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兰陵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梳理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ī) 旖(nǐ) 鸣(zhuàn) 古(meng) B . 育(yùn) 婆(shuō) 染(xuān) 冠(miǎn) C . 盘(mò) 璀(càn) 电(niǔ) 仰(zhān) D . (yě) 生(dàn) 立(yì) 府(zhèng)
  • 2. 四位同学参加词语听写大赛,没有错别字的可以晋级。下面能够晋级的同学是( )
    A . 礼貌  俊马  渲染  天涯 B . 笨拙  迷蒙  衣襟  拘束 C . 日寇  喧告  距离  制服 D . 洒脱  攀登  模蝴  眼帘
  • 3. 下面是春红用加点的成语写的句子,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你看那杨树上刚长出来的嫩叶,翠色欲流 , 十分惹人喜爱. B .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C . 他为人十分傲慢,与人说话时总给人居高临下之感,让人十分不舒服。 D . 在崎岖的山路上,七上八下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 4. 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 B .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C . “具”字在字典里的解释:①器具,器物;②备,备有。 D . 那歌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令人陶醉。
  • 5. 下列没有展开联想或想象的句子是哪一项?( )
    A .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B .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C .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D .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 6. 下列句子中人物说话时不用“说”来表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窃窃私语:“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B . 我漫步在牡丹盛开的公园里,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这花真美啊!” C . 教室里,老师正在讲课,只听她喃喃自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D .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 7. 下面与例句写法相同的那个句子是( )

    [例句]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A .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B .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 . 我是大海里遨游的鱼儿,我是天空中飞翔的雄鹰,我是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D . 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
  • 8. 下列对某地“华夏路”拼音标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 huaxialu B . HUAXIALU C . HuaXiaLu D . HXL
  • 9. 下列诗句最符合《丁香结》一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B .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C .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D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那一项是( )
    A . 我发现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这两个词语意思相近。

    “温暖唤醒了沉唾的疲倦,春天用魅力引发了大地的惊叹!”

    “游客们看到这伟大的工程,都赞叹不已。

    B . 我发现下面两个句子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为了不让敌军发现埋伏着的群众,团长当机立断:“走!”带头向山坳走去。战士们一呼百应,紧随其后。”
    “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C . 我发现下面这两个句子都属于语言描写。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D . 我发现下面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阅读时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阅读时想开去,可以深化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 11. 填空题。
    1. (1) 我乘船旅行,突然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
    2. (2) 诗人与朋友喝完酒后,约定重阳节时前来赏菊花,这让我想起了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3. (3) 《宿建德江》中的诗句“”,通过对客观环境进行描写,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忧愁。
    4.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且和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呜舂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
    5. (5) 有志之士,为了国家的命运,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狼牙山五壮士就是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正如曹植所说:“。”
二、阅读与鉴赏
  • 12. 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 (1) 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无边的绿毯”是指“白色的大花”是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色彩之美。
    2. (2) 如果马和牛真的在回味,它们会回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3. (3) 写法体悟:作者在描写草原时,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有( )(多选)
      A . 把景色和感受融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B . 赋予景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C . 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充满画面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D . 通过情感的变化,移步换景,让读者更容易明确作者行动的路线。
  • 13.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休呈T字构型,基本构型包括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核心舱居中,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I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1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板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1类似的功能。实验舱I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这11次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1. (1) 要了解“天宫”空间站的构成需重点阅读材料,联系这则材料,我们知道“天宫”空间站由构成。
    2. (2) 根据材料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天宫”空间站主要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整体呈T字构型,最多可以驻留6人,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②“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

      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③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入飞船,货

      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④实验舱I“问天”和实验舱I“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它们均可用来支持航天员

      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3. (3)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太空家园胜利会师……这段内容应放在哪则材料的后面?请说明理由。
  • 14. 课外阅读。

    最后的时刻

    ①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生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②这时,江姐正伏在桌子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究的讨论提纲藏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的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③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④江姐梳好了头发,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打着“ד的囚服。

    ⑤蓝色的旗袍外面套了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⑥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⑦江姐,你的换洗衣……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⑧“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⑨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⑩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一一脸不变色,心不跳!”

    ⑪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地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

    ⑫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

    ⑬“同志们,永别了!”

    ⑭“江姐!江——"人们的双眼红肿着,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牢房门。

    ⑮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四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 (1) 梳理文章内容,完成示意图

    2. (2) 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 . 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C . 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 D . 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
    3. (3) 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面”是对的描写,“点”是对的描写。有点有面,详略得当,这样写的好处是
    4. (4) 谈谈你对“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这句话的理解。
    5. (5)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上,作为发言人,请你为江姐写一段颂词。
三、表达与写作
  • 15. 写作(二选一)
    1. (1) 六年级(1)班要举办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根据以下材料,概括说明自己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复兴号,当今世界上大规模运行的动车组列车,目前最高运营时速350千米,已经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名片。而这背后,离不开“大国工匠”李万君的技术创新。

      李万君是一名普通焊工,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攻克非凡的难题;另一种是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工作了30余年,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李万君,每一天都手握焊枪,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2. (2) 如果你变成了一块石头,你会经历什么呢?,是在小溪的冲刷下皮肤变得越来越光滑,是在山上和动物朋友们玩耍,还是来到大城市见证高楼大厦的崛起呢?请你以《假如我是一块石头》为题,发挥想象,把你的经历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吧。要求:从石头的角度展开想象,把最奇特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