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永春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地理10月月...

更新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16题,共48分)
  • 1. 地裂缝是在内外力作用下岩土体发生变形,当力的作用超过岩土层内部的结合力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延伸至地表的一种地质现象。下图为山西省大同市恒山北麓一处地裂缝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产生地裂缝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城镇化发展 B . 露天采矿 C . 大量拓荒 D . 超采地下水
    2. (2) 恒山属于( )
      A . 褶皱山 B . 冠状山 C . 断块山 D . 火山锥
  • 2. 沙漠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地貌,多发育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的沙漠上。世界各大主要沙漠地区均有该地貌发育。下图示意沙漠倒置河床典型形成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沙漠倒置河床砾石的主要特点可能是( )
      A . 粒径大,磨圆度差 B . 粒径小,磨圆度差 C . 粒径大,磨圆度好 D . 粒径小,磨圆度好
    2. (2) 沙漠倒置河床形成过程中( )
      A . 砾石沉积阶段降水较少 B . 砂质沉积物被流水侵蚀 C .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D . 河流径流流向发生反转
  • 3.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 . 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 . 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 . 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 . 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 (2)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3)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 . 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 . 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 . 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 . 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 4. (2021·山东月考) 秦直道(下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宽度为20~60米。修筑过程中,工匠将黄土粉碎、焚烧,加入盐碱,并反复碾压夯实路基。明代之后秦直道几近废置,但路面上却少有杂草。2017年11月全线通车的包茂高速,在图示路段与秦直道大致并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秦直道未沿直线修建主要是为了(   )
      A . 避免河谷切割 B . 获得开阔视野 C . 临近粮草产区 D . 降低工程造价
    2. (2) 秦直道路面少有杂草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军民定期维护 B . 土壤紧实缺水 C . 沿线降水稀少 D . 风沙活动频繁
    3. (3) 包茂高速图示段不在秦直道基础上修建,主要是由于秦直道(   )
      A . 沿线地势起伏大 B . 自然灾害多发 C . 沿途聚落数量少 D . 线路长度太长
  • 5. 彩虹是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后经色散和反射而成的一种光学现象。只要空气中有一定数量的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在较暗的背景下便可能观察到彩虹。元旦节北京时间14:00左右,小明在武汉(30°N,114°E)江滩边欣赏喷泉时有幸看到喷泉上形成了彩虹。小明想提前与纽约(49°N,75°W)的朋友约好后,第二天将此彩虹美景立播分享给他。下图示意武汉江滩喷泉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小明当时是站在M处看到的彩虹,彩虹最可能被清晰看到的位置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北京时间中,最适宜小明为他在纽约的朋友直播分享喷泉彩虹的是( )
      A . 6:00 B . 10:00 C . 14:00 D . 18:00
    3. (3) 如果小明7月初故地重游,并希望看到大致相同的彩虹出现在与元旦节大致相同的位置,那么小明观看时间和站立地点应( )
      A . 白天任何时刻都可,地点变换 B . 时间比原时刻推迟,地点不变 C . 保持原时刻不变化,地点不变 D . 时间需提前至早上,地点变换
  • 6. (2022高三上·蚌埠月考) 今年6月,王教授带队到阿拉斯加考察,考察记录中有:巴罗(位置如图),美国最北城镇,当地时间2022年6月21日14:30太阳最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巴罗因纬度高,每年11月18日或19日日落后不再日出,则其每年极夜期约有(   )
      A . 98天 B . 78天 C . 65天 D . 32天
    2. (2) 巴罗6月份使用夏令时(将时钟调早一小时),巴罗夏令时及冬季使用的时间分别是(   )
      A . 西9区区时、西10区区时 B . 西8区区时、西9区区时 C . 西9区区时、西8区区时 D . 西8区区时、西7区区时
    3. (3) 2022年6月21日巴罗(   )
      A . 当地6:00与18:00太阳高度相等 B . 日影朝向正北时,太阳高度大于47° C . 当地1:00与23:00太阳高度相等 D . 太阳位于正北时,太阳高度大于3.5°
二、综合题(3题,共52分)
  • 7.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判断丙地和戊地的地质构造名称。
    2. (2) 分析丁地地貌的形成原因。
    3. (3) 判断甲、乙、丙、丁、戊各地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 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瓦约村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村西南的达德沟坡陡谷深,从沟中冲出的泥石流在沟口处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期在古河道出现湖相黏土与河相砾石的交错沉积。由于河流改道,古河道逐渐干溷,形成现今瓦约村址。下图示意瓦约村河道变迁及甲地湖相与河相交错沉积物剖面。

    1. (1) 有同学根据上述图文资料推测图示区域内河流从北向南流动,从堰塞湖形成与消亡的过程为其提供推测依据。
    2. (2) 分析甲地出现湖相黏土与河相砾石交错沉积的原因。
    3. (3) 图示河段出现自然截弯取直,从地形地质的角度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 9. (2023·烟台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泥石流是由冰雪融水或冰湖溃决冲蚀形成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的堆积体常对河道产生影响。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流域是我国冰川泥石流的多发地区,随着气温升高,该流域冰川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增加。下图示意帕隆藏布江流域某沟谷冰川泥石流堆积体对河道的影响。

    1. (1) 分析气温升高对该流域冰川泥石流发生频率增加的影响。
    2. (2) 与三角洲相比,指出图中冰川泥石流堆积体中沉积物的差异。
    3. (3) 说明图中冰川泥石流堆积体对虚线框内河岸形态变化的影响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