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1-05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大连月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需要承认的是,面对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当前的现实题材创作与时代发展大潮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实题材创作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观念滞后和思想僵化的问题。部分现实题材创作仍然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照相式、不加剪裁的机械照搬,停留在新闻素材的自然呈现,而非作者主体介入后对于客观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上。这使得现实题材创作滑向自然主义写作,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生动现状和人民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同时也由于一部分创作者对现实题材创作还存在误解,回避或放弃现实关注,偏向于写作技艺上的单独用力,使创作渐渐偏离现实生活,或者出现对现实生活聚焦不准甚至扭曲的现象。

    现实题材创作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和生活窄化倾向。有人认为现实题材创作就是问题式写作,从而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创作上先入为主,撇开真实的现实状况,而始终以有色眼镜看待生活。有人只见光明不见曲折,一味拔高,悖逆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使现实题材创作流于浮泛、浅薄,失去打动人心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

    现实题材创作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创新不足和艺术手法老化的现象。或混淆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两个概念,或长期以来对现实主义的理解过于狭隘,无视现实主义的发展性、广阔性和再生性,导致现实题材作品显得面目老旧、风格单一、魅力不足。叙事上的粗糙和艺术上的懒惰,极大阻碍了现实题材创作的内在创新。

    (摘编自何向阳《现实题材文学创作的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

    材料二:

    能把现实题材文学作品写好,熟悉生活肯定是第一位的。三生三笑介绍:“在写网文之前,我进过外企,当过村官,做过图书馆馆员,既在一线城市最顶尖的甲级写字楼坐过班,也在粤西最贫困的山区量过青苗。”她表示,正因为有了这样丰富的经历,对现实生活特别熟悉,所以产生了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的动力,短短几年间就写出了四五本反映基层生活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艺术加工而不失真,观照广泛而不失焦,好看,好玩。

    现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当然不是自然主义地对现实进行原样摹写。三生三笑说,基层工作经历“说出来似乎很精彩,分派到每一天,实际上是枯燥无味的,是没完没了地下乡走路,是没日没夜地写材料看文件,是千篇一律地走访个案整理数据……这些日常生活,显然不适合用在文学作品里。有许多涉及私隐的人和事,更不适宜贸然照搬。”针对这个问题,她是如何解决的呢?她的办法是“艺术整合”。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化的过程。把那些散乱的、琐碎的素材加以整合,别具匠心地连缀起来,故事自然更集中、更凝练、更好看。当然,整合能力的大小,连缀水平的高低,就要看作者本人的见识和功力了。

    她还回答了“矛盾冲突该怎么写”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关键。对于文学作品而言,矛盾冲突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正是在矛盾冲突的推动下,故事情节才能演进与展开,才能把人吸引到故事中,才能让故事产生打动人的力量。制造矛盾冲突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设计出针锋相对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办法固然省劲,又会带来很多游离于生活逻辑之外的“后遗症”——我们都有切身感受,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和事并不能如此简单化的划分,好或者不好并非能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三生三笑说:“我用的也是笨办法:在不断深挖一个题材的时候,反复变换角度来看矛盾。”她表示,用这种办法,即使不写负面形象,依然能够设置悬念、制造冲突,依然能用跌宕起伏的情节来抓住读者的心。从作品看,她确实做到了。

    在阐述关于现实题材的创作心得时,三生三笑还特别强调,“故事的背后,仍然要体现现实的情感、现实的矛盾、现实的羁绊。故事情节可以是虚构的,但是矛盾和感情,是要真挚的。唯有滚烫的真挚的感情,才能够打动读者的心。”这是肺腑之言,也是透彻之悟。

    真情,真诚,对现实题材文学创作而言,是血脉,是灵魂。好的文学作品,最终还是靠着以真化意,以真化情,以真化境。如果作者缺乏真情,或不够真诚,对生活的观察如浮光掠影,对生活的体验似蜻蜓点水,那么进入创作过程后,即使再用力,笔触也深不下去,感情也融不进去,境界也升华不起来。比如陶渊明的诗,尤其是写田园生活的那些,获历代众多诗家倾心叹赏,其最得人心处全在一个“真”字。

