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0...

更新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南海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濠的时候,条件不同,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

    材料二: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来描述狄拉克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

    1. (1) 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美”这个话题展开,但前者意在分析“美”的概念,后者重在强调“美”的作用。 B . 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通过探讨,最终解决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C . 材料一说美的东西都各有其美,不能用以相互说明。这和我们欣赏诗词时,不能用“纤云弄巧”的婉约美去衡量“乱石穿空”的豪放美是一致的。 D . 材料一“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指人品尝到的味道,第二个“味”是指超越于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2.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 . 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C . 奥林匹克竞赛机械的题海战术使孩子们很难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D . 只有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之类的美感体验,才能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3.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论证,先提出论点“美”和“美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再从四方面阐述两者不同 B . 材料一多用例证法,将“美不是美的东西”的相关抽象表述具体化,让读者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C . 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排比,表述了科学美的本质、主客体表现形式和对科学发现的作用,既论述全面 D . 材料二论证中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对科学之美的追求能诱发创造力,有助于探寻到真理的内核”的观点。
    4. (4) 两则材料论证过程中均引用了唐诗,请简析其作用。
    5. (5) 在古诗文复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草木葱茏,‘木欣欣以向荣’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让我感动!”请结合材料一的原理,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简要分析。
  • 2. (2023高三上·南海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正红旗下(节选)

    老舍

    在亲友中,二哥福海到处受欢迎。他长得短小精悍,圈圈的白净子脸,大眼睛。梳着不松不紧的大辫子,既稳重又飘洒。他请安请得最好看:先看准了人,到了人家的身前,双手扶膝,后腿虚,一趋一停,亲切诚挚地叫出来:“二婶儿,您好!”而后,挺腰敛胸,双臂垂直,两脚并齐“打横儿”。这样的一个安,叫每个接受敬礼的老太太都哈腰儿还礼,有多么好啊!

    他是熟透了的旗人,可是,他的惊人之笔是在这里:他是个油漆匠!我的大劈是三品亮蓝顶子的参领,谁能说他不是半个旗人呢?

    按照我们的佐领制度,他应该去当兵。可是,旗人越来越多,老大老二也许补上缺,吃上钱粮

    大哥不幸一病不起,福海二哥才有机会补上了缺。于是,到该上班的时候他就去上班,两不耽误。当二哥做活儿的时候,他似乎忘了他是参领的儿子,他的认真的态度,和对师兄师弟的亲热,一个顺治与康熙所想象不到的旗人。

    大姐夫总觉得二哥的当油漆匠不足为法。大姐夫长脸,高鼻子、大眼睛,他坐定了的时候显得很清秀体面。可是,像个手脚不识闲的大孩子。一会儿,他要看书,一会儿又哼哼唧唧地往外走,到街上去看出殡的。

    他很珍视这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他以为这种自由是祖宗所赐,应当传之水远!因此,他觉得福海二哥去当匠人是失去旗人的自尊心。

    在我降生前的几个月里,我的大舅、大姐的公公和丈夫,都真着了急。他们都激烈地反对变法。大舅的理由很简单,只好补充了一句:要变就不行!事实上,这两位官儿都不大知道要变的是哪一些法,旗人就须自力更生,朝廷不再发给钱粮了。

    大舅已年过五十,小辩儿须续上不少假头发才勉强够尺寸,而且因为右肩年深日久地向前探着,他的右肩更加突出,差不多是斜着身子走路

    大姐的公公很硬朗,腰板很直,满面红光。他每天一清早就去溜鸟儿,尽管他这么硬朗,可是听到铁杆庄稼有点动摇,他的咳嗽的音乐性减少了许多。他找了我大舅去。

    笼子还未放下,他先问有猫没有。变法虽是大事,猫若扑伤了蓝靛颏儿

    “云翁!”他听说此地无猫,把鸟笼放好,有点急切地说

    大舅听出客人的语气急切,却不马上动问。他先去看鸟,而且相当内行地夸赞了几句。直到大姐公公又叫了两声云翁,您看,我五十多了,是要我的老命!”

    “是!”正翁轻咳了两下,几乎完全没有音乐性。“云翁,您看我,我总得穿得整整齐齐吧?我总得来个木樨肉下饭吧?我总不能不天天买点墩羊肉,喂我的蓝靛颏儿吧?难道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应该!”

    “咱们哥儿们没做过一件过分的事!”

    “是嘛!真要是不再发钱粮,叫我下街去卖……”正翁把手捂在耳朵上,学着小贩的吆喝,声音凄楚,“赛梨口耶,我……”他说不下去了。

    老哥俩又讨论了许久,毫无办法。于是就一网到天泰轩去,要了一斤黄酒,吃喝得相当满意。吃完,谁也没带着钱,让了有半个多钟头。

    可是,在我降生的时候,变法之议完全作罢,常在天泰轩会面。每逢他们听到卖萝卜的“赛梨口耶,辣来换”的呼声,还是沉不住气呀!

    大姐夫,在变法潮浪来得正猛的时节,佩服了福海二哥。他非常严肃地跟大姐讨论:“福海二哥真有先见之明!我看咱们也得想个法!”

