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人皆能创新
②人们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③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④网络让工作更便利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人才是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
③技术创新让人们生活变得更美好
④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
①能够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②有利于传播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③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掌握太空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④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①法治是现代经济文明的核心
②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③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①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黄河沿线群众法律意识
③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①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体现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得到传承与保护,能够增强我们对中华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求弘扬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
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启示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纳人法治化轨道
③”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似
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求必须依法行政,防止权力的滥用
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弘扬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
④有利于激励青少年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①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②说明人类应该避免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
③体现了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④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②继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③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中华民族最高利益, 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共赢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②”两制”是实行”一国”的前提和基础,要统一于”一国”之内
③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必须落实”一国两制”“港 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④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必须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而管治权
①缅怀了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
②展示了中国完全统一的美好现实
③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④昭示了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①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认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④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国家发展有信心
材料一: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 年来的美好期盼和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了良好条件。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材料二:醴陵市浦口镇荣坪村供销惠农服务社成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8万元,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头下,实行”村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整合要素资源,持续提升育苗能力、莱苗品质,让高质量的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2022年,荣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育苗基地,20多个品种的蔬菜果苗远销全国各个省市,集体经济的收入超过40万元,村里”亩产万元田”“年收入十万元户”层出不穷。
材料一:一次次壮丽飞行,在通往太空的征途中描绘出最美的中国航迹。这航迹背后,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勇于”挑大梁、担重任”的航天青年。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用时约44小时;2017年,天舟一号成功开展与天宫二号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在轨试验;2022年11月,在空间站建造任务中,天舟五号实现了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新纪录。刷新纪录的背后,离不开科研人员不断突破自我的创新和实践。
材料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的智慧和心血。陈冬、刘洋、蔡旭哲同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矢志报国、团结协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陈冬、刘洋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材料一:2023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2000名全国政协委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纵观全国两会全程, 人大代表团充分审议、政协界别热烈讨论,人大代表各抒己见、政协委员建言资政,他们都在为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全国两会的召开,让亿万人民的期盼与心声,有效连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政声与民意交融共鸣。
材料三:2022年10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初次审议后,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534人提出的1040条意见。此外,我们还专门发函向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让基层的社情民意直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联系点以多种形式组织线上、线下的意见征询活动。各地群众踊跃参与,捉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千言万语从千家万户中来,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最高立法机关,并得到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收采纳。
材料一:宜昌市提出 “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通过成立屈原文化研究院,创办端午文化节、国际龙舟拉力赛,举办以”弘扬屈原文化传承求索精神”为主题的2022年宜昌市新春第一课等系列活动,让民众深切感悟屈原文化的魅力。
材料二:秭归某地深挖屈原文化内涵,屈氏后裔们用楚辞的浪漫谱写了一幅以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优美画卷。在后皇嘉树的漫山橘园中,在龙舟竞渡的欢声笑语中,在敦亲睦邻的淳朴民风中,老百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材料三:近年来,宜昌以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为抓手,出台《宜昌市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等,力争2035年基本建成”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材料四:宜昌抢占新赛道,推动化工产业向新能源电池等方面迭代升级,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核心基地。宁德时代邦普电池产业园、天赐新材料等多个新能源项目已落户宜昌并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