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水分隔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 17. (2023八上·太仓期末) 下表中列出了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有关信息填空: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水银

    1. (1) 铅的凝固点是℃,-200℃的酒精为态;
    2. (2)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偏(选填“高”或“低”)。
  • 18.  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19. (2023八上·苏州月考) 电影《终结者》中有一种常温下像水银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0.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热,液化过程要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激烈的汽化现象。
  • 21. (2023八上·期末) 物理离不开生活,用水煮鸡蛋,用油炸油条,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不同。前不久,我市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为了使雪尽快熔化,有关部门在路面上喷撒食盐,这是为了(选填“升高”或“降低”)积雪的熔点;手上和脸上涂些护肤霜也能防寒,因为护肤霜除了能滋养皮肤外还(选填“加快”或“减慢”)了蒸发。
  • 22.  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吸热所致。
  • 23.  如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微博日大雪时发布的微博。

    1. (1) “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指的是水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2. (2) 为了增加湿度在取暖器附近向地面洒水,采用了的方法加快了水的蒸发。
    3. (3) 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为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这说明积雪的保温性能选填“好”或“不好”
  • 24. (2022八上·项城期末) 如图是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发生(选填“汽化”或“液化”)产生的。需要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完成组网的卫星中有5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相对于地面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25. (2023八上·中山期末) 如图所示,小京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选填“a”或“b”)。从实验可得出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图像(C)可以判断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 26.  在加热固体碘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的原因,生活中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 27. (2023八上·华容期末)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 28. (2020八上·青山期末)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会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科普阅读题
  • 29. (2022八上·陕州期中) 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漫游世界的小水滴

    有了水,万物才能生存。在一定条件下,水变换着自己的形态,从而造就了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自然界中缥缈的云、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雨、冰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液态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被上升的热气流顶起,形成云。云随风飘荡,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变化成水蒸气再变成小冰晶。当冰晶变大到上升的气流无法托起时,它不得不降落。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或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落向地面,或形成雪落向地面。

    “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向云中播撒干冰,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实验是在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成功。

    1. (1) 自然界中的雾、露、霜、雪、冰雹,其中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的是,水是万物生存的必需品,请你说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2. (2) 请你说明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
四、综合题
  • 30. (2022八上·张湾期中) 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 (1) 海波的熔化过程是段,此过程中海波热,温度不变;
    2. (2) 由图像可以看出BC段和EF段的纵坐标是相同的,原因是
  • 31. 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干湿温度计是一种既能测量空气温度,又能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常用测量仪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叫做该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饱和气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数量空气中所能最大限度容纳的水蒸气量)。如图甲所示,仪器上有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地安装在同一刻度板上(图乙为其背面),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湿的棉纱,这一支温度计即为湿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这一支温度计即为干温度计。还有一个可根据干、湿温度计的示数来确定空气相对湿度的转盘式标尺。转盘式标尺由两个同轴的圆盘组成,其中外盘是固定的,上面标有对应湿温度计温度值的0~40刻度线及表示相对湿度值的10~100刻度线;内盘可以绕轴转动,上面标有对应干温度计温度值的0~40刻度线及相对湿度%字样。转动内盘,当内、外盘上的相同温度值对准时,相对湿度的箭头正好指向100,表明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如图丙所示。

    1. (1) 通常情况下,温度计的示数稍低的是(干温度计/湿温度计),两温度计的差异越大表示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越小),如果在使用时发现示数相同说明空气相对湿度为
    2. (2) 中午,小宏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26.0℃,湿温度计示数为22.0℃。到了晚上,小宏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16.0℃,湿温度计示数为12.0℃。关于中午和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午和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同 B . 因为中午和晚上气温不同,所以无法比较中午和晚上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 C . 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D . 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 32. (2023八上·临汾期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在低于﹣10℃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0℃,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的温度在0℃以上时,会使一部分雪熔化成水,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1年2月24日某地区迎来了今年首场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

    1. (1) 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 (2) 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 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 . 云层中气温较低 B . 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 . 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 . 云层下气温较高
    3. (3) 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
    4. (4) 形成“雨夹雪”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