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强...

更新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阅读1750年和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整理),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                                                                                                                                                                                   

     

    1750年

    1830年

    中国

    32.8%

    29.8%

    英国

    1.9%

    9.5%

    美国

    0.1%

    2.4%

    日本

    3.8%

    2.8%

    A . 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 B .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 . 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的影响尚未体现 D . 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
  • 2. 晚清时期,“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嘉庆道光时期,“外洋”一词多指“中国近海”;同治、光绪时期,“外洋”一词则更多地代指“欧美等外国”。这一变化表明( )
    A . 西学东渐带来了近代词汇变化 B . 洋务运动丰富了地理知识 C . 民族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 D . 政权更迭影响了政治立场
  • 3. 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据此可知,两者( )
    A . 都积极投身于学习西方的实践 B . 都是对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回应 C . 都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D . 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 4. 历史学家蒋廷黻曾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 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 . 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C . 英国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D .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
  • 5. 魏源指出,当时儒学“‘上不足制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没有用处”;“‘毕生治经,无一言益己,无一事可验诸治者,’也无作用”。他旨在强调( )
    A . 学用结合以解决现实问题 B . 朝政改革和观念更新 C . 亟待传承和完善当时儒学 D . 发展科技和师夷长技
  • 6. 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侵略宰割,不少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对大片国土的沦丧麻木不仁,却对列强与“大清国皇帝”平起平坐却痛心疾首。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
    A . 未认清民族危亡的现实 B . 固守传统治学追求 C . 传统的天下观根深蒂固 D . 坚定维护专制统治
  • 7. (2023·辽宁模拟)  1843年,《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期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地势,议定界址……凡系水手及船上人等,候管事官与地方官先行立定禁约之后,方准上岸。这表明当时(   )
    A . 中国乡绅自治阻止了列强侵略 B . 英国尚未取得在中国的治外法权 C . 清政府对国家主权沦丧的无知 D . 英国人在华的活动范围有所限制
  • 8. 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
    A . 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 B . 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 C . 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 D . 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
  • 9. (2023高一下·高坪月考) 1840年8月递交到英国国会两院的请愿书表明:1839年9月至1840年5月之间,伦敦东印度协会,伦敦、格拉斯哥、里兹、利物浦、不来本及不列斯脱各地的商会都一致敦促政府对中国“作出强硬而有力的行动”。这一材料的史料价值在于(   )
    A . 证明英国政府极力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B . 为揭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提供史实佐证 C . 表明民间力量在推动战争方面作用突出 D . 说明商业资产阶级为推动战争制造舆论
  • 10. 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才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 )
    A . 惊醒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B . 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 C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D .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11. 《海国图志》的前五十卷是在1842年完成的,主要以介绍洋枪洋炮为主;至1852年,其扩充为百卷本,在百卷本中,书中内容扩展到了对火轮船、地雷、望远镜等器械的制造和使用方法的介绍,并附入了更多插图。这说明《海国图志》( )
    A . 主张中体西用 B . 注重知识创新 C . 蕴含师夷长技 D . 饱含家国情怀
  • 12. 《南京条约》签订后,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
    A . 积极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 B . 主动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 C . 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 D . 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 13. 1834年,英国派律劳卑为驻华商务第一总监督。负责通商事务的两广总督卢坤,未究诘其来华目的,却震怒于以“平行款式”递交文件。1838年,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投递文书,封面上无“禀”字样,两广总督邓廷桢即“原封掷还”。这揭示出清政府( )
    A . 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 . 推行盲目排外政策 C . 注重对外交往细节 D . 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 14. (2023·兰州模拟) 魏源《海国图志》称西方为“夷”;徐继畬《瀛寰志略》正式出版时,将其前稿《瀛寰考略》之“夷”字尽数改为“泰西”;1858年《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不得称西方为“夷”。这一变化表明(   )
    A . 半殖民地程度日益加深 B . 传统华夷观受到冲击 C . 天朝上国观念彻底瓦解 D . 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 15. 1825年,魏源编撰的《皇朝经世文编》以吏政、户政、礼政等八纲为主要内容,常为当时施政之依据,风行海内。1841年,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印行数量不大。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 . 社会主流观念滞后于时代潮流 B . 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C . 经世思想成为挽救危机的法宝 D . 程朱理学逐步完善
  • 16. 有学者在评价近代不平等条约时指出:“建立在这种不平等基础上的贸易,只能是以牺牲中国经济利益为前提的畸形发展的殖民地贸易。”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条约内容是( )
    A . “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 .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C . “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D . “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

    材料二:外国舆论已经认为不能从太平军的胜利中捞到什么油水。英、法、美三强企图通过修改条约来增进他们在中国的利益。结果三国公使于1854年5月到11月之间纷纷在福州、上海,最后在天津,从多方面提出申诉或建议,却遭到北京朝廷的拒绝。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能够与清朝直接签订《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的原因。
    2.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清廷拒绝修约”提出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道光时期是中国经济史的一个转折点。对道光时期中国经济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是认识19世纪中国危机的一个起点。

    何为“道光萧条”

    中国在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因为此衰退始于道光时期,学者吴承明称之为“道光萧条”

    “道光萧条”与19世纪中国经济衰退

    美国学者麦迪森研究发现,在1820年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一直在下降。而1820年代正是道光朝前期

    “道光萧条”在江南

    “道光萧条”清楚地表现在江南:首先,田价大幅下落;其次,农业产量降低而成本居高不下。....它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引发太平天国运动

    “癸未大水”

    导致“道光萧条”原因很复杂,其中之一是19世纪初期的气候剧变

    ——摘编自李伯重《“道光萧条”与“癸未大水”—经济衰退、气候剧变及19世纪的危机在松江》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道光萧条”现象(部分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