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

更新时间:2023-12-17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 下列动物中,符合“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的结构特点是( )
    A . 水母 B . 蚯蚓 C . 蝴蝶 D . 乌贼
  • 2. 小明用手抓了一只海蜇后,感觉到手有火灼的痛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海蜇产生了许多芽体 B . 海蜇触手上形成了许多眼点 C . 海蜇的刺细胞分泌了毒液 D . 海蜇内胚层分泌的消化液毒性强
  • 3. 与水螅相比,涡虫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高等之处体现在( )
    A . 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 . 身体呈左右对称 C . 体内有脊柱 D . 分化形成肛门
  • 4. 下列是几位同学在网上搜索到的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其中科学合理的是( )
    A . 大量喷施杀死钉螺的农药 B . 经常食用生的钉螺 C . 不耕种水田作物 D . 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 5. 线形动物中有很多种类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体内,其适应寄生生活的重要特征是( )
    A . 身体分节 B . 消化能力强 C . 生殖器官发达 D . 运动能力强
  • 6. 蛔虫的体表包裹着一层不透水的结构,可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这层保护结构是( )
    A . 鳞片 B . 外套膜 C . 角质层 D . 眼点
  • 7. 水蛭(如下图)在分类学上属于环节动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 .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C . 身体柔软,有壳 D . 生活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
  • 8. “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保持体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
    A . 正常呼吸 B . 繁殖后代 C . 吸收营养 D . 摄取水分
  • 9. 用手指触摸蚯蚓的体表,感觉到有刺手的刚毛。刚毛的主要作用是( )
    A . 形成环带 B . 辅助感光 C . 产生毒素 D . 协助运动
  • 10. 我国中医药博大精深,一些动物或动物的某些部分可入药。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 蛭素---沙蚕 B . 蟾酥---蟾蜍 C . 珍珠粉---乌贼 D . 海螵蛸---鲍鱼
  • 11.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类群是( )
    A . 节肢动物 B . 环节动物 C . 软体动物 D . 爬行动物
  • 12. “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
    A . 蜘蛛 B . 螃蟹 C . 蜻蜓 D . 蜈蚣
  • 13. 下列结构中,与蝗虫的呼吸有关的是( )
    A . 头部的触角 B . 体表的气门 C . 头部的口器 D . 头部的单眼
  • 14. 我国有许多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就是其中之一。“四大家鱼”指的是( )
    A . 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 . 鲤鱼、青鱼、带鱼、鲢鱼 C . 鳙鱼、鲫鱼、带鱼、草鱼 D . 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 15. 下列是小琴观察鲫鱼的实验记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身体呈流线型,左右侧扁 B . 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C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 . 依靠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 16.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鱼类资源,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 全部海域禁止捕捞 B . 设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C . 实行以捕捞为主的渔业生产 D . 取消渔网网眼大小的限制
  • 17. 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 . 花飞蝶舞 B . 画蛇添足 C . 飞鸽传书 D . 如鱼得水
  • 18. 青蛙全体可入药,有利水消肿、解毒止咳的功效,下列哪种环境最有利于青蛙的生活( )
    A . 水域较少、陆地较多的环境 B . 气候干燥、有沙漠化迹象的环境 C . 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区域 D . 有大量生活污水排入的池塘
  • 19. 蜥蜴眼睛的视野范围比青蛙窄,但依然可以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是因为它的身体有( )
    A . 头部 B . 颈部 C . 躯干部 D . 尾部
  • 20. 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乌龟的形态和习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乌龟的体表有甲壳 B . 乙:乌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C . 丙: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 . 丁:乌龟与蝾螈同属于两栖动物
  • 21. 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 水母 B . 海蛇 C . 海龟 D . 海鸥
  • 22. 鸟类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与能量供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 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强 B . 直肠很短,能随时排出粪便 C . 心跳频率快,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强 D . 呼吸作用旺盛,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 23. 鸟的结构特征与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啄木鸟有尖锐的喙,生活在沙漠中 B . 猫头鹰趾端带有利爪,适于吃树里的虫子 C . 丹顶鹤有长腿长喙,适于捕食水中的鱼、虾 D . 野鸭趾间有蹼,喙扁阔,生活在草原上
  • 24. 骨笛(如图)是用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哪种动物的骨骼最适合制作骨笛( )
    A . 小黄鱼 B . 乌龟 C . 鹫鹰 D . 牛蛙
  • 25. 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蜜蜂、蝴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 . 喷洒大量剧毒农药,彻底消灭害虫 C . 蛇、鳄鱼对人类的威胁很大,越少越好 D . 捕杀野生朱鹮可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35分)
  • 26. 下列是三种动物的外形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有
    2. (2) 河蚌体表的硬壳叫贝壳,它是由的分泌物形成的。河蚌在水中用呼吸。
    3. (3) 蜗牛的运动器官是。生活中,观察蜗牛爬过的地方会出现一条由黏液形成的痕迹。
    4. (4) 梭子蟹生活在水中,体表坚硬的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 27. 大鲵和鳄鱼都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活动,它们外形相似,但却属于不同的类群。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全下表: 

    比较项目

    体表特征

    (1)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呼吸器官

    幼体:(2);成体:肺和皮肤

    产卵场所

    (3)

    陆地上

    所属类群

    两栖动物

    (4)

    通过比较,上述两种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是(5)

  • 28. 鸳鸯是稀有种类,在中国文学中一直作为忠贞不渝的象征。目前,野生鸳鸯数量持续或少,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鸳鸯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填“增大”或“减小”)飞行阻力,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其上附着发达的胸肌,有利于扇动两翼飞行。
    2. (2) 鸳鸯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下图甲中能正确表示鸳鸯呼吸系统的是(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3. (3) 搭建人工巢箱可以为鸳鸯提供更多的栖息场所,鸳鸯对巢箱中添加的不同巢材的利用情况不同,结合图乙,如果你参与人工筑巢项目,最好选择作为巢材。
  • 29. 全氟辛烷磺酸(PFOS,一种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于化妆品、洗涤剂等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产品中,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型环境污染物。科研人员研究了PFOS对斑马鱼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斑马鱼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鳃丝和鳃片状态)

    20条

    曝露于____中

    鳃丝完整,鳃片独立

    20条

    曝露于500mL1mg·L-1

    PFOS溶液中

    鳃丝充血,鳃片部分融合

    20条

    曝露于500mL2mg·L-1

    PFOS溶液中

    鰓丝水肿加剧,鳃片大量融合

    1. (1) 斑马鱼的鳃由许多鳃片组成,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鱼鳃的主要作用是
    2. (2) 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斑马鱼应曝露于中。
    3. (3) 每组处理中的斑马鱼数量是20条,而不是1条,目的是
    4. (4)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PFOS对斑马鱼鳃的影响是:
    5. (5) 为减轻PFOS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多选)。
      A . 使用PFOS制品的环保替代品 B . 开展去除水体中PFOS的研究 C . 经常使用含PFOS的化妆品 D . 减少使用含PFOS的洗涤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