    (摘编自于国鹏《莫起空中楼阁,夯牢现实根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创作符合新时代发展大潮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既不能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照相式的呈现上,也不能回避或放弃现实关注。 B . 现实题材创作者囿于问题式写作而违背客观现实主义精神,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现实主义的广阔性,将生活窄化。 C . 熟悉生活是作家写好现实题材文学作品的首要因素,同时创作者也要注意对现实生活中散碎的素材进行“艺术整合”。 D . 面对客观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无法明确划分是非曲直的状况,现实题材文学创作者可以尝试反复变换角度来看待矛盾。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是围绕“现实题材文学创作”这一主题来展开的,不过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B . 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并不是对现实原样的自然摹写,而是作者在深度体验后对客观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 C . 现实题材创作者必须抓住真情这一现实题材文学创作的血脉,真实地反映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D . 现实题材文学创作不能撇开现实生活,必须要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以真化意,以真化情,以真化境。
    3.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为写《中国在梁庄》,梁鸿带着儿子从北京回到家乡河南梁庄,前后住了五个月,寻摸留守的梁庄人无人触碰的生活脉络。 B . 《西海固笔记》作者季栋梁说:“要写出扎实厚重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史诗性作品,必须踏进生活的洪流。” C . 郭沫若曾说:“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创作性的影响进而被塑造。” D . 在长篇小说《太阳转身》的创作过程中,作家范稳走访了十几个村庄,最终呈现了云南边疆地区历经脱贫攻坚后的华丽转身。
    4. (4) 阅读材料,请用材料中的观点分析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可以称作现实题材佳作的原因。
    5. (5) 面对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现实题材创作如何弥补与时代发展大潮之间的差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3高三上·大连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一: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周秉义从北京调回了本市,终日足不出户,只是看书,偶尔也与冬梅晚饭后看看电视剧。

    冬梅的耳中刮进了一些关于丈夫任职的议论。她忍不住问:“确实是平调回来了?”

    他肯定地说:“是啊。”

    她又问:“到底为什么?”

    他奇怪地反问:“我信中不是写了吗?”

    “你想干的实事,到底是什么实事呢?”

    “现在说了也没用,得看这次怎么任命。先不聊这个话题,好不好?”

    “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

    “看你,我说不聊了,你偏要聊这个话题!我在哪个岗位上没干好过?我离开北京前,领导还给我开了欢送会呢!干得不好能有那种待遇吗?”

    冬梅心中疑惑,也只好不再问下去了。

    春节过后,组织部门下达了正式任命,周秉义担任副市长,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

    一天下午,周秉义来到弟弟家,让秉昆陪他在光字片走一走。那天降了一场大雪。

    秉昆说:“哥,这么大的雪,改天吧。”

    秉义说:“我正是因为下这么大的雪才来的啊。没人出门,也就没人注意咱们嘛,想看哪儿看哪儿。”

    老哥儿俩逛起光字片来。光字片的面积比以前大了,人口也比以前稠密多了。大雪覆盖之下低矮的土坯房一片连一片,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稍一细看,都会从积雪之下发现外露的种种肮脏——垃圾堆,各种令人作呕的脏水结成了冰。老哥儿俩在光字片转啊转,不知不觉天黑了。

    ……

    常进步下班比往日早了些,他从窗口看到秉昆,迎出门来。常进步他妈与周秉义,当年是职工与老领导关系。周秉义做党委书记,常宇怀是他最倚重的中层干部,他们夫妇和周秉义的关系非同一般。

    “嫂子!”面对满头白发的烈士遗孀,周秉义的眼泪夺眶而出。

    常进步他妈拉着他的手微笑着说:“知道你调回来了,工作肯定忙,何必来看我们呢!”

    周秉义说:“对不起,嫂子,我本该经常来看你们的啊!”他侧转身,一手捂面,泣不成声。

    “进步,还不快请你周叔叔进屋!”常进步他妈拉开了家门。

    周秉义回到当年的军工厂家属区,他内心五味杂陈。周秉昆心里越发有点儿瞧不起哥哥,觉得哥哥一点儿也没有副市长的风范,在小事上那么感情外露。

    四月,天刚转暖,光字片受了一场虚惊。某日来了几组测量小队,临街住户人心惶惶,以为要修路。修路当然是好事,可那得拆除多少房屋啊!一旦被拆除了,都住哪儿呢?有人与测量队的人攀谈,才知道不是要修路,而是要对光字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半信半疑的人们又问,“大刀阔斧”怎么理解呢?

    测量队的人说,他们也不清楚,那是一位副市长的原话。

    人们猜想,那肯定就是周秉义啦!光字片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测量队接连测量了数日,整个光字片也接连亢奋了数日。

    此后,每天晚上总会有几个男人相约来到秉昆家聊天。他们回忆起了秉昆父亲周志刚,周志刚虽然没享着大儿子的福,全光字片的人可托上周秉义的福了。谁承想光字片会出一位副市长呢?他是光字片的大救星啊!男人们聚到周家,想知道对光字片“大刀阔斧”的改造究竟何时开始?将改造到什么程度?光字片的人家也能过上享受燃气灶和自来水的生活吗?

