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共同富裕”顾名思义,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富裕”,二是“共同”。“富裕”侧重经济效率,强调“做大蛋糕”,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之上,进入较为发达国家行列。衡量“富裕”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总收入等。“共同”侧重社会公平,强调“分好蛋糕”,要求我国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降到一定水平之下,进入收入差距较为合理国家行列。衡量“公平”的常用指标主要有基尼系数、收入倍差等。
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要避免对共同富裕的误读。常见的误读有三个:一是认为共同富裕任务清单仅剩“共同”任务;二是认为共同富裕是同步富裕;三是认为共同富裕是同等富裕。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以下我们逐一进行讨论。
首先,在任务清单上,既有“共同”任务,也有“富裕”任务。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探索“富裕”的任务完成较好,探索“共同”的任务的完成还有待加强。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探索“富裕”的任务完成较好,但“富裕”仍是未完成的使命。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一方面“共同”固然是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富裕”也不可忽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分好蛋糕”,同时仍要继续“做大蛋糕”。
其次,在进度上,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有先后的富裕。把共同富裕片面理解为同步富裕,不仅不是科学的态度,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在现实中也行不通。总书记指出,我们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时间上会“有先有后”,“不可能齐头并进”。
最后,在程度上,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是有差异的富裕。如果把共同富裕片面理解为同等富裕,则不仅不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而是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
(摘编自郑伟《全面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
材料二:
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推进共同富裕是在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要实现更为高远的战略目标。面对环境和目标两者的新组合,我们需要深入准确研判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现状特征,特别是深刻把握这一事业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形成回应方案提供逻辑起点。
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首先需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在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迫切需要进行转换,即从主要依靠要素密集投入的粗放型方式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集约型方式,促使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实践来看,高增长背景下形成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安排具有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特征,这对新发展动能的形成和扩展带来了明显挑战,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和进程急需加快。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发展的一个表现是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发展成果分享的较大落差,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依然突出。以城乡差距为例,2022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2.45倍,这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更是超过10倍,城乡基本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置的落差也较为突出。这种分配差异不仅仅来源于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等差异,也来源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的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制度因素。除了工资收入,以城市房地产、金融资产等为主要载体的资产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趋于增强,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普遍面临着身份转换和城市融入问题。
新时代我国推进共同富裕,本质上是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基于此,在实践中必须审慎关注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过度强调机会公平,则公平包含着“奖勤罚懒”的激励效应,从而与效率提升相一致,但这很可能导致结果的“贫富悬殊”;如果过度强调结果公平,则公平包含的“平均主义”可能会对效率提升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尽管人们在发展成果获取上的落差相对较小。在实践中,现阶段我国需要将公平包含的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结合起来,警惕出现“公平抑制效率”或者“效率替代公平”这两种情形,在公平和效率两者中进行任何一种“单项选择”都会影响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这意味着我国的共同富裕制度和政策必须凸显组合特征,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体现机会公平,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等体现结果公平。
(摘编自高帆《共同富裕: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
树碑
史鑫
这碑不是石的,而是木的。具体来说,是一棵树,一棵柏树,立在村前的南山上。
故事已经很老了,至少有八十年。故事里的人们,先是褪去了名,后来又褪去了姓,再后来,只剩下了性别。但那棵树,那棵柏树,越长越高,四季葱茏。站在树下,必须仰望,才能看见不断向天空延伸的树梢。
故事的主角.是我大姑。
小伙伴问我:“恁大姑叫啥?”
“她没名。”我回答。
“没名? 俺不信,没名还认定为烈士?”
“真的没名,我大姑牺牲的时候,才六个月,还没来得及起名。”
“那么,她就是无名烈士了?”
“当然不是。她是我大姑,我亲大姑!”我有点儿急眼了。
……
我气呼呼赶回家,跟父亲谈及此事,我问父亲:“我大姑是怎么牺牲的?”父亲并未立刻作答,而是点燃一根烟,吧嗒吧嗒抽了起来,①我把那烟雾缭绕的形态暗暗地比作硝烟弥漫。
“我也是听你爷爷讲的。由于汉奸通风报信,你爷爷所在的连队遭到鬼子追击。你奶奶怀里抱着你大姑,那时,你大姑才六个月,估计是饿了,你大姑哇哇大哭。这还了得,鬼子正追得紧,这一哭,岂不暴露目标了啊!”
