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3-10-25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综合题
  • 1. (2023高二下·奉贤期中) 读“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和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各行星公转方向
    2. (2) 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
    3. (3)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其主要原因是(____ )
      A .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 . 地球有一颗卫星 C .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不稳定 D . 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
    4. (4) 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得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某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层应为(____ )

      ①元古代地层 ②古生代地层 ③大陆沉积地层④海洋沉积地层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5. (5) 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它“黑”的原因是
    6. (6) 图中60°N~70°N区域内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而70°N~80°N区域的相关性是,太阳活动的周期大致为年。
    7. (7) 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影响。
    8. (8)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不需要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____ )
      A . 通信部门 B . 航天部门 C . 冶金工业部门 D . 气候研究部门
    9. (9) 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____ )
      A . 极光现象 B . 磁暴现象 C . 地热资源 D . 水能资源
    10. (10) 人类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有(____ )
      A .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 .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 .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 2. (2023高二下·奉贤期中) 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图P,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层(请填写名称),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
    2. (2) 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层(请填写名称)。
    3. (3) 图2中①表示辐射,④表示辐射。
    4. (4)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____ )
      A . ①减弱 B . ②增强 C . ③增强 D . ④减弱
    5. (5) 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填图2中数字)增强,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6. (6) 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作用弱,气温低。
    7. (7) 图P中1、2、3、4、5气压相等的是表示气压最高的是
    8. (8) 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处,气压较高的是处。
    9. (9) 若图P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城市或郊区)。
    10. (10) 若图P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 3. (2023高二下·奉贤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在日本海附近地区,7月17日,西太平洋第六号台风“烟花”在东海以东洋面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并在登陆后向西推进到河南省中西部一带。7月17日到22日,河南省出现了极端的特大暴雨。其中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一小时内降雨量达201.9mm,全天降雨量达624.1mm,基本相当于河南省全年的降雨总量。据统计,河南省此次暴雨农作物受灾面积4420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其中,郑州市洪涝灾害尤为严重,市区内涝现象强烈,造成极大损失,截止8月2日12时,郑州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

    材料二: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大力推进建设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材料三:下列上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下图为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

    1. (1) 7月17日到22日期间,关于台风“烟花”移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____ )
      A . 风力先变弱后变强 B . 风速先变慢后变快 C . 路径先西南后西北 D . 台风带来狂风暴雨
    2. (2) 国家海洋局分析评估台风“烟花”给当地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宜选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 )
      A . 遥感技术 B . 地理信息系统 C . 雷达系统 D . 全球定位系统
    3. (3) 台风是在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台风能带来天气现象
    4. (4) 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5. (5) 下列我国各组省级行政区中,较易受台风影响的是(____ )
      A . 台湾和广西 B . 福建和江西 C . 浙江和广东 D . 江苏和安徽
    6. (6) 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____ )
      A . 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 B .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C . 进行人工消雨作业,减弱台风的暴雨和风速 D . 台风季节做好沿海居民的迁移工作
    7. (7) 结合材料,说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
    8. (8) 结合材料,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参与此次郑州市洪灾的水循环环节有
    9. (9) 结合此次郑州市区内涝现象,分析海绵城市在改善城市建设中的积极影响。
  • 4. (2023高二下·奉贤期中) 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①:,②:,③:
    2. (2) 图示箭头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 )
      A . 蒸发 B . 水汽输送 C . 地表径流 D . 植物蒸腾
    3. (3)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 )
      A . 蒸发 B . 地表径流 C . 水汽输送 D . 下渗
    4. (4) 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____ )
      A . 蒸发 B . 降水 C . 水汽输送 D . 地表径流
    5. (5)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____ )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②太阳辐射能 ③重力能 ④化学能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6. (6) 下列有关水循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
      A . 使陆地淡水的总量不断增加 B . 调节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平衡 C . 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D .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7. (7) 下列关于水循环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
      A . 使陆地上淡水资源趋于增多 B . 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C . 加大了海陆间的热量收支差异 D .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 5. (2023高二下·奉贤期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注入渤海。(左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右图:摄于甘肃省玛曲)

    1. (1) 结合图1,黄河流域地貌多样,甲处河流受流水的作用强烈,形成的地貌主要为;乙处地貌受流水的作用强烈,形成的地貌主要为
    2. (2) 黄河中游流经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黄土地貌区,在流水的侵蚀下形成等小地形,其地貌的特点是(

      A.多位于山前,呈扇形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形平坦,泥沙沉积     D.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3. (3) 下列地貌,主要由流水向下强烈侵蚀作用形成的是(____ )
      A . 江苏长江边的河漫滩 B . 上海的横沙岛 C . 云南金沙江的虎跳峡 D . 湖北荆江的曲流
    4. (4) 被今人称为“旷世游圣”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广西、云南、贵州的石灰岩地区考察时详细记录了这里的(____ )
      A . 黄土地貌 B . 喀斯特地貌 C . 冰川地貌 D . 风成地貌
    5. (5) 在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里,能见到千姿百态的(____ )

      ①石林②石钟乳③石笋④石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6) 在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多见曲流(图2),简述曲流的成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