    对于他们的探问,周秉昆一句也回答不了。他已经好久没见到哥哥了。

    “五一”过后,大队的建筑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光字片进发,建筑大军的载人卡车彩旗招展。光字片的青年闻讯后,骑着自行车迎接,但建筑大军的目的地分明不是光字片。建筑大军一直往前开,开到了马路尽头——虎皮冈,在那里安营扎寨。

    光字片的人们疑惑极了,一拨接一拨到周秉昆家问个究竟:难道你哥要在那地方为咱们光字片的人建楼?那可是连兔子都不刨窝的地方啊!咱们光字片就是再烂,毕竟属于城区啊!秉昆,你一定要替我们问问你哥……

    与测量队刚离开那几天相比,光字片人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满怀憧憬到感觉被耍了,男人女人们询问起周秉昆时都义愤填膺。

    虎皮冈那边,昼夜机声隆隆,工程突飞猛进。十月份,两排十幢二十层高楼在虎皮冈拔地而起。市政府发布了正式公告,宣称那里将成为本市的“希望新区”。

    那天晚上,周秉义终于现身弟弟家……

    第二天,秉昆媳妇郑娟去派出所把全家的户口迁出。她又到新区,在市公安局接待点把户口落上。

    那事成了一条新闻,却没引来多少人效仿。光字片的人们仍在观望。

    有人说:“周家哥俩演起双簧来了!”他们都有等着看笑话的意味。

    新区为周家的到来开了欢迎会,周家的门面房和两居室住房都经过了简单装修。

    后来,光字片开来了卡车队,连续替一些人家免费搬家,搬往新区。

    周秉义终于在光字片露面,他站在一辆小卡车上,那天他精神抖擞,向人们讲话:

    我从小到下乡前生活在这里,我们老周家三个儿女,没有什么瞒得了光字片的人。咱们光字片人家的许多长辈,一九四九年前就居住于此,当时这里叫穷人窝。后来,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东北解放后最早的产业工人,这个地方也不再叫穷人窝了。但是,这里却一直住着本市很穷的人家。

    我不是在北京当官当不下去了,我是自己要求调回来的。为什么呢?我老了,快到退休年龄了。

    近年来,光字片的存在越来越成为我一块儿心病。一想到咱们光字片,我就心疼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处处不堪入目。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

    我想在退休之前,将光字片彻底改造。这很不容易……现在我要做的事完成一半了。大家已经看到,光字片与过去不一样了……

    (选自梁晓声《人世间》,有删改)

    文本二: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周志刚一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小说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奋斗历程,将其嵌入到中国社会50年来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等历史事件和发展进程中,既写他们生活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他们怀揣梦想而艰苦奋斗的尊严与荣光。

    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说,“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

    1. (1) 关于拆迁,光字片的男女老少的种种表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测量队的到来让临街住户感到惊惶,相较于对修路的期待,他们更担心无处栖身。 B . 听闻要对光字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群众奔走相告,心情激动而满怀憧憬。 C . 去秉昆家聊天的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讨论和畅想,为后文做了铺垫。 D . 光字片群众对搬迁到新区感到愤懑,表现了作品对安土重迁传统观念的严肃批判。
    2. (2)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确实是平调回来了?”“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这些语言表现了冬梅对丈夫从北京回来任职也有疑惑。 B . 周秉义在光字片对乡亲们说“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就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 C . 周秉义是梁晓声在《人世间》中着重塑造的党的干部形象的代表,周秉义既有英雄主义情怀,也有务实为民的作风,其形象非常鲜明。 D . 小说中“招商引资”“棚户区”“土坯房”等词语,都指向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现实,同时又使小说富含记录历史发展变迁的意味。
    3. (3) 《人世间》塑造的周秉义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4. (4) 文本二中说到《人世间》荣获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有两个关键词——“温情”和“有情有义”。你是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情”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说明。
二、古诗文阅读
  • 3. (2023高三上·大连月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齐桓公时,有处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见。桓公曰:“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见之。或曰:桓公不知仁义。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故伊尹中国为乱,道为宰于汤;百里奚以秦为乱,道为虏于穆公。皆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辞卑辱,故谓之仁义。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将欲忧齐国,而小臣不行,见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谓仁义仁义者不失人臣之礼不败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内,执禽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职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众,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谓仁义。仁义不在焉,桓公又从而礼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隐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则戮。桓公不能领臣主之理而礼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轻上侮君之俗教于齐国也,非所以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义。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逐,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

