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

更新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
  • 1. (2023七上·义乌月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朱自清笔下卖弄hóu( )咙的鸟儿与老舍眼中zhù xù(   )绿色的水藻,让我们领略到文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怀;刘湛秋笔下使人静mì( )、使人怀想的秋雨纯净着旅人的灵魂;冬雨则更是一位临的王,用全部的力量唤醒这昏沉的大地。阅读,不仅能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更能让我们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1. (1) 请根据拼音填入正确字词。

      ①hóu咙 ②zhù xù③静mì

    2. (2) 请为以下加点字标上正确读音。

  • 2. (2023七上·义乌月考) 古诗文填空。

    中国的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一个抒情传统,怀乡则情溢于景,“⑴,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观海则意溢于海,“水何澹澹,⑵”。情有时直白,“遥怜故园菊,⑶”;有时含蓄,“乡书何处达?⑷”。友情依依,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传情:“⑸”;时移世易,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借落花慨叹:“⑹”乡愁难遣,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望乡关而愁:“⑺”。

  • 3. (2023七上·义乌月考)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久仰”、“劳驾”、“赏光”属于敬辞,“寒舍”、“见谅”、“家父”属于谦辞。 B . “是”“过”“下”“会”“发生”“起来”等都可以做动词。 C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 老舍的《茶馆》、鲁迅的《朝花夕拾》、朱自清的《背影》这三本小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阅读
    1. (1) 《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是本学期推荐阅读的书目,请你分别选一项合适的“推荐语”,向同学推荐这三本书。

      《朝花夕拾》(   ) 《白洋淀纪事》( ) 《湘行散记》(   )

      A.革命历史的诗意书写,战争年代的纯美绝唱。

      B.沅水边上的魂牵梦绕,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

      C.平静叙述透犀利文笔,旧事重提蕴深沉意味。

    2. (2) 根据以下《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任务单,补全表格中相关内容。                                                                                                                                      

      语段节选

      人物及特点

      选自篇目

      篇目推荐理由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①人物:

      ②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文章写了作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对生活的好奇和向往,读来颇有情趣,倍感亲切。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人物:父亲

      特点:重视孩子读书,但对孩子严厉,不顾及孩子心理。

      ③《

  • 5. (2023七上·义乌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那年母亲打月饼

    赵振华

    ①时间总是趁你不留意悄悄溜走,转眼秋天已过去一半,回过头,挥别诗意的白露,向前看,秋分身着盛装,款款来到我们身边。

    ②秋分一来,早晨又多了些许凉意,推开窗,凉风迎面扑来,不禁打了个寒颤,遂增添衣服,漫步秋天小路,饱览秋之美丽。用心赏,这一季的风景别样美;慢慢行,这一季的心情,颇特别;细细品,这一季的思念最深情。然,临近中秋,秋日里的思念莫过于此节了。

    ③小时过中秋,最渴望吃上月饼。那年,父母住在村里。村里还没承揽打月饼的商家,想打月饼只得去县城。母亲为了让我们弟兄四个能吃上月饼的心愿实现,过节前几天早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早上,大地还处于沉睡之中,她就和左邻右舍结伴而行,骑着自行车,驮着打月饼的材料(白面、胡油、白糖、果脯……)向相隔三十里的县城匆匆赶去。为的是排队排在前面,好在夕阳西下之前,月饼出炉,早点回家。而我们四个“馋猫儿”早已站在街门口,望眼欲穿。一见她回,一拥而上,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抢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甜丝丝的月饼让我们大饱口福,香喷喷的月饼让我们口齿留香,感觉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而累了一天的母亲,看到自己孩子如愿以偿,满身疲惫早已抛之九霄云外……

    ④小时年幼无知,只享受着吃月饼,对母亲的辛劳似懂非懂,如今忆起,世上最爱你的人,最牵挂你的人,最关心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⑤年复一年,中秋年年如此。

    ⑥光阴荏苒,我到太原上大学了。每逢中秋之时,母亲便把提前做好的月饼打包好,让父亲千里迢迢给我送到学校。吃着香喷喷的月饼,望着眼前的爹,想着远方的娘,不禁泪眼婆娑。这哪里是月饼?分明是父母爱女之心,它比山高、比海深、比天阔……

