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思想政治第一...

更新时间:2023-12-20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60分)
  • 1. (2023高二上·怀柔期中)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下图直观呈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下列选项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是(   )

    A . 生产力、分配制度 B . 经济体制、上层建筑 C . 生产力、上层建筑 D . 上层建筑、分配制度
  • 2. (2024高一上·丰台期中)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一论断说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

    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关系总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社会形态。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以下情景不可能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是( )
    A . 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 B . 个体劳动开始盛行 C . 氏族成员的地位愈发平等 D . 私有制逐渐形成和发展
  • 4. (2022高一上·惠州月考) 关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A . 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 B . 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 C . 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 .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 5. (2023高一上·潮州月考)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下列对原始社会解体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生产工具改进→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解体 B . 土地私有化→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解体 C . 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解体 D . 生产工具改进→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解体
  • 6.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有一首民谣唱到:“农民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如牛毛;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坐监牢”。这首民谣反映了( )

    ①农奴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②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③奴隶主阶级对奴隶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④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经济危机随之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 . 社会生产的商品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B . 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相对过剩 C . 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利润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的商品绝对过剩 D . 资本家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而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的生产过剩
  • 8.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商品难以实现售卖,危机产生。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经济危机不应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入手寻找原因,应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视角寻找原因——经济危机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   )
    A . 整个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均衡性矛盾 B .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 .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 .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9.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是因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指( )
    A .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B . 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 C .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劳动价值论
  • 10.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 巴黎公社的成立 B .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C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 唯物史观的创立
  • 11.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历经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   )

    ①《共产党宣言》的正式发表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诞生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3高一上·房山期中)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阐述了( )
    A .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B . 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C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D .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 13.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有怎样的重大价值”?知名理论专家、高校青年教师和全国大学生代表走进教室,开展精彩问答,讲述伟人故事,朗诵诗歌致敬伟人,和观众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感知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     )

    ①首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

    ③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④主张阶级调和与阶级斗争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有这样一部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该著作是(   )
    A . 《乌托邦》 B . 《太阳城》 C . 《自然法典》 D . 《共产党宣言》
  • 15.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他明确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争得民族自觉、人民自省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同步富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下列属于这条道路的内容是(   )

    ①城市武装暴动    ②农村包围城市    ③武装夺取政权    ④攻占中心城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23高一上·高台月考)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因为( )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③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辛亥革命后,中国只尝试了总统制一种形式,没有触及其它政体形式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8.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 . 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 B . 武装割据、土地革命、党的建设 C . 一化三改、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19.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 .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20.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哪两个步骤( )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
  • 21. (2024高一下·通州期中) 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人民大众为主体,其革命对象是( )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资本主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2024高一上·丰台期中)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下列属于“一化三改”的是( )                                                                                                                      

    ①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招牌

    ②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2024高一上·长沙月考)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其重大意义在于( )
    A .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B .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C . 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 . 标志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24.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下图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大事简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B . 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过程 C . 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 D .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25.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毛泽东说:“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 无产阶级革命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 社会主义革命
  • 26.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中央按照毛泽东提出的设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 . 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 .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 . 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 .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27.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③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农业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8.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下列对国家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是和人类社会同步产生的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国家的本质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9. (2024高一上·昌平期末)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 )。
    A .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 实行改革开放
  • 30.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 )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②《论联合政府》 
    ③《论十大关系》   ④《论持久战》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主观题(共40分)
  • 31.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

    请判断美洲的火地岛当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并说明理由。

  • 32.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材料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848年2月24日,英国伦敦一家印刷厂运出一批小册子,单本只有23页。从此,共产主义——这个在欧洲横空出世的“幽灵”,开启了它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序幕。72年后,浙江义乌分水塘的一间茅屋中,微弱的烛光下,一位29岁的青年全神贯注,字斟句酌,这样一本小册子正在一字一句地变成方块字。手中的粽子蘸在墨汁中,青年浑然不觉,吃得满口尽墨,还称赞说“甜”。真理的味道,当然甜!这个青年叫陈望道,他正在翻译的小册子是《共产党宣言》。“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这些极富时代语言特色的译文,与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并不完全一致,但是,这些方块字闪耀着《共产党宣言》的光芒,为暗夜中的中国照亮了前路。

    今日的中国,让这光芒更加耀眼。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谈一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重要历史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分析中国先进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 33.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

    材料中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两个“天安门”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各标志着什么?

  • 34.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有何不同。
    2. (2) “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
  • 35. (2023高一上·海淀月考)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通过生产劳动和产品分配满足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