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历史考试

更新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赵县月考) 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口口口口是反对神权、反对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托起近代欧洲的力量。”“口口口口”应是(  )
    A . 文艺复兴 B . 启蒙运动 C . 独立战争 D . 十月革命
  • 2. (2023九上·赵县月考) 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形的,有关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这一切,为远线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  )
    A . 条件 B . 过程 C . 结果 D . 影响
  • 3. (2023九上·赵县月考) 以下是《大英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中对相关史实的评述,其中属于对“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史实评述的章节应是(  ) 

    第一章新发现的沃土
    第二章廉价货与灵魂的等价交换
    第三章海洋中的荒漠
    第四章种植园间必须团结一致​

    A . 第一章 B . 第二章 C . 第三章 D . 第四章
  • 4. (2023九上·赵县月考) 课程标准是历史学习的指针,下面是从历史课程标准中摘取的相关条目,请给其加上恰当的标题(  )

    ●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A .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 . B.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C . 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D . 资本主义主义制度的确立
  • 5. (2023九上·桂平期中) 西方“步入近代”的过程: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
    A . 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B .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 . 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D . 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 6.  15世纪以前,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除欧洲、北非以及亚洲的一些地方外,陆地的尽头是万丈深渊。最先打破这一错误观念的历史事件是( )
    A .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B .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 .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 哥伦布到达美洲
  • 7. (2023九上·赵县月考) 《独立宣言》指出:“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可见,《独立宣言》旨在(  )
    A . 弘扬人人平等的主张 B . 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C . 实现北美殖民地独立 D . 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
  • 8. (2023九上·赵县月考) 历史的演进往往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如图反映的是近代某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据此推断该国家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日本
  • 9. (2023九上·德庆期末) 如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依次是( )

    A . 《权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 . 《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 C . 《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 D . 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
  • 10. (2023九上·雷州期末) 麦迪逊声称,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建立的政府既非纯粹的“联盟”,也不是纯粹的“全国性政府”,而是一个混合政府——既带有“全国性政府”的性质,也有“联盟”的性质。这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 )
    A . 强化了州政府的自主权 B . 注重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 C . 背离联邦制的基本原则 D . 践行三权分立的治国理念
  • 11. (2023九上·赵县月考) 恩格斯指出:“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材料中的“著作”(  )
    A . 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发展 B .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思想来源
    C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 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
  • 12. (2023九上·广州期中) 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 法国巴黎公社 B .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 第一国际成立 D . 俄国十月革命
  • 13. 如图所示,19世纪英国铁路里程迅速增加。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 .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 . 石油的大规模开采 C . 发电厂的广泛建立 D .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 14. 小明同学设计了下面这个示意图,它是针对工业革命的( )

    A . 背景 B . 过程 C . 性质 D . 影响
  • 15. 马克思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焦点是( )
    A . 领土扩张问题 B . 美国西进运动问题 C . 关税增减问题 D .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 16. 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说:”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牛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材料表明林肯”不动摇的信念”是(  )
    A . 推翻殖民统治 B .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C . 维护国家统一 D . 建立联邦制共和国
  • 17. 某学生在进行俄国的改革专题复习中使用了图示法(见下)。其中”▲”处应是( )

    A .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 . 农奴生活方式西化 C . 农奴自下而上解放 D . 农奴制残余被消除
  • 18. ”他用笔无情地挑开了当时法国社会头上‘自由、平等、博爱’的美丽帷幕,展现了这幕布后面的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揭露了种种阴谋与欺诈、眼泪与鲜血、呻吟与罪恶”。以下作品中,为他所创作的是(   )
    A . 《人间喜剧》 B . 《战争 与和平》 C . 《英雄交响曲》 D . 《复活》
  • 19. 有人说,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但是,梵高依然用画作表达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贝多芬仍然认为生活还是这样美好。这主要表明两位艺术大师(  )
    A . 一生悲苦、屈从命运的安排 B . 命运多舛、生不逢时 C . 热爱生活、逆境中不懈追求 D . 青年才俊、命运眷顾
  • 20. 俄国国徽图案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变化:1917年,改变后的新国微虽然仍以双头鹰为主体,但图案上的王冠、权杖和金球都消失了:1918年的新国徽上则彻底变成了镰刀、斧头和麦穗等图案。这两次变化说明( )

