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第二中学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

更新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感受自然之美,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语文学习小结,请你将以下的阅读感悟和整理单补充完整。(12分)
  • 1. (2023七上·兰溪期中)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序号)。

    春天的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夏天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风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也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的水藻将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美好。在落叶纷纷中,瘫痪的史铁生与母亲 (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在洒满阳光的午后,海伦·凯勒用手指(cuō)捻着金银花叶,准备迎接生命的春天;在沙漠变绿洲的壮举中,我们遇见了既沉默寡言又慷(A.gài B.kǎi)坚韧的牧羊人,发现了平凡者亦拥有伟大的灵魂……

  • 2. (2023七上·兰溪期中) 孩童的想象天马行空,自然景物中饱含诗味和趣味。请根据下表,填写诗句。

    简笔画

    联想

    诗词

    诗句

     

    高挂在天空的太阳或月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①

     

        ②    

    《观沧海》

    ,若出其中。

    《天净沙·秋思》

    ,断肠人在天涯。

    《次北固山下》

    ,江春入旧年。

    晴空万里凌云鹤

    《秋词》

     

    时光如流逝的河水

    《论语》

    子在川上曰:⑦,不舍昼夜。

二、我与经典同行(9分)
  • 3. (2023七上·兰溪期中) 走访“书香名家”

    在书香名家,主客相见,发生以下对话。请参照A句示例,指出B句的不当之处并改正

    A主人:承蒙各位赏光,来寒舍小聚,招待不周,敬请谅解。

    评析:A句主人用语得当,如“承蒙”“赏光”“敬请”等词,都是敬辞,表达了主人对宾客的尊敬和礼貌,而“寒舍”“不周”等是谦辞,表达了主人谦逊的态度。

    B访客:非常荣幸,能得到阁下的指导,我们的大驾光临,令这儿蓬荜生辉。

    B句评析:

  • 4. (2023七上·兰溪期中) 走进经典名著
    1. (1) 任务一:完成下面以“鲁迅笔下的‘故乡人’”为主题的《朝花夕拾》阅读单。

      人物

      典型事件

      人物点评

      长妈妈

      为我买来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朴实善良,对受自己照顾的孩子充满了爱和关怀。

      寿镜吾老师

      微笑仰头,在课堂上大声朗读自己钟爱的文章。

      陈莲河医生

      故作高深,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只是个没有医德的江湖骗子。

      衍太太

    2. (2) 任务二:网易云推出一款新型游戏“西游联盟”,让我们走进游戏,体验“西游”人生。

      初始状态分析

      主要人物

      A

      B

      C

      D

      如果这是游戏初始界面,你会选择以上哪个角色进入游戏,简要说明理由。(可从身世、能力、性格、人生追求等方面阐述)

三、品悟自然之韵(41分)
  • 5. (2023七上·兰溪期中) 任务一:慈父形象链接读

    紫色葡萄慈父心

    ①小院的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会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于是,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

    ②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那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③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④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⑤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⑥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

    ⑦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⑧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的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⑨而今,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或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1. (1) 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① 

      葡萄树长大了

      葡萄树越来越旺盛

      父亲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

       ② 

      女儿终于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就,实现心灵上的站立。

    2. (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这处细节描写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3. (3) 文章标题“紫色葡萄慈父心”富有诗意,内涵也很丰富。请你说说“慈父心”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 (4) 读完文章,你认为父亲许的心愿最终实现了吗?请说明理由。
  • 6. (2023七上·兰溪期中) 科学文本畅读记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一】

    碳,二氧化碳的碳

    碳是一种化学元素。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含有碳。碳也存在于很多物质中,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还有一个身份——温室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当然不只有二氧化碳,但它是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很多人会将“碳中和”中的碳等同于二氧化碳。

    为什么要碳中和?

