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品种 | 1957年的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增加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210% |
电 | 193.4亿千瓦时 | 166% | 320%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 |
材料二 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一 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阐述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等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乃至发展友好关系是可能的;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可行的。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材料二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所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会议重视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合作,提出了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的建议。可以说亚非会议第一次提出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
——据新华网资料综合报道
材料一 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新中国部分五年 规划(计划) | 重大事件及成就 |
“一五”计划(1953—1957) | 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二五”计划 (1958—1962) | 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国民经济增长最低-31%,最高32.2%,平均0.65%。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六五”计划 (1981—1985) |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出口额在世界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1984年的第10位。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
“八五”计划 (1991—1995) |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速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199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 由此进入“五年规划”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6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2008年8月举办北京奥运会 |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5 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累计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思想 |
——根据共产党网《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整理
综合以上材料,从经济或政治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提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