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钱江片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6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3九上·萧山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验证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 C . 用酚酞试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D . 稀释浓硫酸
  • 2. (2023九上·萧山月考)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不是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 硫酸铜,胆矾,CuSO4·5H2O B . 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C . 氯化钠,食盐,NaCl D . 碳酸钠,纯碱,Na2CO3
  • 3. (2024九上·杭州月考) 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 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 . 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   C . 用NaOH溶液检验CO2   D . 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 4.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烧瓶中,若使小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

    A . 水,氢氧化钠 B . 水,硝酸铵 C .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D . 稀盐酸,碳酸钠
  • 5. (2023九上·萧山月考) 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苛性钠    ②碳酸钠晶体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生石灰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⑤ D . ④⑤
  • 6. (2023九上·萧山月考) 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则有关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CsOH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sOH=Cs+OH   B . Cs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 . 因为CsCl是易溶于水的盐,所以CsOH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D . CsOH溶液与Mg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
  • 7.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 . 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 . 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 . 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 . 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 8.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如图甲所示,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R1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在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2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当滑片P在a端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R1的阻值为20Ω B . 电压表的示数为2V C .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V D . 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 10. (2023九上·萧山月考)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 . 可能存在NaOH B . 可能存在Na2SO4 C . 肯定不存在BaCl2 D . 肯定存在Na2CO3和Na2SO4、NaOH
  • 11.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HCl、BaCl2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它是( )
    A . 酚酞试液 B . Na2SO4溶液 C . CuSO4溶液 D . Fe(NO3)3溶液
  • 12.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常温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H+ B . K+、Cu2+ C . Cl-、K+、Na+ D . Ca2+、Cl-
  • 13. (2023九上·萧山月考)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ACaCl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B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C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

    D

    DH2气体

    HCl气体

    通过NaOH溶液洗气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4九上·杭州开学考) 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会产生气泡。为探究气体是什么反应产生的,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后,小明认为还需要继续补充实验。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 应补充一支加入稀盐酸的试管,久置观察 B . 应补充一个铁与水能否反应的实验 C . 应补充一个氧化铁与水能否反应的实验 D . 应同时补充B和C两个实验
  • 15.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如图实验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打开止水夹,试管Ⅰ中产生气泡,试管Ⅱ中无现象 B . 打开止水夹,液体从试管Ⅱ流向试管Ⅰ C . 先打开止水夹,稍后关闭,试管Ⅱ中产生白色沉淀 D . 先打开止水夹,稍后关闭,试管Ⅰ中反应立即停止
  • 16.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3九上·萧山月考)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所示为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

    A . CO2、Ba(OH)2、CuSO4 B . Mg(OH)2、HNO3、K2CO3 C . KOH、FeCl3、CaCO3 D . NaOH、BaCl2、H2SO4
  • 18. (2023九上·萧山月考) 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对B的摩擦力为10N,水平向右 B . 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水平向左 C . A受到摩擦力为4N,水平向左 D .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水平向左
  • 19.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已知木块A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铜质弹簧相连,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木块A完全浸没在稀盐酸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向稀盐酸中缓慢加入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不计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A始终浸没在溶液中。则下列相关实验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 .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 . 加入铁粉会产生气泡 C . 木块A受到的浮力变小 D . 弹簧最后比放入铁粉之前会略有变长一些
  • 20. (2023九上·萧山月考)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溶液中都含有H , 则酸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C . 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 .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21题、22题前两空、23题的(1)(2)1分,其余2分)
  • 21.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冰水混合物;②液氮;③碱石灰;④硫酸铜溶液;⑤铁丝;⑥氖气;⑦氧化铜;⑧空气;⑨稀盐酸;⑩干冰。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
  • 22. (2023九上·萧山月考) 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1. (1) 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
      A . 碳酸氢铵(NH4HCO3 B . 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 . 磷矿粉〔Ca3(PO4)2
    2. (2) 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填“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
  • 23.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的颜色变化。