    全球的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破坏,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紧密相关。如果温室气体继续无限制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哪怕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都将对地球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碳中和,不是化学反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不是恒定的。人们取暖、烧火做饭,以及生产中的烧煤、烧油的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排到空气中。当然,地球上也有一些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者,如绿色植物,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

    当“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可以互相抵消时,我们就说“碳中和”了。也就是说,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每一个对象(可以是全球、国家、企业甚至某个产品等)未来“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材料二】

    碳足迹,记录你的碳消耗

    对于排放,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小的“贡献”。据测算,我国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0%多呢!不管宅在家,还是出行,我们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每个人碳消耗产生二氧化碳都留下了痕迹,就像我们走路会留下“足迹”。碳耗用得越多,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快来看看你的碳足迹吧。

    ★洗一次热水澡,排放二氧化碳420g;

    ★丢1KG垃圾,排放二氧化碳2060g;

    ★看电视1小时,排放二氧化碳96g;

    ★开电扇1小时,排放二氧化碳45g;

    ★搭电梯上下一层楼,排放二氧化碳218g;

    ★开钨丝灯泡1小时,排放二氧化碳41g;

    ……

    碳排放量数字很惊人,对不对?我们可以通过植树来抵消。按照一棵30年的冷杉能吸收111kg二氧化碳来计算,假如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kg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来补偿。如果你开车消耗了100L汽油,那么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70kg,为此,需要植三棵树……

    ——(摘自《少儿科学周刊》2022年4月第7期,有删改)

    【材料三】

    支付宝“蚂蚁森林”是旨在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在蚂蚁森林里可计为"绿色能量"。"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用手机申请种下一棵真树。据生态环境部2021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公布的数据:蚂蚁森林从2016年上线5年来,已累计带动超过6.13亿人参与低碳生活,产生“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

    1. (1) 请根据材料一 内容回答,什么是“碳中和”。
    2. (2) 阅读材料二,根据示例联系实际,举一例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量。

      示例:天冷了,我可以一周少洗一次热水澡,减少碳排放量420g。

    3. (3) 根据材料内容,选出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不只有二氧化碳,但它是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很多人会将“碳中和”中的碳等同于二氧化碳。 B . 如果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C . 碳耗用得越多,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 D . 蚂蚁森林上线以来,在带动公众低碳减排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 (4)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探究支付宝蚂蚁森林开发“助力亚运碳中和”项目的原因。
  • 7. (2023七上·兰溪期中) 任务三:为人处世思索记

    阅读文言作品,可以汲取为人处世的道理,请你仔细阅读,了解人生道理。

    狼(节选)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黠童子换马

    一童子随主人宦游。从县中索骑,彼所值甚驽下。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佯泣于马上。后来问曰:“何泣也?”曰:“吾马奔逸绝尘,深惧其泛驾而伤我也。”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童子既得马,策而去,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追之不及。

    1. (1) 联系语境,推断和例句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悟前狼假寐(      )      A下地与之易       B.悟其欺     C.欲行

      顷刻两毙(      )      A人不知不愠    B.择其善者从之   C.策

    2. (2) 翻译以下加点字

      ①一狼其中     ②其一坐于前

    3. (3) 用“/”为选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望 后 来 人 得 骏 马 驰 而 来 手 握 缰 绳 佯 泣 于 马 上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选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吾马奔逸绝尘,深惧其泛驾而伤我也。

    5. (5) 小组讨论时,小华和小文的对话碰撞出了思维火花,请你参与。

      小华:我发现两文都用了“黠”字评价狼和童子,是不是都有讽刺的意味?

      小文:我认为甲文是在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终归会被识破和消灭。但乙文似乎是在夸奖童子,感觉对“后来人”的讽刺意味很明显。

      看了两位同学的对话,你对“童子”和“后来人”的做法有了怎样独到而具体的评价?任选一人 , 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见解。

      “我”评 (童子或后来人)

  • 8. (2023七上·兰溪期中) 任务四:离别之诗比较读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让我们走进李白、王维与友人离别的场景,感受他们的心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 (1) 两首诗歌中朋友离开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结合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分析。
    2. (2) 朋友离去,李白和王维都发了一条朋友圈,两人在文字的最后都配了一个表情,请任选一人 , 根据诗歌猜测其会配上什么表情?结合诗句简述理由。

      A.微笑   B.生气   C.大哭   D.愁苦

      我选(李白或王维)表情:(填序号)。理由:

四、抒写自然之情(55分)
  • 9. (2023七上·兰溪期中) 花鸟虫鱼皆有灵,风花雪月亦含情。在走访自然的过程中,同学们感慨万千,抒写了许多精彩的篇章,你也来参与一下吧。

    张开臂膀迎接秋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秋天,用文字记录秋天的景象。请描写一段秋天的景色,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 10. (2023七上·兰溪期中) 请以《我终于懂得了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文章不少于 500 字;④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