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罗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
  • 1.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观沧海》选自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诗《步出夏门行》第一章,诗人还著有诗歌《龟虽寿》《短歌行》等。 B .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秋思》是其戏曲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 C . 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比喻重拾往事,旧事重提。 D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 2.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请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敬词或谦词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 您能赏脸来这个比赛现场,我们真是高兴万分。 B . 关于这一题,我想发表一下高见。 C . 你上次送我的字画,我一直惠存着。 D . 初次光临你的寒舍,我感到十分荣幸。
  • 3.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塑造了一位严谨、正直、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教师形象。 B . 《二十四孝图》宣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作者主张要向古人学习这些孝道做法。 C . 《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没有文化的长妈妈深爱孩子,为“我”买《山海经》的故事。 D . 作者不喜欢衍太太,《琐记》中写到小时候认为她很和蔼,长大后发现她其实是个虚伪自私的人。
  • 4.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下列词语字形和字音都无误的一项是( )
    A . 哄托 酝酿niàng B . 水波粼粼 咄咄逼人duóduó C . 云霄 粗犷guǎng D . 油然而生 棱镜líng
  • 5.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下列句子使用敬辞或谦辞错误的一项是( )
    A . 老王是父亲的好朋友,他笑着对我说:“令尊童颜鹤发,这样好的身体,看来一定能享百岁高寿。” B . 王老师刚住进新房,我们很想去参观,就问她:“什么时候能去寒舍一坐啊?” C . 我刚才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 D . 听说小张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小说快要出版了,我们都迫不及待地问他:“什时候能欣赏到你的大作啊?”
  • 6.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 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C .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D .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二、文言文
    1. (1) 杨花落尽子规啼,
    2. (2) 夕阳西下,
    3.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4. (4) 海日生残夜,
    5. (5) ,小桥流水人家。
    6. (6) 乡书何处达?
  • 8.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星汉”在诗中是指
    2. (2)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人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是全篇的总起。 B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全景,表现出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 C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诗人看到的海水汹涌浩荡、吞吐日月的雄伟景象。 D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是配乐时用的套语。
  • 9.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以上两篇短文都选自《》,它是由南朝宋(人名)组织编写的。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日中。过中不至”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B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聪颖机智,通过对父亲友人的反驳,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C . 《咏雪》结尾句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地位,道出了她的显赫出身。 D . 《咏雪》一文着重写雪的优美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 10.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夏翁,江阴巨族①。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②,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③。

    【注释】①巨族:豪门大族。②阅债籍:翻阅债务账册查索。③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尝舟行市桥

      ⑵及 , 阅债籍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次出门不知道(我)了,(如果)知道,我怎么会冒险出门呢! B . 这是出于不知道(我)罢了,(如果)知道,我一定会去冒犯他的! C . 这是出于不知道(我)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 D . 这是出于不知道(我)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相互冒犯呢!
    3. (3) 人担粪“溅及翁衣”,夏翁的做法是“”;得知此人负债,翁为之折券。从以上两点可看出夏翁是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
  • 11.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妈妈的口头禅

    ①我妈最爱的口头禅,应该是这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兄弟姊妹6个,从小至大学习成绩都不错,应该是拜她这口头禅之赐。

    ②她排行第二的口头禅,想必轮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这话几乎天天在耳边响起,所以我不到3岁就明白: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凡事都要懂规矩、守规矩。

    ③“小人不可交,恶人不可近。”这句老话,我妈也爱翻来覆去地念叨。她提醒我们不要以小人为友,更要远离歹人,是不是怕我们吃亏上当呢?是,却也不全是。一般情况下,她紧接着会甩出“吃亏是福”来教育我们。由此看来,我妈担心的其实是“近墨者黑”。

    ④“树挪死,人挪活。”同样是她的一句口头禅,这6个字在我们家日常出现的频率虽不算太靠前,但是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所以我要把它摆在这里。

    ⑤我大哥年轻的时候,想去外面闯荡一番,就离开故土去广东卖竹凉席;我二哥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离开家乡去广州工作;我也在20岁出头时放弃了政府机关的铁饭碗,去深圳闯荡,而后出国……我想,这些都与我妈这句口头禅有莫大关系——它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我们几兄弟的指导思想。

