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说明...

更新时间:2023-10-26 浏览次数:38 类型:复习试卷
一、语段阅读
  • 1. (2023八上·建湖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答题。

    【材料一】

    2019年,南方电网公司提出数字电网建设的战略部署,将数字电网定义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电力能源网络与新一代信息网络为基础,通过数字技术与能源企业业务、管理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而形成的新型能源生态系统”。该公司将数字电网作为下一阶段电网重点发展的新形态和新目标,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提升电网灵活性、开放性、交互性等,使电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和智能。

    从技术特征来看,数字电网将充分利用小微传感、边缘计算、电力物联网、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构建具备云-边协同、海量数据处理、数据驱动分析、高度智能化决策等能力的电网平台。海量数据与广泛连接是数字电网的最基本特征,这构成了数字空间对物理系统感知和认识的基础;数据驱动是数字电网价值发挥的关键,使其能够不完全依赖电网模型,完成从“数据”到“知识”的提炼和升华;跨域智能是数字电网的高级目标,能够透过数据关系发现电网整体的运行规律,推动电网智能运行。

    (2021年05月31日《中国能源报》)

    【材料二】

    数字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2019年,南方电网研究提出数字电网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托强大的“电力+算力”,实现了对用电负荷、电量数据的精准“预测”,这给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区的清洁能源消纳和消费按下了“快进键”。2020年底,5省区非化石能源装机和电量占比分别达到56%和53%,居世界前列,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均达99.7%,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面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南方电网将加快建设数字电网,加速电网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大5G基站、物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投入;对接国家工业互联网和数字政府,推动能源生态系统利益相关方开放合作、互利共生、协作创新。

    “在能源生产环节,数字技术将支撑电力系统拥有更加敏锐的‘五官’和更加聪明的‘大脑’,大幅提升新能源的‘可观、可测、可控’水平,支持千万台级新能源设备作为主力电源参与电力系统调控过程,这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充分消纳新能源、确保安全运行和清洁低碳奠定关键基础。”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鹏说。

    (2021年06月1日《科技日报》)

    【材料三】

    数字化带来的变革,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电网就是数字中国在能源行业的生动实践。“以前走路巡检4个基塔,要花4个多小时,现在用无人机全程只要15分钟。”南方电网贵州输电运行检修分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时磊说,如今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激光雷达扫描、倾斜摄影及三维建模等技术巡线,只要设置好巡视时间和相应坐标数据,无人机还会自行开启工作,巡视线路并实时拍照传回系统,据测算,效率提升了15倍多。

    数字电网的建设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地区的老百姓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足不出户进行业务咨询、账单查询、故障报修等,办电资料“零提交”、“刷脸”办电已成现实,真正实现了办电“一次都不跑”。据统计,目前国家电网线上办电率超过95%。

    实现“双碳”目标 能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圆满完成这一项任务艰巨的大考,能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光明网2021.05.28)

    1. (1)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电网实现了现代电力能源网络与新一代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 B . 数字电网为高效消纳新能源提供“核心算法”。 C . 数字经济就是数字电网在能源行业的生动实践。 D .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是数字电网及其特征,材料三说明了数字电网建设的重要任用。
    2. (2) 材料三第一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3. (3)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数字电网具有怎样的重要任用。
    4. (4) 数字电网是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与能源结构转型中的“先导者”与“生力军”。如果你是一名记者,围绕“能源”,你会从哪些环节去介绍数字电网?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23八上·黄冈月考)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问题。 

     天空的表情 

     ①《诗经》里说:“蝃蝀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更变。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②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③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④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苏东坡诗“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选自《竺可桢全集》第二卷,有删改。) 

     【注释】①蝃蝀:dì dōng,虹。②公厘:毫米的旧称。 

    1. (1) 依据文章内容,选出下面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早上,妈妈说:“孩子,上学时带上雨伞,昨晚我看见月晕了,可能会下雨。” B . 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 C . 一群游客登上庐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兴地说:“明天也许是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庐山的风景了!” D . 体育中考前两天,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说:“我估计,体育中考那天不会下雨。”
    2. (2) 谈谈“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中“往往”的表达作用。 
  • 3. (2022八上·杭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林海峰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④可悲的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

    ⑩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⑪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摘自《济南时报》有删改)

    1. (1) 细读①-③段,分析生气影响人的身体的过程,在下列方框a、b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情绪紧张导致压力增加,机体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来保证身体所需的供养,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病。 B . 不良情绪积累对人造成的危害,远比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严重得多。 C . 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是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 D . 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都是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
    3. (3) 读了此文,你认为避免不良情绪伤害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生活中,遭遇不良情绪时,你常用什么方法排遣?
  • 4. (2023八上·榆树开学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窗,中国园林的眼睛

