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思想政治10...

更新时间:2023-10-31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3年2月,学堂梁子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位于今天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整个遗址面积约124200平方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是以当地砾石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等。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

    ③出现文字,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一论断说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

    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②生产关系总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④ 生产关系的发展引起生产力的变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3. 下列对原始社会解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解体 B . 个体劳动盛行→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解体 C . 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解体 D . 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解体
  • 4. 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绘的是贵族人家的红漆大门里散发出酒肉的香味,路边就有冻死的骸骨。诗中描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社会现象的根源是( )
    A . 封建土地所有制 B . 君主专制 C . 封建的宗法制度 D . 封建的等级制度
  • 5.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列对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②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经济危机

    ③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6. 莫尔的《乌托邦》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欧文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不同发展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点在于( )

    ①都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②都看到了广大人民的力量

    ③仅从理性和正义等原则出发

    ④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新时代重读《共产党宣言》旨在:(  )

    ①感悟马克思主义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②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多国实践

    ③证实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④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3·山东)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④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高一上·当涂月考)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 .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 .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 .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 .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 10. (2023·浙江)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2高一上·南安月考)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展板上,某同学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如图所示)。图中反映的信息包括(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②共产国际的帮助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2. 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可以选择( )
    A . 虎门销烟历史遗迹一北京故宫一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B . 北伐战争纪念馆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西柏坡一北京天安门 C . 山东曲阜孔子庙一圆明园遗迹一革命圣地延安 D . 虎门销烟历史遗迹一圆明园遗迹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 13.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物质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各有其特点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2高一上·成都期中)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小波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
    A . 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 B . 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入世签字仪式”的电视新闻 C . 近景:炕头上村民老刘听说“建设美丽乡村”后笑得合不拢嘴 D . 特写: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图片
  • 15.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下面对应正确的是(  )

    ① 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6. (2022高三上·尚志期中)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与党的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孕育和传承的红色基因融入辽宁人民的血脉,书写了辉煌与荣光。上述成就的取得在于辽宁(   )

    ①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前进方向

    ③致力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人民具有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和忠诚担当的品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了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角度,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18. 百年党史美术经典,以鲜明的具象性和强烈的艺术张力弘扬中国精神,既描绘带领中国人民开天辟地、改天换地、顶天立地的大党之伟,也洋溢着昂扬向上、奋进不懈、开拓创新的气象之美;既深刻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巨变,也生动描绘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这些经典名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提振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展现出强健的艺术生命力。  

    1. (1) 观赏以上两幅文艺作品,判断它们分别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哪些丰功伟绩。

      这两幅震撼人心之作,如同历史之镜,照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走过的苦难辉煌,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人性之美,让人更深刻地理解党魂、体味民心。

    2. (2)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请在两幅文艺作品中任选一幅,简要说明其所描述内容的伟大意义。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2021年1至4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4533家,同比增长50.2%,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7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6%,较2019年同期增长30.1%……逆势上扬的数据,彰显了中国市场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成效。……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壮丽的气象,激情奋进构成阔步前行中的最强音。

    1.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 (2) “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壮丽的气象。”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