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2023)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这反映出邓小平主张(   )
    A . 从不同的角度解释马克思主义 B . 与时俱进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C . 在民主革命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 D . 解放思想使中国摆脱右倾思想的束缚
  • 2. 下图是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1988年1月签发)有了这张“台胞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台胞证”问世的直接因素是(   )

    A .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 台湾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C . 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D . 两岸“三通”的最终实现
  • 3. 2011年,中国邮政为纪念新华社建社八十周年发行了一组特种邮票。这组邮票内容为不同历史时期新华社旧址所在地,邮票内容(   )

    A . 见证了现代中国的成就 B . 再现了民主革命真实场景 C . 展现了新华社责任担当 D . 实证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 4. 1994年初,已90高龄的邓小平第七次到上海过春节,在乘车经过浦东大桥等现代化建筑时,他欣然吟出两句话,正好是一副对联: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不能作为这副对联佐证材料的是(   )
    A . 上海浦东开放 B .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 摆脱姓“资”、姓“社”的束缚,阔步前进
  • 5.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打破了(   )
    A . 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B . 对计划经济崇拜 C . 对高速度增长的崇拜 D . 对公有制的崇拜
  • 6. 1989年到1991年,中国GDP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而在1992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2.8%。此后,中国一直保持“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国家”这一称号。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 B . 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C . 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 D .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
  • 7. 下图是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年鉴编制的1978--2020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走势图。该图可用于说明中国(   )

    A . 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 B . 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C . 已经完全突破西方“卡脖子”技术 D . 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
  • 8. 1995年,大陆方面指出“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这表明,“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 .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B . 赢得国际社会认可 C . 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D . 坚持和平统一方针
  • 9. 如图是中共十五大召开时会场的新闻图片,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

    A .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 . 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 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 .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10. 习近平主席曾在一次演讲中,深刻阐释世界大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今世界,人类面临共同的严峻挑战

    ②全球性问题,关系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制约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③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命运与共

    ④构建命运共同体只是为了我国人民的利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11.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主要指(   )

    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④外交全方位布局并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是(   )
    A . 江泽民“三个代表” B .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指

    A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B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开放 C .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
  • 14.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邓小平理论 B . 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 .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一国两制” D .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 15.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基本变化”不包括(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 .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 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16. 下列言论的共同诉求是(   )

    A . 关注人民生活 B . 完成民主革命 C . 实现民族独立 D . 消灭封建势力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险阻迭起,前路漫漫?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看法,立论各不相同。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延误主要是由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 (1) 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从四个角度,对材料一的“内因论”进行简要阐释。
    2. (2) 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的含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思想理论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理论成果?
  • 18. 从古至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真正受到了关注,共同富裕被毛泽东视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但他的方法不都是对头,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邓小平语)……如果寄希望通过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其结果必然导致共同贫穷。……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理解包含着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方面。

                     ——肖冬梅、陈湘舸文章(《探索》2009年第4期)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反映了他的哪些思想主张?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不能照抄原文)。这些主张在当时是否实现?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与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有何异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在交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是随之历变,迁把自己时间起来,自我孤立,这对于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海不前,就落后了。马免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些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放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小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西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邓小平1988年9月《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讲话》

    1. (1) 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意义。
三、论述题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有诸多伟大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这些革命家身上的一种共同精神,并予以阐释。(要求:共同精神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