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21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 1. (2023七下·雨花期末)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cuì____,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____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____”,“充当”义用“____”,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____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汉字或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粹 tiè 做 作 做 B . 瘁 tiè 作 做 做 C . 粹 tiē 作 做 作 D . 瘁 tiē 做 作 作
  • 2. (2023七下·雨花期末)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以流水写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B . 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许多的美好总会不期而至 C .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D . 小明谦虚好学,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值得大家学习。
  • 3. (2023七下·雨花期末) 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B . 秋天的银杏树是最美的,片片金黄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 C . 我们不仅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在课本中同样能学到语文知识。 D .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人工智能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
  • 4. (2023七下·雨花期末)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现在开始,你不妨放下畏难心理,先别考虑像不像一篇文章,就从身边的事写起吧。

    ②你可能会说,我们每天上课、放学,从家里到学校,没什么新鲜事,有什么好写的呢?

    ③写作不是什么高难动作,而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

    ④这就要看你会不会观察、积累,能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

    A . ①④③② B . ④①③② C . ③②④① D . ②③①④
  • 5. (2023七下·雨花期末) 某同学结合鲁迅先生作品相关信息,作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作品名称

    创作时间

    创作背景

    《阿长与<山海经>》

    1926年3月10日

    记述作者儿时与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五猖会》

    1926年5月25日

    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926年9月18日

    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藤野先生》

    1926年10月12日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

    A . 这四篇作品全部创作于1926年,全部收录于《朝花夕拾》中。 B . 鲁迅借生活中的重要场景来进行理性而深刻的批判,如反映家乡赛会的“五猖会”,家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等,都以批判揭露为主。 C . 鲁迅的作品中,大多以充满感情的笔调追忆生命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有温情的思念,也有真挚的感激。 D . 鲁迅创作中所叙之事、所写之人、所绘之景大都真实存在,是作者对儿时记忆的追忆。
  • 6. (2023七下·雨花期末) 某中学开展“我的语文生活”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同学们来到岳麓山,小明同学拟写了一副与此地相关的上联:“探奇搜险酬夙愿”,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
      A . 采风问俗著鸿文 B . 上下求索寻真知 C . 笔墨疏淡绘山水 D . 寄情山水作奇文
    2. (2) 【任务二】请你帮助小明同学为长沙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结合本地特色,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流畅。
  • 7. (2023七下·雨花期末)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 (1)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句子是:
    2. (2) 夏日荷香,濂溪先生颂吟“。”(《爱莲说》周敦颐)象征了莲花身处污浊环境而不随俗沉浮、不哗众取宠的美好品质。
二、阅读与鉴赏(共46分)
  • 8. (2023七下·雨花期末) 古诗词阅读

    【甲】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乙】悯农

    [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 , 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注释】①不多黄:黄熟的不多。②已分:早已料定。③闰:农历有闰月,比常年多一个月。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小童”“坐船中”写出了两个小渔童躺在船上的疲倦之态。 B . “张伞”“使风”点明了小孩子舞动伞柄原来是为了吹动小船前进。 C . “不多黄”写出了收成不好,“早着霜”写出了风景秀丽美好。 D . “已分”“更堪”写出农民希望时间可以慢一点流逝。
    2. (2) 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诗歌

      表现的情感

      甲诗

      乙诗

  • 9. (2023七下·雨花期末) 文言文阅读

    张五悔猎

    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母鹿不可免,旁有浮土,乃二仔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以所见告子。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见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张五闻之,心感动焉。由此焚网,永不复猎。

    1. (1) 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母鹿度不可免    度:“估计”的意思 B . 顾旁有浮土    顾:“顾及”的意思 C . 乃引二仔下    引:“带领”的意思。 D . 具以所见告子    具:“全部”的意思
    2. (2)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 B . 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 C . 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 D . 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
    3.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

      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见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

    4. (4)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张五母子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 10. (2023七下·雨花期末) 文学作品阅读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①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②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③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④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⑤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象夜里那样黑大。

    ⑥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⑦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⑧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是吩附他说:

    ⑨“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⑩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⑪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⑫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 (1) 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节选片段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深夜工作的情景。 B . 第⑧段中加点的“总”字,是保姆一直在提醒海婴走路轻点,说明海婴少不更事,不懂体恤父亲。 C . 作者多次写到鲁迅先生坐着的背影,体现鲁迅先生的专注和辛劳,给人以雕塑之感,体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D . 选段末尾着重描写鲁迅先生书桌,显示出鲁迅先生认真细致的特点。
    2. (2) 选文第①段是否可以改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起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请说说你的理由。
  • 11. (2023七下·雨花期末) 阅读

    记忆中的父亲(节选)

    周海婴

    ①父亲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年了。70年过去,儿时的场面在我脑海里还是很清晰,仿佛可以触摸。

    ②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的写作习惯是晚睡迟起。早晨不常用早点,仅仅抽几支烟而已。我晨起下楼,蹑手蹑脚地踏进父亲的房间,他床前总是放着一张小茶几,上面有烟嘴、烟缸和香烟。我取出一支香烟插入短烟嘴里,然后大功告成般地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偶尔,遇到父亲已经醒了,他只眯起眼睛看着我,也不表示什么。就这样,我怀着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样的满足心情上幼稚园去。

