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盐城) 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如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 2. (2023八上·姑苏期中) 以下两组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 )

    A . 洋务企业的发展 B .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C . 辛亥革命的背景 D .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 3. (2023八上·苏州期中) “1921年,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这一“火种”( )
    A .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C . 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 . 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 4. (2023八上·乾安期中) 鲁迅无情批判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的白话小说是( )
    A . 《狂人日记》 B . 《子夜》 C . 《雷雨》 D . 《骆驼祥子》
  • 5. (2023八上·黄埔期中) 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
    A . 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 B . 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 C . 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 D . 建立了宣传民主和科学的团体
  • 6. (2023八上·黄埔期中) 下表为《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孔子的文章篇数统计表(1915~1919年)表格所示变化主要缘于(   )

    年代

    1915

    1916

    1917

    1918

    篇数

    70

    66

    50

    37

    A . 维新变法的推进 B . 辛亥革命的转型 C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 . 北洋军阀的统治
  • 7. (2023八上·文登期中) 它是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它是(   )
    A . 上海 B . 北京 C . 南京 D . 武汉
  • 8. (2023八上·文登期中)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 . 同盟会成立 B . 国民党一大 C . 中共一大 D . 中共二大
  • 9. (2024八上·灵山期末) 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它开始的标志(   ) 
    A .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 .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 .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 .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10.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许多历史信息。以下历史信息与下图所示建筑相关的是( )

    A . 中华苏维埃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 .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C . 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D .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 11. 宣传标语喊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下列标语与其反映的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
    A . 打倒孔家店——辛亥革命 B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洋务运动 C . 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D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四运动
  • 12.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 . 中共三大的召开 B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 黄埔军校的创办. D .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 13. 北伐军在湖南、湖北战场上击溃的军阀主力是( )
    A . 张作霖 B . 孙传芳 C . 吴佩孚 D . 阎锡山
  • 14. 比较是一种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相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有( )

    ①都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 
    ②都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

    ③都以进军农村为目标 
    ④起义队伍都是“支部建在连上的”人民军队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15. 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的年代尺,其中填写在空白处的关键词最合适的是( )

    A . 焕然一新 B . 星星之火 C . 中流砥柱 D . 危在且夕
  • 16. “国民革命失败是因为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并建立了反共的政府。”材料中的“政府”是 ( )
    A . 晚清政府 B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 . 北洋军阀政府 D . 南京国民政府
  • 17.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中写道:“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这表明了北伐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实现国家统一 C . 振兴中华民族 D . 维护民族权益
  • 18. “(民国)十五年六月,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了北伐战争的 ( )
    A . 背景 B . 进程 C . 性质 D . 作用
  • 19.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妥善解决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里主要介绍的是 (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早期工人运动的开展 B . 中共三大召开的背景 C . 中共三大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 . 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
  • 20. 刘少奇在某一指示中写道:“汤恩伯在河南几乎完全溃败,国民党腐败无能已达到惊人程度,挽救全民族危亡的全部责任,更加明显地看到是落在我党身上。”此次战役是指( )
    A . 平津保卫战 B . 徐州会战 C . 枣宜会战 D . 豫湘桂战役
  • 21.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首军歌应当属于( )
    A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 .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C .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 22. 时任日本华北方面军高级参谋的吉原矩懊丧地回顾说:“当时并未重视中共领导的军队,视其为在我占领地区内潜伏的国民政府残兵部队或与抗日杂牌军相差无几之军,确信不久将可扫荡歼灭而不重视。对共产党....逐渐扩张提升其势力之实态,惜未能十分认识。”这从侧面印证了( )
    A . 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 B . 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 C . 正面战场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 D .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与协同作战
  • 23. 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了侵华策略。下列对改变后的策略描述正确的是( )

    ①分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对国民政府以军事打击为主

    ③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④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4. 设定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依据是( )
    A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B .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C . 1945年9月9日,日本在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签字 D . 1945年10月25日,举行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
  • 25. (2024八上·灵山期末) “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这次会议是( )
    A . 八七会议 B . 古田会议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3八上·吴江期中) 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要把握历史事件实质,抓住历史事件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新文明开道】

    材料一: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青年谱写赞歌】

    材料二: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缔造希望起点】

    材料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董必武同志题诗

    1. (1) 材料一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吹响这一历史事件号角的人物是谁?
    2. (2) 材料二中“学生的爱国行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哪句口号最能反映此次运动的性质?
    3.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上述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 (4) 材料三中的“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大会成功召开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 27. (2023八上·黄埔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表

    城市

    票数

    比例

    武汉

    7779

    52%

    广州

    5603

    37.4%

    南京

    837

    5.6%

    北京

    428

    2.9%

    上海

    114

    0.8%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从材料一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得票率最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
    2. (2) 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这种政体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含义。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为达到此目的,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摘编自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材料二:北伐战争形势图。

    材料三:国民党经改造后,成立了工人部和农民部,广东的工农运动直接影响到邻近的湖南、江西等省工农运动的高涨;国民党一大决定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创办一所军官学校,孙中山亲任总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指出材料一中的“你们”是谁。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为了“民族革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2. (2) 请填写材料二中A.B两处地区的军阀的名称。运用所学知识,据图简述北伐战争的重要成果。
    3. (3) 依据材料三,分析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材料二:北伐军进军形势。

    材料三:1927-1937年,被称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先后五次发动对红军的“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材料四:图二、图三。

    1.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材料二所示形势的出现有何影响?
    2. (2) 请用相关史实来佐证材料三的观点。
    3. (3) 图二图三从侧面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4. (4) 回顾这段历史,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