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王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整理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材料二 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基础,厥惟三端(条件):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摘编自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财富》、《生活》杂志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撰文说,20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时任国务卿的赫尔也说:“美国深知自己可以强烈的影响为维护和平而建立的任何国家组织,由于这种影响日益增强,我们对安排战后世界所负的责任相应地增大了。”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等
材料二 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为,这是一个拥有万千年“和”的文化的国度对世界的青任与和当。
——中国高校网《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