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

更新时间:2023-12-20 浏览次数: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7 分)
  • 1. (2023高一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实体空间之外产生了另一个空间, 即数字空间或赛博空间。为 了实现在数字空间的关系建构,个体身体存在在实体之外需要再建一个虚体, 这是进入数字空 间的前提条件。个体只有完成了身份虚体的建构,才能在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之间实现切换。

    在数字化时代,人格的实体虚体化即所谓数字人格的形成。严格来说,数字人格并不能叫 作人格,是因为它始终是以人的身份虚体的存在为前置条件的。同时, 数字人格一个主要的特 性是通过网络数据实现的对人的拟像, 网络数据不是对生命实体的真实采集, 而是基于个人填 写。讨论数字人格的意义不只在于确定人的网络存在方式,更在于防止数字人格对个体自我形 成的诱导甚至压迫,使个体沦为网络的奴隶甚至牺牲品。

    网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往空间, 而且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形成了新的聚合关系。 这种新的聚合关系既造就了面对面的熟悉的陌生人,即社会的陌生化; 又造就了不见面的陌生 的熟人,即网络社群的熟悉化。在这种新型聚合关系下,由于数字空间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 的交往范围,提升了人们的交往效能, 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趣缘群体,进行 集体“自嗨”,从而催生了一种新型文化即网络文化。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依附性增强。圈层文化的出现既有个体精神上的需要, 又有资本的助推。它以小群 体的方式满足了个体个性化、差异化的精神需求,增强了个体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人们聚 合在一定的圈层下,形成窄化的虚拟关系,逐渐形成对圈层群体的依赖。在不同的圈层中有不 同的圈规、语言、礼仪等, 它是圈层部落成员的标识。

    第二, 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网络趣缘群体处于不同的圈子或圈层,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 造成网络信息闭环。由于社交范围的狭小、社交圈子的固化, 人们在圈层文化氛围中形成一种 圈养型差异性群体人格。这一人格倾向是因网络虚拟世界的存在和作用而造成的现实生命实体 的人格改变。

    第三, 对个性自由的误读。趣缘群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在现实生活规制中缺少或 失去话语权的边缘人群的情感需求。个体也常常误把网络平台当成释放个性、张扬自我的自由 渠道和途径。但实际上,网络趣缘群体的出现并未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相反长期处于一种相 对封闭的文化圈子中,容易造成对异己的敌视或排斥, 形成对趣缘群体的过分依赖。

    第四, 集体无意识的形成。数字化平台常常通过投票讨论,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用选择、 打分代替独立判断, 不再面对情境化本身, 而是进行量化、极端化,非 A 即 B 或非 B 即 A。 当 意见被简化为一或非一、正面或反面时就是同一性的形成, 它既表现为简单的极端化或单一化, 又表现为同温层或圈层意识形态的形成,从而造成集体无意识。与此同时,网络圈层长期处于 封闭、隔离环境又加剧了集体无意识。由于圈层自身的选择性、隔离性的特点,在圈层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唯我独尊、排斥异己、党同伐异的圈层意识形态。

    在这种网络亚文化中, 圈养着一批热衷网络交友、游戏的青少年。不同的网络平台以不同 的社群观念吸引着具有不同趣缘的群体,实现网络聚合。它们各取所需,维持着一种相互依存 关系。个体以身份虚体的方式进入网络社交,长期处于虚拟网络空间,在圈层文化的熏陶下, 作为生命实体存在的人们的真实人格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编自徐强《数字化时代的人格反思》)

    材料二:

    人们在网络交流时产生的虚拟人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时被压抑的人格,一类是平时 崇敬的人格。现代社会的竞争及其他方面施加给人的压力及多重社会角色对人的束缚使人们很 难甚至不可能尽情地展现真我风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个性会从此消失,通常情况反而 是愈禁而弥强。这就好像是用高压锅煮水,被压抑的气体压强越大,对锅的作用力也越大,但 锅的强度是一定的,当作用力达到这一强度或者超过时,就会发生爆炸。虚拟人格的产生则正 可以达到“减压 ”的作用,从而调节心理平衡。称之为“虚拟人格 ”,主要是因为在通常情况 下,它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主要是在网络交流中出现,而且离开这一条件就不会表现出来,它 具有不稳定性及有条件性。