    ③曾有许多人问我,在对我的教育问题上,父亲是否像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那样严厉。比如每天亲自检查督促作业、询问考试成绩,或者在写作、待客之余,给我讲唐诗宋词、童话典故之类,以启迪我的智慧……我的答复却每每使对方失望。因为对于我的教育,父亲讲究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我的喜爱,除非在极不合理的程度内。

    ④父亲原先不大喜欢看电影。但我幼年凡有适合儿童的电影,父亲却总让我跟他同去观看。后来由看电影进而观马戏。有一次,在饭桌上听说已经预购了马戏票,时间就在当晚,我简直心花怒放。因为那是闻名世界的海京伯马戏团的演出。谁料当时父亲考虑到这些节目大多为猛兽表演,且在深夜临睡之际,怕我受到惊吓,因此决定把我留在家里,他们则从后门悄悄走了。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异常懊丧,一直哭到蒙蒙地睡去。事后父亲知道我很难过,和善而又耐心地告诉我他的上述考虑,并且特地另找机会,白天陪我去观看一次。

    ⑤我幼时的玩具可谓不少,而我却是个玩具破坏者,凡是能拆卸的都拆卸过。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看看内部结构,满足好奇心;其二是认为自己有把握装配复原。但那些铁壳玩具的铁片经不起反复弯折,纷纷断开,再也复原不了。极薄的齿轮,也不易整修。所以,在我一楼的玩具柜中,没有几件能够完整活动的。但父亲从来不阻止我这样做。

    ⑥叔叔曾赠给我的《儿童文库》和《少年文库》。母亲把内容较深的《少年文库》收起来,让我看浅的。我反复翻阅了多遍,不久翻腻了,就向母亲索取《少年文库》。她让我长大些再看,而我坚持要看这套书。争论的声音被父亲听到了,他便让母亲收回成命,把书放在我的专用柜里任凭取阅。父亲也不问我选阅了哪些,更不指定我要看哪几篇、背诵哪几段,完全“放任自流”。

    ⑦在我上学以后,有一次父亲因为我赖着不肯去学校,卷起报纸假意要打我屁股。但待他了解了原因,便让母亲到学校请假,并向同学解释:确实不是赖学,是因气喘病发作需在家休息。这才解了小同学堵在我家门口的尴尬局面。我虽然偶尔也挨打挨骂,其实父亲只是虚张声势,吓唬一下而已。

    ⑧对于孩子的未来,父亲自然是希望“后来居上”的,但他也写下了为很多人熟知的遗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如今我已年近八旬,一生只是踏实地工作,就此而言,自觉也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1. (1) 阅读文章,梳理补全作者与“记忆中的父亲”相关的几件事? 

      序号

      事件

      “我”为父亲装烟袋嘴

      父亲为“我”的未来留下遗嘱。

    2. (2)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父亲也不问我选阅了哪些,更不指定我要看哪几篇、背诵哪几段,完全“放任自流”。

    3. (3) 提及鲁迅,我们常常会想到严肃、庄重,但此文却为我们烘托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一个不一样的父亲的? 
  • 12. (2023七下·雨花期末) 名著阅读

    【片段一】祥子出了曹宅,大概有十一点左右吧,正是冬季一天里最可爱的时候。这一天特别的晴美,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冷的空气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鸡鸣犬吠,和小贩们的吆喝声,都能传达得很快,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

    洋车都打开了布棚,连上的铜活闪着黄光。便道上的骆驼缓慢稳当地走着,街心中汽车电车疾驰,地上来往着人马,天上飞着白鸽,整个老城处处动中有静,乱得痛快,静得痛快,一片声音,万种生活,都覆刚走了几步,他觉到一点凉风,就象在极热的屋里由门缝进来一点凉气似的。

    【片段二】屋里已被小福子给收拾好。回来,他一头倒在炕上,已经累得不能再动。眼睛干巴巴的闭不上,他呆呆的看着那有些雨漏痕迹的顶棚。既不能睡去,他坐了起来。看了屋中一眼,他不敢再看。心中不知怎样好。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

    【片段三】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的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我去,您坐下!”那个中年的车夫说,“在这儿丢不了车,您自管放心,对过儿就是巡警阁子。”他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把车放在这儿来!”

    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一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

    “对呀!好小子,吃吧;吃完,咱们该溜达着了!”说着,老者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小马儿把未吃完的一个包子整个的塞在口中。

    大家有的坐着没动,有的跟出来。祥子头一个跟出来,他要看看那辆车……

    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

    1. (1) 下面批注,不符合原著意图的是( )
      A . 片段一中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此时的祥子觉得生命又有了希望,他又从死里活了过来。冬日的环境在祥子的眼里格外美好。 B . 片段二中,写出了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他从未拥有过自己的车。 C . 片段三刻画了一个沉默寡言、善良淳朴的祥子形象。 D .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2. (2) 祥子的人生有三起三落,请结合原著,简述其中一次起落。
三、表达与写作(56分)
  • 13. (2023七下·雨花期末) 表达

    某校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七年级某班小明同学说:“我只是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尽孝离我还很远。”他认为开展这次活动意义不大,不想参加,请你劝他参加活动。

    要求:①符合情境,语言得体,连贯。

    ②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 14. (2023七下·雨花期末) 写作

    请以《在 ▲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补全题目,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②文体为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