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张汪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18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我国( )

    ①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上已位列世界第一

    ②提高了航天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202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开始施行。该法规定在旅游、山地户外运动中随意倾倒、抛撒生活垃圾的,由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和单位分别处以罚款等。这部法律的出台( )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②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提供法治保障

    ③将使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完全消失

    ④说明法治比德治更能促进国家治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这表明( )
    A . 我国已掌握了各领域尖端技术 B . 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C . 科技创新仅限于航天科技领域 D . 我国在航天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 4.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科技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之花在祖国大地上异彩纷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又明确提出了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表明( )

    ①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②中国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③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④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3年4月21日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强调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我国重视企业创新的原因是( )

    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②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④创新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以来,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中亚国家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已经真真切切地成为造福中国以及共建国家的“发展带”和惠及人民的“幸福路”。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②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进步的伟大历程

    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④改革开放仅仅只是深刻改变了中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3九上·漳州月考) 人们常说:“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 .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 .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 .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8.  1932年,刘长春孤身一人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1984年,中国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为世界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又为世人呈上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季奥运会。中国奥运的不断突破( )
    A . 折射出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 B . 体现中国各体育项目已达世界一流水平 C . 说明我国逐渐主导各种国际事务 D . 体现健康中国目标已经圆满完成
  • 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原有四大保护的基础上,新增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再加两道防线。这表明(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未成年人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利

    ③法律由政府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坚持与时俱进,落实良法善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

    ②预备役人员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④公民应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1.  2022年3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起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在相关部门网站( )

    ①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②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③拓宽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保障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2.  1945年7月,时任国民参政员的黄炎培先生向毛泽东同志提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毛泽东同志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对于民主监督,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②民主监督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③民主监督促进政府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④民主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预防腐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3九上·重庆市月考)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并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家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 )
    A . 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 .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发展 C . 教育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D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14.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举措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①人社部发布《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3年1月1日起,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②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从青岛“开进”合肥

    ③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④多地进行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下列关于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③改革就是创新,创新就是改革

    ④改革是创新的生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指出,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列有关改革开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③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近日,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宣传民警深入辖区人流、车流较大路段,从行走、乘车、骑行和“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常识方面,对市民进行面对面提醒,并给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市民发放爱心头盔。其间,宣传民警还结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讲解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的重要性。过往市民也纷纷表示,今后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骑乘电动车时佩戴好安全头盔,做文明交通守法者、推广者、示范者。对此你的认识是( )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②严格执法是依法行政的核心

    ③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主要通过执法机关的督促

    ④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
  • 18.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扫码支付、乘坐网约车等生活便利,政府部门要( )

    ①坚持依法执政,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②坚持公正司法,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③坚持传统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

    ④关注民生优化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12345有事找政府”。“12345热线”是政府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的平台。

    小林所在的村,生活垃圾长时间无人清理,村民多次向村委会反映均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看着脏乱的生活环境,他向“12345热线”反映了这一情况,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孩子挑食偏食没有吃饱,家长未到学校了解真实情况,就向“12345热线”反映学校伙食差,要求学校大幅度提高学生伙食水平。

    上述材料共同告诉我们( )

    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民意渠道畅通便捷

    ②公民要严格执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公民的参与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④公民要理性、公正、客观地反映意见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公民参与民主监督( )
    A . 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B . 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 . 只要事实清楚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和手段 D . 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简答题
  • 21. (2023九上·长岭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

    1. (1) 我国为什么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2. (2) 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做?
    3. (3) 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需要全社会不断弘扬怎样的改革创新精神?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要求。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1) 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这一方略的方针是什么?
    2. (2) 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3. (3)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请你回答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三、分析说明题
  • 23. 联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某校九年级法治社团的同学开展了“法治中国建设”系列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板块一:法治格言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商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韩非子

    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地幸福。——柏拉图

    板块二:法治漫画

    近年来,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鲜明印记。

    板块三:厉行法治

    贵阳市始终坚持法治护航,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监督有力,让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问题已解决,你们辛苦了!”“感谢执法同志的付出,谢谢你们。”“回复及时,内容清晰。点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条条来自群众的诉求转变为现实场景,一份份“民生清单”化为“幸福答卷”。

    1. (1) 请结合板块一法治格言,为本次活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2. (2) 结合材料分析严格规范执法,让权力不再“任性”的原因。
    3. (3) 请为如何“坚持法治护航,提升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24. 材料一:几多记忆,几多变迁。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材料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2. (2) 从中央一号文件中,你感悟到了哪些道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