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政策
③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在台儿庄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
年份 | 全球总产值(%) | 全球人口(%) |
1700-1820 | 0.5 | 0.4 |
1820-1913 | 1.5 | 0.6 |
1913-2012 | 3.0 | 1.4 |
材料一:1901 年带来了新的历史特点,这特点是国内斗争的空前激化和革命高潮的正式涌现。中国人民与清政府的矛盾,成了反帝斗争的突出课题,革命的锋芒指向了清政府。20 世纪最初十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风雨年代。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革命派思想,却完结在辛亥革命那个悲惨的胜利中。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在这场决战中,美国选择了国民党,但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而人民的选择总是体现了历史的选择。蒋介石曾自命为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然而真正继承并完成了孙中山事业的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 110 年的屈辱和多难之后,中华民族终于在世界民族之林站起来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一:在工业进程领域,日本的走的是任何西方国家都无法比拟的道路。明治元勋们用政府的钱建立并资助他们认定所需要的企业。它们不是先生产消费品,发展轻工业,而是兴办关键性的重工业。兵工厂、造船厂、钢铁厂和铁路建设有优先权。当这些企业具备了业务前景后,政府就以“低的荒谬的价格”卖给私人公司,主要是三井和三菱等著名的财阀。这一政策并不缘于社会主义教条,获利的正是那些财阀。
——摘编自【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材料二: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建设资金不能靠掠夺殖民地,只能从内部,依靠征收农业税等措施来解决。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因为苏联的重要企业都是国家所有的,政府就可以通过指令性计划,调动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去发展。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农业等都是次要的,从属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 中国 | 欧洲 |
14—15 世纪 | 明朝建立,朱元璋废宰相制度; 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结束于明宣德八年 (1433 年); 明成化年间,形成八股取士制度 |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展开;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 200 余家纺织工场雇佣 3 万余名工人 |
16 世纪 |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完成戏剧 ① , 描绘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葡萄牙人获得了在中国澳门的居住权 |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哥白尼发表日心论;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完成铁球实验;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 ② |
17 世纪 | 徐光启完成 ③ ;总结了许多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 康熙年间,借明史案,大兴文字狱; 康熙设南书房,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 清政府设广州十三行 |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 英国 W.哈维著《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建立血液循环理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 ④ , 建立 了经典力学体系 |
——据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等整理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