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公元8—10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翻译运动波澜壮阔、史无前例,极大地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繁荣。
下表是这次翻译运动的部分情况:
领域 | 翻译家 | 代表作 |
哲学 | 侯奈因 | 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物理学》 |
文学 | 海什雅里 | 依据波斯、埃及、印度和中国等国的故事,整理出《一千零一夜》 |
历史 | 马苏第 | 编年史《中书》 |
数学 | 法萨利 | 将印度的数字及数字体系译成阿拉伯文 |
医学 | 拉齐斯 | 《医学集成》(集当时古希腊、印度和中东的全部医药知识) |
——摘编自丁瑞忠《试论阿拉伯帝国的翻译运动》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筹建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机构从事大规模翻译活动。徐寿1868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主持译书工作,前后译书17部约280万余字,所印书籍涉及经济、军事、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甲午战争之后,翻译活动迎来新的高潮,逐步走向民间。形成了近代晚期断兴的翻译群体。他们都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有海外留学或驻外经历,对两方政治、经济、法律等有深入的了解、例如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标准,确立了翻译作品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他在所译作品中都有序言,介绍翻译本书的目的,同时对书中旨意进行阐述。
——摘编自史日丽《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认识到尽快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重要性。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国际联盟具有两大宗旨:一是关心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二是维护世界和平,但在这方面,国联表现得软弱无力,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设立了核心机构安理会,并赋予全权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其通过决议后联合国便可以对危机实施武力干预而无需经过会员大会的表决。安理会的表决无需全体一致,取得包括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三分之二多数票即可。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等
材料三: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内容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