“那怎么办?”我追问道。
“战士们都盯着你奶奶和她怀里的孩子,然后,又看看你爷爷,他的眉头蹙成一个疙瘩。说时迟,那时快。只几秒钟的工夫,你爷爷便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让你奶奶瞬间泪如雨下……”
“什么决定? 后来,到底怎样了?”我急得抓耳挠腮。
“唉! 我那可怜的姐姐啊!”父亲的话里带了哭音,“你爷爷的原话是,‘舍小家,保大家’,用你大姑的命,换整个连队的命。否则,整个连队不仅走不脱,而且将会全军覆没!”②说到这里,我看见父亲把烟头掐灭,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喉咙。“你爷爷把你大姑从你奶奶怀里抱过来,对大家说,你们穿过这片密林,朝东走,我往西去,天黑前,咱们在弥河滩会合。说完,他大步流星向南山方向奔去。”
后来,我证实了父亲的说法。南山的东北方向,确实有一大片苹果林,以此为界,穿过苹果林往东,是蜿蜒流淌的弥河以及河两岸密密匝匝的杨树林;苹果林的西面,则是乱石岗,越过乱石岗,就是南山。南山上杂木丛生,尤其是每年霜降前后的红叶,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又像层林尽染的血海,漫山遍野,一望无际的红啊! 很容易令人溢出眼泪来。
我看见,爷爷抱着他的第一个孩子,穿过乱石岗,走进红树林,像走进了火海,走进鲜血染成的红树林。孩子啼哭不止,枪声吆喝声也越来越近了,他不由得加快脚步,登上南山的一处高坡,这才停了下来。他把孩子搁在一块石板上,因为啼哭,孩子小脸通红,任由鼻涕眼泪在脸上滂沱。爷爷摸摸孩子的脸蛋,抹了一把泪,然后,迅速离开。有那么几秒钟,孩子似乎不哭了,可能因为不再颠簸了,又或许因为爷爷摸了一把她的小脸蛋,可是爷爷一走开,她的哭声更大了。鬼子很快就围了上来,定睛一瞧,原来只是个婴儿,这才发觉上当被骗了,穷凶极恶的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挑起地上的婴儿,然后狠狠地朝山石上摔去,随着一声凄厉的哭嚎,婴儿的声音消失在红树林里……
毫无疑问,连队安全转移了,③但天黑前,爷爷并未跟连队会合。入夜之后,爷爷借助皎洁的月光,返回了南山,在那块大石板附近,他看见了被鬼子杀害的孩子,他浑身颤抖,掩面而泣啊。爷爷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他遵循入土为安的古训,把孩子就地掩埋。次日,附近的村民上山砍柴,发现了山石上凝固了的血迹,发现了一棵柏树下新添的一抔黄土。再后来,他们才了解到,我大姑牺牲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从未见过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也过世了。关于他们的故事,大都是从父亲或村里人口中了解到的。对我大姑的事情,他们所知甚少,毕竟那是一个仅在世上存在了六个月的婴儿;但是,她也是我所知道的我们那个地方年龄最小的烈士。
八十年过去了,很多人和事都如过眼烟云,不复存在。但是,我跟父亲当年的那段对话,却牢牢地记了下来,当然,话题仍是关于我大姑的。
“如果我大姑能够活下来,不知道爷爷会给她起个什么名字?”
“你二姑叫金穗,你三姑叫银穗,你大姑……应该叫玉穗吧!”