    ⑦每当此时,我便把父亲安排在男生宿舍,因有几个老乡,沟通起来并不陌生。父亲乐观豁达,善于言辞,心地善良,男同学也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他。

    ⑧父亲每送月饼,只住一晚,此时的我,成熟懂事。每次别离,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总会热泪盈眶,而父亲也是回首相望,甚是不舍。

    ⑨每次父亲走后,心中挂念不已,便写信问之。父亲总是信中叮嘱:“吃好,喝好,钱不够了,爹给你寄,不必惦念家里。”虽是父女,也如知己。信中无话不谈,每次信到手中,如见其人,伴我前行;如闻其语,激我向上。就这样,父亲的来信伴我度过了在外学习生涯。

    ⑩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亲虽为国家工作人员,但我血液里流淌的仍是农村人拥有的淳朴善良,有傲骨无傲气。当年毕业回老家找对象时,介绍者多也,有世家子弟,有官员子弟,但父母一直遵循门当户对,不敢高攀,唯恐我到了对方家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经过千挑万选,决定找一同行——平凡的人民教师。按当地风俗,结婚首年中秋节,婆家要给妈家丰厚的礼物。我们既不和城里人攀比,也不比村里人寒酸,我们仅选择适合自己回报父母的方式,除了给父亲一些钱外,月饼是必不可少的。

    ⑪父亲爱吃甜食,他吃月饼时,总喜欢倒上一杯开水,把月饼分开两半,边吃边喝水,等月饼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总能协调一致。看着父亲惬意的样子,我的内心也无限温暖!

    ⑫时至今日,每到他的“节日”,我们祭拜他时,所带供品,必有月饼。

    ⑬自父亲走后,每逢中秋,仰望圆月,我总会遐想万千:广寒宫里嫦娥怀抱玉兔俯视人间,嫦娥定是思念后弈。天上亦是,人间何尝不是?我的父亲,今夜谁来陪?

    ⑭时光有去无回。如今,月饼还是圆的,但盒不再简素,馅不再纯粹,咬一口,都是花花世界的味道。如今,吃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平时只要想吃,各种各样的月饼随时随处便可买上。但儿时的那种快乐再也无法找到,儿时的那种遐想再也无法产生,儿时吃的那种月饼味道再也无法尝到……

    1.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对父母的情感

      小时候

      望眼欲穿

      上大学

      父亲千里送月饼

      结婚后

      无限温暖

      现如今

      我给父亲祭月饼

    2. (2) 第③段划线句子语言生动形象,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进行赏析。

      一见她回,一拥而上,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抢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3. (3) 选文中第②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4. (4) 小语和小文对文章结尾段划线句子进行了朗读设计,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

      小语:我们先确定朗读这个句子最合适的语气语调吧。

      小文:好的。我认为应该是(A慷慨激昂 B.轻快愉悦 C.舒缓伤感)

      小语:朗读时还要关注句子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小文:是的。这句话中三处“再也无法”应该重读,因这样能够表现出

    5. (5) 选文第⑥段写:“想着远方的娘,不禁泪眼婆娑。”结合全文,想象此时“远方的娘”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远方的娘设计一段内心独白。(40字左右)(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

      远方的娘心想:

  • 6. (2023七上·义乌月考) 古诗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④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师:学习。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下车②孤往者为邺令

    2. (2)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3处)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4. (4) 根据情景,补充完整对话。

      甲:我有一个疑惑,“家君”是称呼自己父亲的,就像甲文中那样。乙文出现“贤家君”“卿家君”来称呼对方父亲,是不是有问题?

      乙:应该没问题,我推测原因:

    5. (5) 《世说新语》通过对人物言谈举止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独特性格。请结合甲乙两文,对元方这个人物进行点评。
三、写作
  • 7. (2023七上·义乌月考) 也许,你还陶醉于童年的趣事之中;也许,你还陶醉于运动场上奋力的一搏;也许,你还陶醉于父母在你失意时送来的温暖;也许,你还陶醉于一处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

    请以“有一份陶醉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认真选材,有真情实感;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5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