    由于虚拟人格能起到释放压力和丰富体验的作用, 因此许多人对虚拟人格产生依赖性。通 常的情况是,许多人先从虚拟人格里获得良好体验,而后对现实社会更加不满足, 以此陷入恶 性循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个体所受压抑程度和对憧憬人格的向 往程度,一个是个体意志力的强弱。个体对虚拟人格的依赖程度与受压抑程度成正比,与向往 程度也成正比: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压抑程度越大,甚至超过其所承受范围,就会更倾向于 用虚拟人格来得到解脱;个体对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越深,就会更倾向用虚拟人格获得满足。 其依赖性与个体意志力强弱成反比:个体意志力强,则可以控制自己上网的频率及使用虚拟人 格的程度,意志力弱则容易对虚拟人格产生依赖。

    如果个体的受压抑程度过大,可以多通过其他方式来放松,比如旅游,参加体育运动和文 娱活动。美国兴起一种“漂流疗法 ”,意思是不要只抓住一种方法不放,而要采取多种方式, 使整个身心得以彻底放松。如果个体对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很大,则可以将这种向往升华为现 实中对“现实的我 ”向“理想的我 ”前进的动力,转化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力量。如果是由于 个体本身意志力较弱,则可以根据情况,制定上网计划及使用虚拟人格的频率与时间长度,从 而逐步摆脱对虚拟人格的依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虚拟人格来清空心灵垃圾、调节心理 平衡、保持积极心态,而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新的心理疾病。

    (摘编自邓泽 球 张桂群《论网络虚拟人格》)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人格产生的前提是网络,一旦脱离网络世界,数字人格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B . 趣缘群体的形成有利有弊,它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但也容易让人们排斥异己。 C . 在圈层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圈养型差异性群体人格不是网络虚拟人格,是真实人格。 D . 被向往的虚拟人格可以引导个体克服困难,合理利用虚拟人格则对个体心理有益。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人格是对人的拟像,填写的网络数据出于个人的主观性,因而具有非真实性。 B . 造成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原因是同一性,同一性形成的标志是意见被简化、单一化。 C . 虚拟人格可以减压、调节心理,它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出现,从而稳定下来。 D . 因为人们从虚拟人格里获得了好处,所以对现实更加不满足,从而依赖虚拟人格。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世界卫生组织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虽然这一版本还未经各国正 式批准,但已经引起了社会热议。 B . 某一网瘾戒除机构实行军事化管理,有专业心理老师,网络成瘾者每天早晨都要跑操,日常 生活环境也相对封闭。 C . 研究发现,网络在线角色游戏“魔兽世界 ”的用户在游戏中的人格更接近于他们的理想自我, 而不是现实自我。 D . 王月在校乖巧听话,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但是在家却是不折不扣的“小魔女 ”,叛逆、脾 气暴躁,不和父母沟通。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 (5) 有人认为,在对待数字人格这一虚拟人格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3高一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 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 大姐、大嫂 ”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 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 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 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 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 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 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 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 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 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 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 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 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 ”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 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 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 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

    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 ”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 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香雪走着,就 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 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庄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 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 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 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对了,今晚台儿沟发生了这样的情况,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地去回 忆呢?对了,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 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 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 怎么说?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索索地响着,并不真 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是哪儿来的流水声?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小 溪。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 芝麻糖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旧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 冲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她还记得,那老头真心实意等了她半天呢。为什么 她会想起这件小事? 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 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 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叫人瞧不起……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 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 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 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 “避邪 ”。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 是冲去。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只听见不知名的 小虫在草丛里鸣叫,松散、柔软的荒草抚弄着她的裤脚。小辫叫风吹散了,她停下来把它们编好。 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的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 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当她们也看清对面的香雪 时,忽然都停住了脚步。