     

    ①彼得一世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二月革命后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③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④亚历山太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A . 《凡尔赛条约》 B . 《九国公约》 C . 《国际联盟盟约》 D . 《和平法令》
  • 22. 下侧是创作于1942年名为《绞死希特勒》的漫画。该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 .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B .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23. “……公告其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该”公告”出自( )
    A . 开罗会议 B . 雅尔塔会议 C . 波茨坦会议 D . 慕尼黑会议
  • 24. 1946年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 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而耐心地、坚定而警惕地遏制苏联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 . 遏制苏联 B . 进攻苏联 C . 称霸世界 D . 避免战争
  • 25. 下图是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图回答小题。

    1. (1) 出现甲阶段发展状况的原因有( )

      ①得到欧洲的经济援助

      ②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③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④积极拓展了世界市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从乙阶段末期开始,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征体现为( )

      ①全球化  ②信息化  ③民主化  ④电气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6. 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的工厂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就向欧洲派出数以千计的留学生,并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等。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权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
    2. (2) 结合材料二,说明”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转折点”。
    3. (3) 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列宁话语的理解。
    4.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对待农奴制的不同态度。他们不同的态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规律?
  • 2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偶然与必然]


      表1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

      比较项目

      在工业产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有人说:”如果没有图1 反映这一偶然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赞同?请结合表1加以分析。

    2. (2) [美妙与绝望]                                        

      战争在我们眼里是一件非常有男子气概且美妙的事:狙击手们在草丛中兴高采烈地战斗。

      ——1914年一位士兵在战争爆发前的想象

      更多的时候让人陷入几乎完全失去意识的麻木状态中,有时候也可能会发疯。

      ——1917年记录的一战期间士兵的日常生活

      运用史实分析士兵们对战争的态度为何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3. (3) [衰落与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 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结束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不仅从欧洲历史的角度看,而且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也都是作为一个历史转折点而引人注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依据该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原因。

  • 28. 某校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以《经济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为主题收集了如下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相同困境]

    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与1929 年相比)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产量

    -46.2%

    -40.6%

    28.4%

    - 16.5%

    -8.4%

    -1/3

    外贸总量

    -70%

    -69.1%“

    5 0%

    - 6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不同选择]

    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

    ——罗斯福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块面包!而是一个生存空间!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

    ——希特勒

    内求国基之巩固,外谋国运之发展……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之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

    ——广田弘毅

    1. (1) 出现”相同困境”与哪一事件有关?表格中的信息体现了它的哪些特点?
    2. (2) 结合材料,谈谈美国和德国、日本分别作出怎样的”不同选择”来摆脱“困境”。
    3. (3) 美国和德国、日本的”不同选择”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4) 从这次”相同困境”的”不同选择”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的崛起]

    材料一:如下图。

    [欧洲的联合]

    材料二:西欧六国建立的煤钢共同市场获得成功后,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新阶段……欧洲联合的扩大,从经济上看,给它带来了内.部市场的扩展和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强的优势,……从政治上看,……在某些国际问题上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孤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保障的建立]

    材料三: 1935 年《社会保障法》是联邦政府进一步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大举措,该法案提供:①老年人一份收入;②由雇主在雇员就业期间预先支付失业救济金的计划;③向老人、盲人和受抚养的孩子提供无条件的救济援助。……所有这些措施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一只 是推迟了问题的暴露时间。

    ——(美)休斯《美国经济史》第八版

    1. (1) 请用一句话简述图1、2所反映的日本经济状况。
    2. (2) 指出图1中日本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并从其国内角度分析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
    3. (3) 指出欧洲联合进入”新阶段”后组织名称的变化,并根据材料二归纳欧洲联合”扩大”的影响。
    4. (4) 写出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的背景,并根据材料三简要评价美国当时的社会保障制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