“玉穗? 这个不好听,不如叫麦穗。”
“小孩子,你懂什么? 一边儿去!”父亲瞪着眼珠子,大声呵斥我。
我想,虽然是假设,但是爷爷给我大姑起什么样的名字,都是有道理的。我大姑牺牲时葬在柏树下,我们四代人居住在南山下的村庄里,长久地守着这片土地,都是有道理的。
正如,红叶的红,是有道理的。
我把那棵柏树当作我大姑的墓碑,逢年过节,我都登上南山看看我大姑,也是有道理的。
④您说,对吗? 大姑。
(有删改)
A、句子①中“烟雾缭绕的形态”被比作“硝烟弥漫”,暗示接下来父亲所讲之事弥漫着战争的气息。
B、句子②中关于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体现了父亲的刻意停顿和特别强调,引出下文父亲讲述爷爷的做法。
C、句子③中爷爷并没有按约定在天黑前和部队会合,是因为大姑被敌人杀害,他悲痛难当,深感愧对亲人,不愿前去会合。
D、句子④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您”,转为面对面的倾诉,没有距离感,表现了“我”对大姑的无限的敬意。
材料一: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材料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注】中行氏:春秋时晋国掌权的六大家族之一。
(节选自《说苑·尊贤》)
材料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说,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口行 A 相反 B 而欲贤 C 者 D 之至 E 不肖者 F 之退 G 也 H 不亦 I 难乎
①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
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十二章)
③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五石之瓠》)
大人诗①
陆九渊②
从来胆大胸膈宽,虎豹亿万虬龙千,
从头收拾一口吞。
有时此辈未妥帖,哮吼大嚼无毫全。
朝饮渤澥水,暮宿昆仑巅。
连山以为琴,长河为之弦。
万古不传音,吾当为君宣。
【注】①大人诗:一作“少时作”,为诗人17岁时作。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教育家,继承了孟子的“大体”思想,将《孟子》列入“四书”;创立“心学”,主张“心即理”“立大志,做大人”等。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巨变为社会背景,①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回忆为主线,②以高适等唐代举世闻名的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歌为载体,③传递的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④截至到7月31日,该影片的票房已破15亿。⑤取得这样的成绩,⑥除了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之外,⑦还得益于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跟着电影背唐诗。
电影中的唐诗无疑是观众欣赏影片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A: , 恐怕不能全面地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意蕴。著名学者王宁说:“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这种观点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启示我们在欣赏这部影片时,B: 。影片中,音乐、舞蹈与唐诗共同诉说着诗人的情怀与命运以及大唐的辉煌与没落。
唐代很多诗人都熟悉乐舞,在吟诗时常会奏乐起舞。这种诗乐舞结合的表演场景在影片中很常见,对刻画人物性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李白拨奏琵琶为舞动的胡姬伴奏并吟诗。这种场景将李白豪放洒脱、豁达不羁的性情刻画得C: 。诗人还会借助乐舞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等。在流传至今的唐诗中,描写乐舞表演的诗句D: 。在影片《长安三万里》选用的四十八首唐诗中,有二十首都包含与乐、舞有关的诗句。例如,高适目睹了汪伦与一群舞者踏歌送别李白的场景,正如李白《赠汪伦》诗中所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我站在旗津岛的海水浴场,看汪洋大海,宽阔无边的波涛,一排又一排地奔袭冲撞而来 , 也像是一座座山峦奔涌到你面前,崩塌溅落成美丽的水珠。极目远眺,恣肆沸腾的海水,没有尽头,没有边际线,真的是白茫茫水天一色。多么壮丽雄奇的大海!看,那海水是任何大江大湖都不能比拟的,它气势雄壮令人惊骇,它碧蓝得深不可测,它美丽魅惑使你晕眩。旗津岛像一把长长的利剑,又像一条长长的门闩,横卧在港湾前,守卫迎送来来往往的船只。从旗津岛看港湾沿岸码头停泊的轮船,一排排列队整齐 , 高举的起重机杆似乎显得遥远渺小,可见港湾是多么开阔水深,又有多少巨轮可以自由轻松驶入驶出。这不,说话间,一艘庞然大物快速驶来。漆黑的船身、大红的轮底,旁若无人地长驱直入,像是急着回家赶路那样轻快。
“你爷爷原来就是在这样的轮船上服务,对工作很尽责。”我对儿子说。
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这使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
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