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一...

更新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秦邮律》内容广及文书、驿制、邮驿等法令,明确规定文书传递时限、登记手续、入驿条件、生活待遇、邮驿机构的管理和奖惩办法等。该法令的制定主要是为了( )
    A . 完善秦朝法律制度的需要 B . 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C . 建立完备的邮政通信网络 D . 保证国家政令的顺畅通达
  • 2.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 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 3. 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
    A . 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 B . 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 C . 不利于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 D . 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
  • 4. (2024高二上·增城期中)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这表明朝廷(   )
    A . 推崇儒家治国理念 B . 强化权力的制衡 C . 对改革未形成共识 D . 重视前朝的经验
  • 5. 总的来看,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一级政区,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造成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 . 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原则 C . 中央王朝为防止地方割据 D . 民族融合不断发展的需要
  • 6. 1903年,《湖北学生界》杂志刊登《痛黑暗世界》,指出“十九世纪之腥风血雨”,已“自大西洋移至太平洋,而演地球上空前绝后之悲惨剧”,中国人应当“奋身跳入二十世纪之新舞台,掷头颅,洒鲜血,以求子孙之立足地者也”。这反映出( )
    A . 反对君主专制成为时代呼声 B . 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C . 湖北学生引领救亡图存浪潮 D . 揖美追欧思潮的反思与退却
  • 7.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 )
    A . 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 . 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 . 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 . 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 8. 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军阀集团操纵着中央政权,地方上的州县多为兵政兼行政,也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他们当然不可能去推进资产阶级的政党统治。这说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 B . 人民群众的共和观念较为薄弱 C . 政党之间的斗争多于联合 D . 缺乏开展政党政治的阶级基础
  • 9.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训政纲领》规定:中华民国于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于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权利,应训练国民逐渐推行,以立宪政之基础。这意味着( )
    A . 主权在民思想得以体现 B . 民众的基本权利被剥夺 C . 三民主义学说得到贯彻 D .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
  • 10.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贸易公司,每年组织30万驮以上的食盐运销,把大量皮毛、药材等外销,换回生活必需品,把重要的物资如食盐、生油、粮食、棉花等严格掌控起来,高价输出,低价输入。这些措施
    A . 有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B . 迟滞了日本军队侵略进程 C . 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 . 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1. 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公告:“饲养员已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今后各方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公马改革”的实施( )
    A . 增强了边区的军事实力 B . 助力于边区经济的繁荣 C . 缓解边区政府财政压力 D . 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 )
    A . 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B . 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 . 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
  • 13. 1988年11月,我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采取财政、信贷的双紧措施,规定商品最高限价,大幅提高存款利率等手段,降低了80年代末期过热的经济,遏制了通货膨胀。这说明( )
    A . 计划经济体制保持旺盛活力 B . 改革重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 . 深化改革需要政府宏观调控 D . 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 14. 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凯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些变化( )
    A . 说明罗马建筑风格渐趋奢华 B . 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 C . 体现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 D . 利于推动罗马政治体制转变
  • 15. 1880年7月14日,法国庆祝第一个国庆日:到处栽种自由树;各种共和雕像在城市、农村出现;共和政府在各地燃放烟花并在各大城市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国庆日成为一个全民性的大节日。这反映了法国( )
    A . 民主共和制建立充满曲折 B . 共和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 民众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D . 营造文化氛围以巩固共和制
  • 16.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特点是(    )

    ①法律至上  ②议会主权  ③分权制衡   ④代议制民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7.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 (3)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 18. 无论是变法改革还是社会变革,只要符合历史潮流的,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其他国家尚在片面改革之际,商鞅在秦国统治者的支持下,则实行全面的翻新。其执行步骤包括贵族被废为平民,官吏按能力任职,井田制度一体取消,土地得以自由买卖,土地税按亩征收,士兵按征兵的程序入伍。国家又提倡农桑而贬斥其他各业,求全国普遍的丰衣足食。从史书里看来,秦始皇即位之前约一百年,以上的政策都已付诸实施。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20世纪初年《浙江潮》杂志发表文章说:“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权派”,就是这样一个否定一个而且像浪圈一样一圈比一圈大地彼此联系着。……自此以后,才是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的工农大众革命,然而仍不能没有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编自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商鞅变法的政治和经济措施。并从当时的“历史潮流”的角度,阐述商鞅变法的历史进步性。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及其演变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性质及其运作方式,并分析这一时期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
  • 19. 住房制度如一面镜子,能折射各个历史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民生建设的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1 年以后,由于民国成立,广州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工商业发展较快。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开始拆除城墙,拓展马路,随之海外华侨投资增多,房地产业也逐步得到发展。1928 年,成立筹建广州市模范住宅区委员会,由市政厅划定各区地段,由市民出资兴建住宅,有的由市政当局筹建后,出售或出租。1929 年,陈济棠主粤以后,对华侨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不少海外华侨来广州投资房地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平民和劳工的居住问题。

    ——摘编自赵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史回溯》

    材料二:1979 年10 月 15 日,中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广州“东湖新村”获得政府批准并开始动工;1980年1月8日,中国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成立;1985年4月,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向南油集团 85 户“人才房”发放中国第一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987年12月1日,轰动全国的第一宗土地公开拍卖会在深圳会堂响起“惊天一锤”;2016年7月24 日,住建部等九部委要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广州、深圳、南京等 11 个城市陆续开展住房租赁试点。

    ——摘编自陈杰 郭晓欣《中国城镇住房制度 70年变迁:回顾与展望》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从哪些角度分析影响广州房地产发展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 1978年后广东房地产改革的趋势并分析其意义。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雅典的公民政治在政治文化方面主要体现为公共性的价值。公共性是指权力运行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在古雅典,由于城邦是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载体,所以公共性以公民亲身参与城邦政治的形式呈现出来。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既是公民们所应具备的美德,也是获得公民身份的前提条件,它使公民得以接受城邦的权威,形成了公民对城邦共同体的政治认同。从个人与城邦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即表现为个人从属于城邦,个人利益服从于城邦利益,个人自由应当屈从于城邦整体之下。……现代自由主义民主的弊病表现在民众日益增长的政治冷漠,雅典民主中的“积极公民”原则与制度对现代民主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古代的公民政治实践与价值在当代民主理论中复兴起来。

    ——摘编自胡琦《古代雅典民主中的公民政治:源流与内涵》

    材料二: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国家制度的民主,但有丰富的民主思想的论述,有些政治制度也体现了民主思想。尧舜禹时代“天下为公”的禅让制强调“选贤与能”,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并实践了民主选拔人才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公元841年的国人暴动缘于周厉王压制舆论,体现了民众坚持捍卫言论自由的立场;孔子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郑子产的“不毁乡校(郑人讨论国事的地方)”则是保障舆论自由的民主作风的体现。民主的核心内容是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的各部门之间相互制衡、决策的程序化也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但是,由于高度集权的封建皇帝专制统治及小农经济的分散落后,我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没有国家制度上的民主制度,历史发展长期停留在王朝更迭的循环中。

    ——摘编自李均宏《中国古代民主思想探索》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公民政治的文化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2)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与雅典民主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主思想未能发展成民主制度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