    【注】①伊尹,曾借烹饪之事言治国之道,辅助商汤灭夏。②执禽,古时朝见君主有持禽类作礼物的制度,表示忠心于君主。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忘民A不可B谓仁义C仁义者D不失E人F臣之礼G不败H君臣之位者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布衣,借指平民,文中的“布衣之士”就是前文说的“处士”,具体指小臣稷。 B . 中国,指中原地区或中原地区华夏政权;今义与之相比,属于“词义的扩大”。 C . 礼,文中指礼遇、以礼相待,“以弱天下之民”中“弱”的意思是“削弱”,两者用法相同。 D . 瓮牖,用瓮做窗户,形容贫穷;与“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中“瓮牖”的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齐桓公认为君主能做到礼贤下士前提是自身对仁义有追求,韩非子认为君主一定要摆正君与臣之间的关系。 B . 伊尹与百里奚不顾自身卑贱的地位和受到的屈辱待遇,为天下的灾害而忧虑,为国家的祸患而奔赴,齐桓公非常欣赏这类人。 C . 韩非子认为,作为臣子理应执礼朝见君主;对君主不管是有才能而隐匿不为,还是无才能而骄傲自夸,都应受到法律惩处。 D . 面对有道士人的傲视,不肖之君与贤明之君的态度截然不同,而后者的做法能招揽土人,最终会招来天下人归附。
    4. (4) 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

      ②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5. (5)  两则材料对齐桓公的评价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 4. (2023高三上·大连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雪中寻梅

    陆游

    莫遗扁舟兴尽回 , 正须冲雪看江梅。

    楚人原未知真色,施粉何曾太白来

    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

    正是花中粟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注】①用《世说新语》王子猷居山阴,访戴安道“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之典。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莫遣”二句紧扣题面,反用典故,写出了诗人踏雪寻梅的高雅兴致。 B . “楚人”二句批评宋玉,江梅洁白的花瓣如同施粉一般,何曾太白呢? C . “幽香”二句化用林逋的咏梅名句,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江梅的精神。 D . “正是”二句将江梅比拟为隐士巢父和许由,暗寓着诗人自身的形象。
    2. (2)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很高。这两首诗刻画了江梅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 5. (2023高三上·大连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2. (2) 《过秦论》中,作者用“”两句总结了秦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3. (3) 《燕歌行并序》中,“ ”两句写边地遥远,难以越过,苍茫广漠,一无所有,从空间上写出士兵飘零孤独之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大连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茶艺之中,更能显示人力功效的是“汤候”,也就是煮茶时的火候。这在唐宋的煎茶风尚中尤为重要。有人说,茶之妙,全在火候,言之有理,这从陆羽《茶经》中所描述的煮茶技巧就能____。陆羽认为,燃料最好用炭,其次用干烈的木材,因为它们发火猛烈而无烟,不至于影响茶的正味;煮茶时要疾风烈火,煮至三沸,方可食用,但这些讲究在今天来说,已经没有____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煮茶,并非单纯烧水,而是乐在其中,享受烹茶的乐趣。烧水烟熏火燎,有何乐趣?烹茶之乐,恰恰就是由此开启的。

    如果身处这一文化现场,煮茶也是融声、色一体的审美体验,也就是“生活美学”的活生生的过程。从听觉上说,从水将沸时细微的气泡浮出的声音,再到第二沸时的泉涌珠蹦,最后到了第三沸,茶器中竟也能翻江倒海、腾波涌浪!从视觉上说,茶末被滚烫激起,在水面上环游盘旋,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又如“若绿钱浮于水渭”“菊英堕于尊俎之中”,真是____,妙不可言!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三上·大连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已渗透人类生活各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____。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____。未来,一些亚复性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

    人工智能不是谁都能够驾驭的,它是能为人类的发展插上翅膀,还是将人类重重摔在地上,现在还不得而知。正如霍金所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____。”既不沉迷于科技带来的红利,也不低估风险因子的破坏能力,对科技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将发展的钥匙紧紧操在我们手里。

    虽然在当下家庭生活中,漫天飘过“小爱”“小度”,但很难产出那种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联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发展,人工自为者或许在未来会出现。

    1. (1) 下列各句中的“谁”和“人工智能不是谁都能够驾驭的”中的“谁”,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B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D .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2. (2)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链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