    ⑥我妈也并非一味鼓励我们有足够胆量去闯世界,她时不时还搬出另一句口头禅作补充:“走一步,看三步。”言下之意,凡事别贸然行动,要高瞻远瞩,稳步前行。

    ⑦至于“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话不但我妈说,我爸也常说。

    ⑧我去深圳头半年,摆地摊卖报纸;刚到澳大利亚时,去车行洗车、在肉店擦地板……正是遵循了这话的指导思想。喜的是,到深圳的第六年,我买房子过上了小康日子;到澳洲的第七年,在国外的公司里,拿到了所在部门的最高时薪。

    ⑨我们家祖辈都是农民,所以我妈的口头禅也带着农家特有的味道,比如“扁担有多粗,箩筐装多重”。意思是,量力而行,且行且珍惜。

    ⑩当我出版了18本书,在老家建了个粉墙黛瓦的四合院,四乡八里的人都来送我一堆堆吹捧话时,我就用我妈那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口头禅来敲打自己 , 提醒自己在诸多方面仍是个小学生。

    ⑪我妈是孤儿,从小在农村长大,读书少。她讲不出高深大道理,也不爱画框框告诫儿女“禁止那样,必须这样”,她直截了当用口头禅当育儿经。甚至于说了也不解释,只不厌其烦在嘴边反反复复。仿佛在表明她的态度——成长是每个人自己的事,父母没法替你们长出翅膀,所以,你们自己去意会吧。

    ⑫得益于我妈的口头禅,我这半生没走歪路,也少走弯路,一直是阔步前行走正道。

    1. (1) 根据文章内容,请为“口头禅”编写一条注释。

      口头禅:

    2. (2) 阅读选文第①段——③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段落

      妈妈的口头禅

      妈妈的用意

      类别

      第①段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希望子女好好学习

      读书

      第②段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

      行规

      第③段

      “小人不可交,恶人不可近。”

      告诫子女不要以小人为友,更要远离歹人

      补充口头禅:“吃亏是福”

    3. (3) 第⑩段画线句中“敲打”一词颇为生动,请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它的表达效果:⑴;⑵
    4. (4) 对选文第⑪段在文中作用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补充交代妈妈的身份,与第⑨段“我妈的口头禅带着农家特有的味道”相呼应。

      B.写了我的母亲在生活上贫寒、孤寂以及从小没有受到良好学校教育培养的特点。

      C.表明我慢慢理解了“口头禅”背后其实是母亲比较独特的教育子女成长的方式。

      D.表达了我对母亲直截了当用口头禅当育儿经的做法心存疑惑、不解和厌烦之情。

    5. (5) 细读第⑫段,说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 12.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l万年”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②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生产过程就有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③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以及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

    ④此外,荷兰研究者发现,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污染的瓶装矿泉水对健康个体致病的危险可能有限,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和婴儿,则有更高的感染危险。

    ⑤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 , 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l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摘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塑料瓶装水可能“不干净”的原因。
    2. (2) 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
    3. (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 . 随着温度增高,时间增加,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会越来越大。 B . 大部分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 400至1000年才能降解。 C . 专家认为,在塑料瓶加工过程中所加入的备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D . 重金属元素锑一旦被人体摄入,就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4. (4) 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妈妈”的做法有几处不科学?并说明原因。

      【材料】在我国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妈妈给新生儿喂奶粉时,所选购的奶瓶是塑料瓶。这种奶瓶比玻璃奶瓶价格便宜,加之不宜破损,所以塑料奶瓶成了首选。冲奶粉的过程是:把奶粉先放入瓶中,然后用高温的水一冲,再摇晃几下,感觉温度合适了,就开始喂婴儿。如果这次婴儿没吃完,下一次加点奶粉,加点水继续让婴儿喝。

四、综合运用
  • 13.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后以《朝花夕拾》为名结集出版。在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不少同学流露出畏难情绪,为了让同学们消除内心与经典的隔膜,请你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阅读建议。
  • 14.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某企业车间因工作需要,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将梯子移到拐角处。为防止梯子倒下砸人,工作人员在梯子旁写了一个条幅:注意安全。不久,来厂考察的一位专家建议厂长将条幅内容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请你比较一下条幅修改前后的效果,有何不同?哪一个更好?

  • 15. (2023七上·上海市月考) 一位数学老师问学生:“4颗樱桃放在桌子上,你姐姐吃了其中1颗,桌子上还有几颗?”学生甲问:“别人的姐姐吃的也算数吗?”老师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学生乙又问:“拿走的算不算数呢?”

    造成学生产生这些疑问的原因是这位老师提问时重音处理不当,那么:

    1. (1) 造成学生甲产生疑问的重读的字是
    2. (2) 造成学生乙产生疑问的重读的字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