    “你有什么主意,就说说吧!”大姐问他。

    大姐夫惨笑了几声,说:“现而今,当瓦匠、厨子什么的

    “你打算……”大姐微笑地问。

    “我看哪,我就当鸽贩子去,准行!甭多了,就够咱们俩吃几十天的!”

    “那多么好啊!”大姐信心不大地鼓舞着。

    大姐夫挑了两天,才狠心挑出一对紫乌头(鸽子品种)来,去做第一号生意。及至到了鸽子市上,反倒卖给他两对鸽铃。他没敢再和大姐商议,就偷偷撤销了贩卖鸽子的决定。

    变法的潮浪过去了,他横眉立目地满街走,倒仿佛那些维新派是他亲手消灭了的。同时,有钱粮就当兵,没有钱粮就当油漆匠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我”为叙述者,通过“我”的观察视角来反映旗人的生活状态,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 B . 二哥是“一个顺治与康熙所想象不到的旗人”,是一个从旧秩序中寻找出路的人物形象。 C . 面对变法,正翁和云翁都害怕朝廷不发钱粮,乱了阵脚,打算以此糊口。 D . 小说中人物性格鲜明,二哥和正翁等人面对时代浪潮的不同选择,深刻揭露了八旗制度的腐朽没落。
    2. (2) 关于文本和《茶馆》第一幕的比较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个故事的社会背景都是戊戌变法,并且都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来展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 B . 大姐的公公和松二爷都十分喜欢养鸟,他们整日无所事事,是清朝晚期没落旗人的典型代表。 C . 《茶馆》讲述人生百态,旗人只是其一;本文则是以旗人为切入点 D . 本文侧重描写和议论,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茶馆》主要依靠人物语言展示角色的性格和心理。
    3. (3) 文本开头细致描写了二哥福海请安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 (4)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使语言风趣幽默,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3. (2023高三上·南海月考)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本二: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及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谓此也。可不戒哉?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安危出A其喜怒B祸患伏C于帷闼D则向之E所谓F可恃者G乃所以为H患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书》,指《尚书》,意为“上古之书” B . 用事,指封建统治者当权执政或官员担当职责,与其意义相近的有“视事”“致仕”“当国”。 C . 忍,意为“毒辣、狠心”,与《鸿门宴》中“君王为人不忍”中的“忍”字意义相同。 D . 恃,意为“依赖、依靠”,与成语“恃才傲物”“恃才矜己”中的“恃”字意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欧阳修擅长写史论,文本二以宦官制度给国家带来危害立论,逐层剖析宦者祸国的行径,分析详尽。 B . 欧阳修认为宦者之祸更甚,是因为宦官终日随侍国君,关系日渐亲密,而重用宦官理政。 C . 有时国君发觉宦官危害已深,想要铲除祸患,却或因操之过急而被宦官挟持成为人质 D . 唐昭宗亲近宦者,远离贤士,当他开始悔悟时,因为此时宦官已经形成自己的势力,难以根除。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②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

    5. (5)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和《五代史宦者传论》中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国不当,就会有“身死国灭”的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明君治国的做法。
  • 4. (2023高三上·南海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守岁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注]①1061年,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写了这首诗寄给弟弟苏辙,苏辙此时在京师侍奉父亲。②挝:击,此处指更鼓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把“垂尽岁”比成“赴壑蛇”,化虚为实,用游向幽壑、势不可挡的长蛇喻指华年已逝、容颜衰老的人。 B . “儿童强不睡”,描写儿童被强迫着遵循守夜的风俗,后来还是相守着在夜间笑语喧哗。 C . 诗人善于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且”“畏”二字将诗人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致入微,表达了时光流的无奈。 D . 诗歌语言晓畅,情感富于变化,最终表达出诗人愿与弟弟共惜年华,不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的勉之情。
    2. (2) 清代纪昀称此诗写出了“真景真情”,请分析本诗中的“真景”对表现“真情”的作用。
  • 5. (2023高三上·南海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论语•泰伯》中的“”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2. (2) 贾谊在《过秦论》中,描写由于秦王暴政,陈涉起兵反抗”。
    3. (3)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在中国古代诗文中,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南海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很多人都以为,买眼镜时送的那块布就是擦眼镜的布。其实不然,①  , 并且布上和镜片上容易存留灰尘和细小的异物,如果直接用眼镜布干擦,其实大部分是我们睫毛上的油脂、脸上的角质、空气中的细小沙砾等。因为是沙砾,它们虽然看起来很弱小,但实际上从镜片及镀膜来说是非常坚硬的。若用眼镜布在留有沙砾的眼镜上干擦,就会越擦磨损越严重,最终会让镜片“伤痕累累”。

    我们看着镜片表面虽然是透明的,但其表面其实分布着② :有增加透光度的,有增加抗磨性的,而是擦拭镜面上附着的镀膜。如果镀膜或者镜片的质量不太好,再加上不正确的擦拭手法,甚至会直接脱落。如果失去镀膜的保护,③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但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三上·南海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黎明的曙光披着金色的大衣从万顷碧波上踏着朝露而来,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形态。一轮朝阳从海际①  , 圣光充溢饱满,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看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此时,朝阳、白帆、如洗的碧空,把我一个遥远未来的瞻嘱与渴盼

    又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③ 的回声。站在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