    张玉梅

    ①春和景明,绿荫满窗。透过一扇扇花窗,春天有了万般风致。

    ②诗有诗眼,画有醒画,而窗恰是园林空间变换中的点睛之笔。中国园林对窗的设计极为重视,园林至精至微处往往体现在窗的安排上。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但造房建宅,与置立窗轩同是一理,明于此而暗于彼,何其有聪明而不善扩乎”。李渔推窗栏之理为园林建筑之基,而整个园林建筑只是窗栏之“扩”而已。

    ③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将建筑、书法、绘画,其至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集于一体,为精神生活提供了特殊的情境,与中国独有的生活美学一脉相通。而窗是园林的“眼睛”,在满足流通光与风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在园林造景中衍生出以下几种用途:一是借景,二是框景,三是对景,四是漏景……形成别样丰富的趣味。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解释“窗,聪也,于内窥见外为聪明也”。可见,除了功能之用,“窗”更是中国人观看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巧妙外化。

    ④欲露还藏是中国园林的游戏,那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抑是为了放,障是在于开。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处,让游览者的心中掀起波澜。窗是园林优美曲线运动中的节点,由于它的存在,曲中增加了含蓄,曲中更富于变化。中国绘画与中国园林异构同心,异曲同工。古代书画中“窗”的元素随处可见,文人的松窗读易、携琴访友,乃至生活中实景、小像等均会以窗为画面背景。

    ⑤中国古代及近代的花窗,冰梅纹窗棂,花卉人物故事纹窗棂、花鸟纹窗棂等,无不显示了古代工匠的精巧技艺。从花窗的物理结构考察,虽然花窗的制作工艺是对几何原理的应用,但是其中依然能印证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六幂”之美,尽在其中。在规矩中,尽含世间的千变万化。“六幂”是古代花窗制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图案,它以两个顶心相对的等边三角形形成的交叉线为基线,有规律地增减损益,形成变化无穷的样式。常见的万字格、龟背锦、蜂窝式等图案都是六幂图案的衍生。

    ⑥相对于含纳万景而言,中国园林是局促而狭小的,园林建筑及花草布置,假山设立,一窗一亭一桥一廊,都不是纯然的外在设置,它为人心而设。在园林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宇宙观,看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旨趣。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中国园林除了实用和审美之外,强调的是安顿人心,伸展性灵。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尽收眼底,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⑦园林是一个鲜活的系统,窗前的风景因时而变,因地而变,时光流转中,窗也成就了每个人的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中藏有世界的观。

    (选文有改动)

    1. (1) 请说说选文第②段中哪句话最能总括“窗”的整体特征。
    2. (2) 选文第③段中,没有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____
      A . 打比方 B . 作诠释 C . 作比较 D . 引用
    3. (3)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第②段“园林至精至微处往往体现在窗的安排上”,句中加点词语“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 . 第⑤段中介绍的“六幂”之美是古代花窗图案中的最高境界,中国园林的窗就大多体现了这种风格。 C . 第⑦段引用诗句,一方面为本文语言增添了生动、形象的色彩;同时使文章更有韵味和哲思,带给读者审美的愉悦,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也接上句,进一步印证、突出了“窗成就了每个人的风景”的特点。 D . 第⑧段“窗中藏有世界的观”,句中加点词语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5. (2022八上·长沙期中)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材料一】

    来了!中国空间站

    ①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11时许,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天和核心舱是个啥

    ②天和核心舱是中国发射的首个空间站舱段。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3个舱段,整体呈T字构型。其中,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 22.5吨,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它还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

    ③为了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更加舒适,天和核心舱在设计上较过去有了很大突破,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未来加上两个实验舱后,整体能够达到110立方米。

    空间站∶“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④空间站的开建,标志着未来中国在近地轨道拥有"太空家园"将不再是梦。除天和核心实验舱以外,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均作为支持大规模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荷支持舱段。

    ⑤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算是"豪宅"了。

    ⑥据悉,空间站上将部署10余个先进科学实验柜、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提供空间科学实验条件,解决大规模空间应用问题。

    “太空家田”谁来住

    ⑦未来"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空间站将由谁来入住?在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安排4次载人飞行任务,每次飞行乘组是3名航天员,他们将执行空间站技术验证、建造以及科学实验的任务,乘组的驻留时间根据任务安排,长期在轨将达到3至6个月。

