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等高线地形图》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普法战争后的革命实践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 (一) (二)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主题 | 史实 |
A |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 美国内战、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
B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 《凡尔赛条约》、不结盟运动 |
C | 冷战时期的世界 | 三国同盟、杜鲁门主义 |
D |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联合国的成立、经济全球化 |
1215年《大宪章》 | 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贵族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
1628年《权利请愿书》 | 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
1689年《权利法案》 | 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 司法权和军权等 |
①乐于实践、关切他人生命
②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③与人合作、欣赏接纳自己
④尽已所能、不计代价回报
①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②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
③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打造两岸同步市场
④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①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同步富裕
②有利于建设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③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表明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漫画《爱的变奏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
在绍兴某村,全国人大代表刘书记依托村内设立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常年收集周边镇 街的群众意见和诉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等建议带到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参加全国两会的刘书记和代表委员们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将人民 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人民增 收致富渠道。
有人说: “中国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经过反复尝试,坚持了党建统领,依托花木产业,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先行村建 设,成功打造“花满棠棣”共富品牌;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农 村人居环境;建立兰花数字工厂,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兰花产业;探索“公司+合作社+基 地+农户"的花木专业村发展模式,由点及面将“共富效应”辐射到周边村庄。 |
【项目 一:寻运河之兴起】
越国山阴故水道图(浙东运河最初开凿部分)
【项目二:探运河之变迁】
历史时期 | 浙东运河的发展情况 | |
春秋 | 兴起 | |
西晋 | 形成 | |
南宋 | 辉煌 | |
元明清 | 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 保持畅通 | |
… |
【项目三:论运河之新貌】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 |||||
年份 | 欧洲 | 非洲 | 美洲 | 中国 | 世界总人口 |
1650年 | 18.3 | 18.3 | 2.4 | 22.9 | 5.45亿 |
1750年 | 19.2 | 13.1 | 1.6 | 30.9 | 7.28亿 |
1850年 | 22.7 | 8.1 | 5.1 | 35.1 | 11.71亿 |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 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
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一:1942年, 《解放日报》报道了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吴满有: “他早起晚睡, 辛勤劳作,每亩地平均较其他农民多收粮1/6;打粮34石,送交公粮14.3石、公草1000 斤,购买公债150元、公盐代金650元。”;同年, 《解放日报》又发表《向模范工人赵 占魁学习》: “他爱厂如家,刻苦学习,努力生产;自修了3 个炉子,半个月打了200 把镢头、300把锄头。”
——摘编自中央文献出版社《延安时期大事记述》
材料二:百年历程中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部分)
时间 | 劳模精神 | 代表人物 |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 设时期 |
无私奉献、 集体至上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英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建设新 中国、献身现代化的"铁人"王进喜;螺丝钉精神的“奉 献英雄”雷锋 |
改革开放 以来 | 创先争优、 实干至上 | "两弹元勋"邓稼先; "新时代雷锋"徐虎;国际化经营 的“企业家”鲁冠球 |
新时代 | 开拓创新、 人民至上 | 抗疫“最美逆行者”钟南山;"九天揽星人”孙泽洲;“贫 困群众的亲闺女"刘双燕 |
——摘编自尹昱琚《百年历程中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