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 种良好的习惯。在人生中的彷徨时刻,读书虽不能让我们大彻大悟,但可以赋予我们能量,让我们屏蔽浮躁的外界,目空一切,沉浸在书香中,远离喧嚷。沿着文字漫溯史河,笑看风云变幻,从浩瀚典籍中探寻破解“海枯石烂”的密码,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②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欣欣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③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④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① 一方面, 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②因为低碳生活对社会的意义重大。
③因此,近年来,低碳生活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④“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⑤另一方面,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环境更舒适。
【材料一 】演讲这一形式早在先秦就已广泛盛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都围绕自己治理天下的政治主张进行游说和演讲。随着《开讲啦》《超级演说家》等节目的热播,演讲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因为演讲针对的不同听众,有目的地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引起了共鸣。
【材料二】演讲作为一种艺术,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歌颂的是社会生活中美好的部分;从形式上来说又各具特点,既有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又有慷慨激昂的言语形式。演讲者要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加之感情的渲染,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观点,让观众“闻风而动”,而不是简单地表态。演讲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使自己的演讲更具有感染力。一场成功的演讲是极具美感、富有艺术性的。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①
[唐] 罗隐
一 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②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释】①绵谷:地名,在今四川省广元市。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辞。②离声:别离的声音。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意为早上还盛放的花朵,傍晚已然落下,被人依依不舍地捡起来,喻指书中所写的都是鲁迅先生中年时回忆自己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A组:《西游记》 B组:《红星照耀中国》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关键词 : ▲ 理由 :▲
八年级(1)班举行“古诗苑漫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可爱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诗经》开始,古诗词的芬芳便盛开在四季。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诵读经典,感受诗意之美吧!
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评点:描写了夏季南方景物的特点,生机盎然,让人陶醉。 | 诗句: 评点: |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单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荫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 , 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 , 不知不觉 , 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 , 又匆匆地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觉不到什么大
趣,但这一天傍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几时。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地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飞了,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文章 | 地点 | 线索 | |
《一滴水经过丽江》 | 玉龙雪山、丽江坝、四方街等 | 都以③ 为线索展现了 优美的风光 | |
《西溪的晴雨》 | 微雨里 | ①、静莲庵堂、沿 山大道、芦花浅水里 、交芦庵 | |
晴 日 下 | ② 楼下河畔 |
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
【链接材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
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
①当宇航员进入太空时,因为传统的钢笔、圆珠笔必须依靠重力将墨水漏入笔尖,所以无法使用;铅笔虽然可以正常书写,但微小的导体石墨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现代的太空笔则依靠气压将墨水压出。在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中,翟志刚携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将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剑胆琴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②为什么毛笔这诞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能在21世纪的星海探险中发挥作用?
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笔是怎么书写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毛笔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笔尖与纸张接触的时候,墨水就从笔尖转移到了纸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为什么只有当毛笔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发生转移,其他时候呢?
④实际上,墨水自动发生转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学者有时候会一口气蘸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会从笔尖上滴下来。拿毛笔蘸墨时有特殊的技巧:只需把笔尖的一部分浸入墨中,这样可以保证只吸入适量的墨水,墨水就不会从笔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笔能留住的墨水,有一个上限。
⑤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然毛笔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个机制来克服重力,这个机制会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笔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各处的大气压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虑重力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分为两种,一部分是液体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另一部分是液体与容器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液体黏附或者疏离。两种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观上体现为电磁相互作用,如果在宏观上结合起来,就带来一种叫作毛细现象的神奇现象。
⑥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液面会自发向上或向下发生移动。毛细现象第一眼看上去很违反直觉。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水可以自发往高处移动?能量守恒定理告诉我们,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过程伴随重力势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种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是降低的。没错,这种能量来自液体的表面张力。
⑦在液体表面与内部,液体分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表面的液体分子互相连接更少,相互作用更弱,于是两侧受力不均。在这种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内部受力较大,将自发向外部“突出”,于是在不受重力的情况下,一团液体将呈现球形。在这种情况下,表面张力将使液体分界面变弯,使之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
⑧问题的解答就是这样。毛细现象实际上要求达到一种平衡:液体分子相互作用,与液体与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达到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液体表面会发生变形。毛笔的材料——兽毛,也就是蛋白质,可以被水浸润。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里面自然也可以发生,于是毛笔在失重条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书写了。
⑨当我们放眼星空及大海时,前人那些充满创意的智慧也在凝视着我们。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节选自《郑板桥家书》)
【注释】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
①不知其旨也( ) ②学学半( )
③苟堪励志勤读( ) ④皆宜涉猎( )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
今年是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发生15周年。15年前,一场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夺走了上万人的生命,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难,但同时也见证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国力量。15年来,国家在抗震救灾方面不断探索,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懈努力着。现在,我们也应该把灾难的教训放在心底,以更强烈、团结、乐观的态度回顾这段历史,努力朝着更安全、稳定、和谐、繁荣、文明和先进的目标前进。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
⑴题目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血脉相连,有国才有家。中华儿女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进,正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请你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⑵题目二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15年过去,我们从未遗忘。当我们铭记这场特大地震,铭记在自然灾害中离开的同胞时,也就是在铭记历史。请你以“铭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