    ⑧空间站不仅活动空间大,而且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也得到了更好保障。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久地在轨停留,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会通过冷凝水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电解制氢时产生的氧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将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气,这也能够降低氧气的补给需求。

    后续任务如何建

    ⑨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期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3型火火箭将各司其职,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搭建起“天地运输走廊”。

    ⑩中国已经和联合国外空司推进落实了第一批技术试验项目,也与多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空间科学或者航天科技方面的研究机构达成相关合作协议。

    古有千里鲲鹏逍遥游,今看九霄天和展翅飞。伴随着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一飞冲天,天和核心舱即将"入列","完整体"的中国空间站将不再遥远。

    【材料二】

    2022年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上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天宫课堂,汇聚了科技强国的热望。太空授课是中国航天的高光,而航天事业又是中国科技的缩影。航天这项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天宫课堂,吸引的不仅是中小学生,也凝聚了全国人民科技强国的热望。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 天和核心舱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保障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 B . 空间站上部署10余个先进科学实验柜、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提供空间科学实验条件,解决大规模空间应用问题。 C . 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均作为支持大规模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荷支持舱段。 D . 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期间,长征五号B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长征七号火箭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搭建起“天地运输走廊”。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⑤段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既生动又准确地说明了空间站能给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B . 第⑧段中画线句子是利用绿色、再生技术等提高空间站物资循环利用率,减少地面补给,降低成本,有利于空间站长期运营。 C . 第①段画线句子“古有千里鲲鹏道遥游,今看九霄天和展翅飞”,通过古今对照,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空间站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D . 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空间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在近地轨道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完整的“太空家园”。
    3. (3)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航空事业取得了飞跃发展。请结合以上文本内容,谈谈“中国空间站”有什么特点?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授课,对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有何影响?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厄尔尼诺的前兆

    ①2001年入冬后,由于北半球“经向”环流发展,偏北气流加强,使我国12月份的气温明显偏低。今年1月份,大气环流发生了明显转折,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而南方暖空气随之加强,使我国很多地方暖气融融。

    ②大气环流之所以发生阶段性调整.乃至出现异常,是与天体活动、火山、地震、大陆积雪触化、海洋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厄尔尼诺则为其中的一个因素。

    ③厄尔尼诺是指处于赤道区域的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暖的现象。正常情况下,位于南美厄瓜多尔、秘鲁以西的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比位于印尼附近的太平洋西部要高  8-9℃。但在特定条件下,如赤道附近由东向西吹的信风减弱,甚至出现西风,则太平洋西部的暖海水将被吹向东岸,使厄瓜多尔、秘鲁附近的海水持续上升一段时间,这就叫厄尔尼诺.由于海温变化对大气温度影响甚大,如100米厚的海水升温0.1℃所释放的热量足以使其上空5000米厚的大气升温6℃,所以厄尔尼诺所引起的气象异常可波及全球。

    ④从去年秋冬开始,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西风渐渐加强,而东太平洋的东风不断减弱,使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50米以内的水温上升。至今年1月中旬,厄瓜多尔以西部分海面的温度已出现正距平(比多年均略高)。国际上一般将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面积海温比同期平均高出0.5℃,且持续6个月以上,才称为一次厄尔尼诺。但目前已出现厄尔尼诺的某些前兆。

    ⑤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设置在环太平洋沿岸的监测器近日显示,今年1月份这一海城的海水出现了反常升温,说明这一地区海城上空的气流出现了异常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

    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是2至7月,每次强度和时间都不同,有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有时则会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资料记载,发生厄尔尼诺的当年容易干旱,而次年则有洪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1954、1969、1998年等大涝年,都是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

    1. (1) 第①段的段意是:
    2. (2) 为“厄尔尼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厄尔尼诺”是指:

    3. (3) 第③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说明:
    4. (4) 第五段中“而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中“这”指的是:
    5. (5)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是2至7月”中“通常”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 7. (2022八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目。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 (1) 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2. (2) 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形“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 ____ 
      A . 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 . 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 . 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 . 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 (3) 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风格。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4. (4) 请从选文①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 8. (2023八上·成都开学考)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 (1)  根据课文内容,在选文第一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 (2) 理解选文内容,完成(1)~(3)小题。

      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⑵写出能概括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的句子。

      ⑶用原话说说第①段中排比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3. (3)  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句中“艺术”和“技术”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4. (4) 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选文中的“大多”、“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B . “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 C . “高低屈曲”状写出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D . 说明文的语言可平实生动,“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表明选文以平实为主。
  • 9. (2022八上·上海市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ㅤㅤ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ㅤㅤ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ㅤㅤ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ㅤㅤ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ㅤㅤ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jué lún。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ㅤㅤ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ㅤㅤ⑦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ㅤㅤ⑧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ㅤㅤ⑨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中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ㅤㅤ⑩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可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早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 (1) 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巧妙jué lún  