    香雪猜出她们在等待,她想快点跑过去,但腿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 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 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 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 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

    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 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 香雪!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文本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 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 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 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 子出 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 白洋淀席!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 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 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1. (1) 下列对人物形象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 ”二字足见对新婚被子的珍 贵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 . 文本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 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C . 文本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 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 . 文本三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两句描画出水生嫂有着优美的劳动 姿态和娴熟的编席手艺。
    2. (2) 下列对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 ”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的语言, 目的 是为了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润的美好。 B . 文本二,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 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 . 文本三,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这 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D . 文本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文本二写香雪的动作、文本三写水生嫂的劳动场面,都有着清新的 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画面。
    3. (3) 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 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4) 三个文本都有着相近的风格,是“诗意小说 ”的典范。作家孙犁曾这样评价《哦,香雪》: “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所描摹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请你结合《哦,香雪》 节选部分,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5 分)
  • 3. (2023高一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 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不能为滂母邪? ”

    , 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 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 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 以累之也。 ”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 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

    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 水。轼曰:“ 富民出, 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 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 侪小人, 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 者三版。轼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

    岸, 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 (1) 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

      率其徒 A 持畚锸 B 以出 C 筑东南 D 长堤 E 首起 F 戏马台 G 尾属于 H 城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顾,难道,与《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入门不顾 ”的“顾 ”词义并不相同。 B . 冠,指的是把帽子戴在头上。在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C . 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 “会天大雨,道不通 ”的“会 ”词义相同。 D . 庐,泛指简陋的房屋,与诸葛亮《诫子书》 “悲守穷庐 ”的“庐 ”用法相同。
    3. (3) 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 诤臣之志。 B . 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的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 . 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 以表孝心。 D . 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 的父母官。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而读《庄子》,叹曰: “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

      ②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

    5. (5) 概括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
  • 4. (2023高一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①此诗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②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秋天,作者在夔州时。

    1. (1) 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客至》首联写“春水”“群鸥”渲染居处之景的秀丽幽静,“但见”透露出诗人些许寂寞之情。 B . 《登高》颈联对仗工整,意蕴丰富;其中“万里”极写距故乡之远,“百年”夸张多病时间之长。 C . 《客至》语言质朴自然,如话家常;诗人选取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 D . 《登高》语言慷慨激越,意境沉郁悲凉;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2. (2) 《客至》《登高》都写到了酒,各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5. (2023高一上·赤峰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一幅立体辽阔的江南秋景图。观“万山层林 ”之远 景,看湘江“”之近景,不仅远近结合,而且色彩鲜明。
    2. (2)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中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来描写动态景物的句子是:
    3.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 《<论语>十二章》 中也有表达类似思想的语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18 分)
  • 6.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 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 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____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 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率文化,叱咤风云,____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 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 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 )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

    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 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  他们守的是人类 ____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____ 的精神之天。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 . 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 . 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 . 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 .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 . 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 . 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 .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所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 .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 .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所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 7. (2023高一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①  , 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 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②  。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 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 ”。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 X 线片,如果正位 X 线片显 示脊柱有大于 10 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

    ( ) 。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

    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③     。脊柱侧凸是危 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看不到明显的外观上的躯体畸形 B . 明显的躯体畸形在外观上看不到 C . 看不到外观上明显的躯体畸形 D . 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
四、写作(60 分)
  • 8. (2023高一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可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样子;可以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的样子; 也可以是那只即便成不了雄鹰、雪豹,却能攀上“锈蚀的岩壁 ”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 慰 ”的蜘蛛; 当然,还可以是雪城哨所、海疆孤岛的一座“丰碑 ”……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请结合以上材料,以“青春的样子 ”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 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