    1. (1) 编号②处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蓝色溶液的溶质是
    2. (2) 编号①指示剂可以为
    3. (3) 若编号④的选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钡,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 (2023九上·萧山月考) 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科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下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的化学反应。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甲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2. (2) 如图乙所示,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NaClO2中的氯原子为中的中子个数为
  • 25. (2023九上·萧山月考) 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右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其中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是图线线段是段(请选填“AB”或“BC”或“AB和BC”),在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26. (2023九上·萧山月考)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和图丙。

    1.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图甲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 (3) 图乙中d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图乙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B . 图丙中e→f变化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 取图乙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三、实验探究题(共46分)
  • 27. (2023九上·萧山月考)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

    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取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

    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和Cl

    【实验结论】

    【交流反思】

    ⑴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⑵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色。

  • 28.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小金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得到白色和黄色固体,黄色固体是什么呢?小金进行了实验探究。

    第一步,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与氮气化合能生成氮化镁(Mg3N2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

    第二步,实验探究。取燃烧产物放入如图的烧杯B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观察到现象,从而确定黄色固体是Mg3N2。请写出判断的思路;写出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29. (2023九上·萧山月考)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月饼包装袋中发现了脱氧剂,于是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食品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缓慢氧化消耗氧气,如图甲。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用排水法测出锥形瓶的体积V1;③在量筒中加入V2的红墨水,将导管的一端浸入量筒液面以下;④将食品脱氧剂平铺在拱型支架上,放入锥形瓶中,并迅速塞紧塞子,使瓶中导管末端伸入锥形瓶底部;⑤数小时后,待量筒液面不再下降,运用正确的方法,读出量筒读数为V3;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 (1) 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方法是
    2. (2) 该小组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为(拱型支架和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3. (3) 图乙为教材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需要用到止水夹,而图甲实验一般不需要止水夹,其原因是
  • 30. (2023九上·萧山月考) 牙膏常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为摩擦剂,某同学对摩擦剂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测定下图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①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②饱和碳酸氢钠可以吸收HCl气体,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CO2不会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

    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最后D装置的作用是
    2. (2) 实验过程中先后两次鼓入空气,其中第二次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3. (3) 实验中准确称取4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4. (4) 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填字母)。
      A . 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B . 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尽装置内的CO2气体 C . 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 . 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E . 滤出的BaCO3沉淀应该洗涤、干燥后再称质量。
  • 31. (2023九上·萧山月考)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1为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其中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2. (2) 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2。

      ①加BaCl2是为了除去

      ②不能用 KOH 溶液代替NaOH,其原因是

      ③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④操作Ⅳ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调pH=7的目的是

  • 32.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金同学将稀硫酸分别加入以下三支试管:

    试验编号

    试管内试剂

    Fe2O3粉末

    NaOH溶液+酚酞试剂

    MgCl2溶液

    1. (1) 实验一中,微热试管,出现现象时,表明Fe2O3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
    2. (2) 实验二中,当溶液刚变为无色时,此时溶液的pH7(请填“>”、“=”、“<”、“≥”或“≤”)。
    3. (3) 为了验证实验三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金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已知:对Cl的检验、测定有干扰。

      ①沉淀A的化学式

      ②步骤II中加入的试剂要足量,目的是

      ③若满足m=(用含m1和m2的式子表示),证明实验三未发生复分解反应

四、分析计算题(24分)
  • 33.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g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g(如图所示)。

    1. (1) 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选填“酸”“碱”或“盐”)。
    2. (2)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 (3) 图中的a点数值是。(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4. (4) 图中的b点的数值是g。
  • 34. (2023九上·萧山月考) 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稀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 (1) 第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 (2) 表中m=
    3. (3)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 (4)  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 35. (2023九上·萧山月考)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 , 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 (1) 写出CO2捕捉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 (2) 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 (3) 捕捉储存的CO2可作为原料应用于“绿色”化学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秉承“绿色亚运”的理念,此次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就是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的绿色低碳甲醇(CH3OH),也叫零碳甲醇,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进行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杭州亚运会的火炬点火是零碳甲醇在亚洲级综合赛事火炬仪式的首次应用。若每年用捕捉的CO2生产11万吨甲醇,直接减排二氧化碳万吨(结果取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