    2. (2) 从①至⑧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____ 
      A . 由本质到现象 B . 由具体到概括 C . 由一般到个别 D . 由结果到原因
    3. (3) 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 (4) 第⑤段中加点词“在当时”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 10. (2023八上·凉山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竹钢究竟是竹还是钢

    ①11月7日,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上,”竹钢”引人瞩目,它走南闯北,大显身手,不仅现身北京冬奥会建筑,还亮相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那么,竹钢究竟是竹还是钢?小小”竹子”为何坚硬如钢?

    ②竹钢既不是生活中人们常见的钢材,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竹和钢的组合体,竹钢是一种新型重组材料。它以竹材为主料、树脂为辅料,两者结合,既有竹材的成分,又有像钢一样的强度,其”比强度”是普通碳素结构钢材的5倍

    ③竹材的直径小、中空壁薄,存在容易虫蛀、腐朽、干裂等缺陷,这制约了工业化利用的发展。但将竹材制备成竹钢后,其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④研究发现,竹钢经过28小时水煮干燥循环后不开裂,在热带自然环境暴露10年老化周期内,厚度变化率维持在2%范围内,其尺寸稳定性优于红木。达到强耐腐等级Ⅰ级,可以抗白蚁侵蚀,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材料没有甲醛释放,达到绿色产品标准要求,保温效果是混凝土的10倍。

    ⑤目前,已经开发了以毛竹、慈竹、白夹竹、寿竹、刚竹,以及淡竹、雷竹、绿竹、红壳竹等22个竹种为原料的竹钢产品。

    ⑥由竹钢制成的产品外观鲜艳,色泽亮丽,深受市场的认可,不仅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比如户外地板栈道铺设、城市景观建筑、室内装修装饰、门窗家具产品等,也可用于高速交通护栏、城市景观交通护栏、风电叶片等多个领城。产品先后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北京世园会、上海园博会等重大工程建设。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竹钢”。
    2. (2) 文章第②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它以竹材为主料、树脂为辅料,两者结合,既有竹材的成分,又有像钢一样的强度,其”比强度”是普通碳素结构钢材的5倍。

    3. (3) 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显著”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4. (4)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说明思路。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南灯塔

    ①海南岛海域辽阔,有众多的港口、暗礁、险滩和岬角。对于船员们来说,灯塔是最直观有效的避险和校正航标,攸关安全乃至生死。在航海活动中,船员可以根据灯塔的方位、高度、射程等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远近,在迷雾、风暴等恶劣环境中也不会迷路。由此,灯塔也被誉为“航船的保护神”。

    目前 , 海南沿海地区分布着30座灯塔和400个大小灯桩、灯浮标等航标。这些大大小小的灯塔和航标,如环嵌宝岛的夜明珠,形成绵长的灯塔链。

         ③矗立在海南省文昌市北端海角的木栏头灯塔,就守卫着一片格外危险的水域。这里扼守着琼州海峡东口,岬角前方有着海水流速号称世界第二的“急水门”,海况极复杂,暗礁密布,到了退潮时,海上甚至会出现一段段“小瀑布”般的激流。历史上这片水域被叫作“鬼门关”,船只常会遇险。灯塔建成后,过路航船不再误入歧途。

        ④2019年3月,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铜鼓咀新灯塔建成,这座形似火箭、位于文昌航天发射基地附近的灯塔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护航“天运”。海上运来的大型火箭会凭借灯塔指引进入基地,同时,灯塔还为火箭发射进行安全警戒,设置专用方位点校准轨道坐标。

        ⑤海南省三沙市目前已拥有灯塔十几座。北礁灯塔和浪花礁灯塔被称为西沙双子塔,如同屹立在南海上的“女神”,守护着西沙的南、北大门。没有灯塔之前,两礁附近水深流急,平时涨潮时礁盘多隐没水下,很难发现,有不少船只在此触礁遇难。灯塔建成后,避免了很多海难。一些在附近打鱼的渔民喜欢把渔船锚泊在灯塔边上的环礁湖里,躲避风暴或休憩。他们说:“有灯塔在,心里更 踏实。”

          ⑥如今,现代导航技术的发展已一日千里,但卫星导航定位仍有微量偏差,而即便是微量偏差,也可能导致船毁人亡,所以,船长、水手仍喜欢看灯塔导航。灯塔是航船的守护神,而守灯人则是灯塔的守护者。灯塔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人塔合一,塔人不分”才能保障其正常运行。守灯人的生活充满了琐碎和寂寞,他们也被称为“海和尚”。日出日落,潮涨潮落,枯燥的工作之外,还穿插着困苦甚至危险。在海南的不少灯塔中,都有着专门的守灯“世家”,世代传承守灯之重任,同时也延续着守灯人所独有的寂寞、孤独、困难甚至是危险,还有忠诚!

