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6题,共35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2分,选错得0分。第14~16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
A . 海波
B . 松香
C . 石蜡
D . 玻璃
-
A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5℃
B . 物理课本的长约为26cm
C . 1min内人的脉搏跳动约200次
D . 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0cm
-
A . 铃声属于噪声
B . 铃声能传递能量
C . 铃声能传递信息
D . 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
-
5.
(2023八上·南宁期中)
2023年6月10日为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承传统之美,奏民族欢歌”活动中,观众能区分不同的民族乐器是根据声音的
A . 音调
B . 音色
C . 频率
D . 响度
-
6.
(2023八上·南宁期中)
2023年5月5日出现了首场“天狗食月”,当时月亮在空中如同被神秘力量悄悄“吞噬”一般。下列光现象中,与月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 . 一叶障目
B . 水中倒影
C . 雨后彩虹
D . 海市蜃楼
-
7.
(2023八上·南宁期中)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若认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太阳
B . 地球
C . 地面发射塔
D . 天和核心舱
-
A . 色光的三原色为红、黄、蓝
B .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骨骼生长
C .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鉴别钞票的真伪
D .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
-
A .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
B .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立即读数
C . 读数时可以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D .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平行
-
A . 只要声带振动就一定能听到歌声
B . 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有关
C . 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
D . 歌声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
-
12.
(2023八上·南宁期中)
小明向8个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水瓶琴”。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敲击水瓶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用不同的力敲同一个瓶子,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 . 从左到右依次向瓶口吹气,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D . 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子,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
13.
(2023八上·南宁期中)
如图所示,大烧杯中盛有适量碎冰,另将装有碎冰的小试管插入该烧杯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缓慢加热,当大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小试管中的冰
A . 全部熔化
B . 熔化一半
C . 没有熔化
D . 只有底部的冰熔化
-
A . 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
B . 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
D . “掩耳盗铃”是在声源处减弱
-
A .
霜打枝头
B .
露润绿叶
C .
雾锁险峰
D .
冰雪消融
-
A . 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
B . 医院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C . 夏天,打开冰箱冒出的“白气”是由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 烧水时,100℃的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
-
18.
(2023八上·南宁期中)
2023年9月2日1时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发生3.3级地震。地震时会伴随有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种声波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伤害。地震后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可以通过敲击身边的物体使其
发声,从而及时获救。
-
19.
(2024八上·腾冲期末)
为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开展了各种劳动教育活动。有同学在家进行炒菜实践活动时,不小心将水滴入烧热的油锅,顿时“油花四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
(选填“高”或“低”),水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
20.
(2023八上·南宁期中)
以镜为鉴可正衣冠。身高1.7m的小天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
21.
(2023八上·南宁期中)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为某物质通过吸、放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进行转化,其中
(选填“甲”“乙”或“丙”)为固态,从甲到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22.
(2023八上·南宁期中)
如图为频闪照相机拍下的甲、乙两个小球运动过程中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甲、乙两个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之比s
甲:s
乙=
,平均速度之比v
甲:v
乙=
。
三、作图题(共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
-
(1)
请画出图甲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2)
请仅画出图乙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5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
-
(1)
实验时,为显示光路,应选用表面(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纸板,纸板与平面镜(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
(2)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能在纸板B看到反射光。接着再将纸板B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
(3)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选填“减小实验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
-
(1)
如左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为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都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开始释放。
-
(2)
如中间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若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大小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这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
的关系。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这是在探究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
(3)
如右图所示,将装有固态碘颗粒的“碘锤”浸入热水中,“碘锤”里碘颗粒变少,紫色碘蒸气变多,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把“碘锤”从热水中取出,紫色碘蒸气逐渐消失,“碘锤”内侧壁上出现了固态碘,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1)
在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的现象更明显,应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进行实验;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探究像与物到镜面的是否相等。
-
(2)
实验时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在竖直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里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3)
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
(4)
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1)
第一实验小组想“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他们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图甲中固定夹(选填“A”或“B”)的高度,组装完成后,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温度计测得某时刻水的温度为℃。
-
(2)
第二实验小组把冰放入如图乙所示的烧杯中,还未用酒精灯加热,冰已开始熔化(室内温度约为30℃),他们采用该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该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冰熔化过程持续了min,当加热到第8min时冰处于态。
-
(3)
实验结束后,两实验小组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水在沸腾时以及冰在熔化过程中有相同的温度变化规律,即都要持续吸热,但。第一实验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们写出可以缩短加热时间的办法:。(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
-
(2)
小明以该平均速度从自己家骑行到小天家所需的时间。
-
29.
(2023八上·南宁期中)
南广铁路线路大致呈东西走向,为中国华南地区铁路通道的主干部分之一,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广昆通道的组成部分。下表为D3789次动车的部分时刻表。
站名 | 南宁东 | 藤县 | 梧州南 | 郁南 | 佛山西 | 广州南 |
到站时间 | ------- | 12:41 | 12:53 | 13:16 | 14:15 | 14:40 |
发车时间 | 11:23 | 12:47 | 12:56 | 13:18 | 14:20 | ------ |
里程/km | 0 | 292 | 315 | 348 | 530 | 563 |
-
-
(2)
已知D3789次动车长为200m,动车以1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花培岭隧道,测得动车完全通过该隧道所用时间为122s,求该隧道的长;
-
(3)
动车完全通过隧道后继续在平直轨道上行驶,若在距离山崖10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5s后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求从开始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时动车行驶的距离。(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
30.
(2023八上·南宁期中)
激光的能量很高、平行度非常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激光的这个特点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准的测距。(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均近似取为c=3×10
8m/s)
-
(1)
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6s接收到返回的信号。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2)
如图所示,汽车向激光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射两次激光信号,第一次发射信号后经过0.000008s收到返回信号,第二次发射信号后经过0.000006s收到返回信号,求汽车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分别距测速仪的距离;
-
(3)
在(2)中测速仪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2s,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在限速80km/h的高速路段行驶时是否超速。(光传播的速度很快,传播时间极短,在计算车速时可忽略其传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