        ⑦南海“珠链”——海南灯塔,照亮了航船前行的方向,也见证了海南海岸的美妙与变迁。

    ——《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链接材料一:

        海南还有罕见的女守灯人,如“女承父业”的吴秋芳。她的父亲吴朝芹曾是琼崖纵队的战士,1957年成为守灯人。吴秋芳就诞生在灯塔旁的小茅草屋,因为住得太偏僻,她被村里孩子叫“野姑娘”。父亲去世后,她按照父亲的遗愿,把父亲葬在灯塔之畔,并在19岁就开始了艰苦而危险的守灯生活。

    ——《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链接材料二:

        网友说:当今世界,卫星导航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先进导航技术的帮助下,驾驶舰船扬帆远航就像我们平时利用车载导航驾驶汽车一样轻松自如。灯塔已经没有实用价值,形同虚设,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1. (1) 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字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 (2) 选文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链接材料一可以作为选文中哪一段文字的佐证材料?请选择恰当的一项(   )
      A . 第①段 B . 第③段 C . 第④段 D . 第⑥段
    4. (4) 你是否认同链接材料二中网友的观点?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语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美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木、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 (2) 本文第②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 (3) “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结合全文思考“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至少答三点)
    4. (4) 第②段介绍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5. (5) 第③段“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中的“仅”字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6. (6) 说说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1. (1) 这一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特点?
    2. (2)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 (3)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这句话中的“基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了清韵

    秦自民

        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

        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了。

        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

    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

    ——《百科知识》,有删改

    1. (1) 从本文第③段看,中国古代蝉又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
    2. (2) 选文②③段中,多处列举了一些朝代节点,请简要分析这两段的说明顺序。
    3. (3) 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 (4) 文中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 (1)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蝉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所选文段,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 (2) 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②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3. (3)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4)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怪风揭秘

    邓万祥

        ①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许多怪风。

    ②有一句俗语:“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能转着圈跟着人走。世界上当然是没有鬼的,这种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一旦遇到障碍物,便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在一个地方打转,有时它还挟带着泥沙、纸屑旋转上升。

        ③有一种叫“焚风”的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现的一种风。它的特点是热而干燥。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山、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焚风主要是因为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当受阻气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从而形成焚风。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升高20 ℃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遇特定地形,还会引起局地风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具有飓风力量而且无比寒冷。经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的。布拉风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甚至更高,具有极强的摧毁力与破坏力。很多年前,俄国黑海舰队的四艘舰艇停在海岸边,忽然刮来一阵狂风,卷起千层巨浪,刹那间船被冻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没。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它既大刚又大柔,一边画圈一边大呼大啸大跃进。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太阳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气急剧变热、上升,冷空气从四面八方迅速赶拢来,热空气不断上升,直到到达高空变为冷空气为止。这些热空气冷凝后,立即变为暴雨,四面八方冲来的冷空气夹着狂风暴雨形成了一个大漩涡,从而形成台风。它对人类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海面上台风的破坏力更是惊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和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翻一翻苍茫历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台风曾“叩问”孟加拉湾,飓风上岸潮高约6米,顷刻之间20多万人成鱼鳖,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如果台风在空中产生带有垂直转轴的旋涡,就会形成龙卷风,这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其破坏力远远大于台风。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⑦怪风家族里的一些“微风”也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一个晴朗的夏夜,一座70米高的铁塔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了。当时除了阵阵微风外,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人们不知道铁塔为何而塌。后来,人们才发现当气流贴着物体流动时,会形成一个个小旋涡,这旋涡会产生一种使物体左右摇摆的力,从而危及建筑物。建筑物的设计师们没有注意到这种微风的破坏力,那座铁塔就是被这微风吹倒的。

        ⑧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比如,人们在经常出现焚风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和果树,便可利用焚风所带来的热量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当地也可种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时,作物和水果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

    ——《生命与灾害》,有删改

    1. (1) 通读第④段,请简要概括“布拉风”有哪些特点。
    2. (2)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3. (3) 请阐述第⑤段的行文思路。
    4. (4) 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17.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 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 (1) 第1段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分别是什么?
    2. (2)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①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3. (3)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请结合“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一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②“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 (4) 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